APP下载

高校工会任校园日常生活中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及其转向

2017-08-11宋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工工会主席院系

宋爽

通过对S大学校园工会组织架构、人员构成、组织活动以及工作绩效评估方式的考察,本文发现:高校工会在保持其政治职能的同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社会职能: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充当行政机关与教师群体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活跃教师工作氛围,丰富教师休闲生活。在高校工会成员由生存型需要日益转向享受型需要的背景下,高校工会的社会职能将会越来越突出。

问题的提出:工会从生产领域到日常生活的转向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盛行,国家政权开始介入工人日常生活。当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运转不畅,滞胀并存,失业、贫困问题日益凸显时,一些国家开始借鉴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发展模式,致力于探索福利国家与自由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政府、市场及学者的共同关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人在满足生存型需要之后,开始追求生活型需要的满足。其生活重心也从工作领域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此时,工会职能亦逐渐从生产领域进入到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在国内,1949年之前的工会组织,其主要职能为在保障工人阶级的合法权利的同时,与其产党共同参与革命。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工会组织由全能单位制时期的无事可做,到遭致批判,直到被废除,其职能被淹没在政治潮流中。改革开放之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大背景下,面对劳资关系的复杂化局面以及人们在工作之余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工会组织在工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会学视角下的工会职能研究

社会学视域下工会职能研究多集中于在工会职能缺失或错位的情形下,工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弱势地位及其表现。如冯同庆对义乌模式、信阳模式等展开的一系列工会组织发展的探讨,探寻了当下农民工这一新工人群体如何借助工会组织进行维权,其研究重点在于对工会组织的社会性特征的关注。在他的研究中亦有对发生在原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员工身上的身份歧视蔓延至农民工群体的担忧。工会职能研究之所以成为研究热点,原因之一在于工人群体主人公身份的失落与社会地位的下降。这不仅发生在新工人群体身上,在原有工人群体身上亦有所体现。孙丽君通过分析报纸的内容,指出,不同时期的大众传媒为工人建构了一种美好身份,但是当下的现实却是工人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他们因社会中的弱势地位而丧失话语权。吴清军将原国企工人加以细化,探析国企改制中不同身份的国企工人在分化为当下市场经济环境中不同诉求的利益群体后,在原身份干扰下采取不同策略的行为。工会职能的缺失与错位以及工人弱势地位的表现,预示了发挥与摆正工会职能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而工会组织所处的复杂环境则使相关学者注意到工会职能作用领域的重要性。

现实生活中的工会组织承担着社会职能与政治职能的双重职能,其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正在由生产领域转向日常生活领域。为此,笔者以S大学校园工会为例,沿着社会学视角下工人日常生活的研究路径,探析校园工会所具有的社会性职能。

校园工会的相关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工会职能转变的研究。高校工会的职能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三方面:其一,工会职能探究。探讨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等中的角色与地位。探讨校园工会对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处理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作用。即关注校园工会的维权职能、教育职能以及桥梁与纽带的调节特性。其二,在执政党的工作方针、工作任务发生改变的新形势与新背景下,校园工会如何开展工作,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做好本职工作,以及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与方针,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工作路径。其三,关注当下校园工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职能缺失、职能错位、职能发挥不足等,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校园工会的工作领域,注重对校园工会行政性职能的讨论,缺少对教师职工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休闲生活的关注,且相关研究较为抽象,缺少经验层次上的细致描述。综上,笔者以个案访谈法,通过对S大学S学院工会主席L的访问,探析其工会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

工会在校园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性职能

本文在访谈中发现,S大学工会在教师、职工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性职能主要有:作为行政机关与教师群体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活跃教师职工的工作氛围以及丰富教师职工的休闲生活。

S大学工會的组织架构

S大学工会分为两级:校总工会与各院系工会。S大学工会,隶属于s市总工会,同时受S市总工会与S大学党委领导,下分各个学院工会。对于S大学的隶属关系曾存在争议。据L所述,S大学属于省级院校,逻辑上S大学工会应隶属于省级工会领导。但在L接受访问之前,因为S市将S大学工会划分为市辖范围,从此S大学工会隶属于市总工会领导。相较于其他领域的工会组织和其他校园工会,S大学工会职能与工作原则、方针等并无不同。作为连接S大学党委与各院系基层员工的桥梁与纽带,S大学工会以及各院系工会以维护教工的合法权益为主要职能,在发挥教育职能,不断提升教工文化素质的同时,强化工会的参与与建设职能,落实教工民主管理以及促进教师职工践行师德,做好本职工作。

S大学各院系工会受S大学校工会直接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各院系工会充当着校工会与院系教工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一方面,院系工会向教工传达校工会的工作任务,如举办校级运动会、院系间的球类竞赛等的通知等。另一方面,作为基层教工的代表,向校工会反映教工的意愿,如购买运动器材、组织教师体检、节假日组织外出旅游等。

各院系工会主席以及工会组成人员如组织委员、文体委员等多为教工兼职担任。S大学共26个工会单位,在L所能描述出的18个工会单位中,有6个工会单位的工会主席为院系办公室主任兼任,有7个工会单位的工会主席由院系教师担任,其余院系工会主席分别为院系副院长、系主任、资料人员(L自身)、其他工作人员、后勤主任兼任。L所在学院,L作为工会主席,用L的话说“赶巧”,并不是由教工选举的。而对L出任工会主席及其之后的数年连任,教工也并不反对。不只是院系工会,校工会主席也为其他职位老师或者行政人员兼任。s大学原工会主席G曾为图书馆馆长,后兼任工会主席,后因受伤离开工会主席一职。现任的工会主席一职由校长助理兼任。“刚刚更换主席的那段时间,不是特别多的活动,可能是因为刚刚上任,需要时间适应工作”。各院系工会没有单独的工会办公地点,但是校工会的办公室设置在校机关楼,在校工会办公室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据L所述,“无论是校工会主席,还是院系工会主席,都是无偿兼任,最初没有教师职工愿意出任,长期连任的工会主席也没有抱怨说累,并没什么不满意,都是本着服务同事的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些事”。

S大学工会组织具有科层组织的特性。隸属于S市工会的S大学校工会,具有与政策、方针等相适应的工会组织文化;具有专门的办工场所与专职办公人员;具有由各个院系工会构成的组织体系,每一个院系工会均有工会主席以及工会负责人。校园工会作为党政机关与教师职工之间的联系纽带,其仍具有政治职能或者说行政职能,如s大学校工会在工作原则、工作方针中对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工会参与与建设职能的重视与强调等。

S大学工会组织的运作方式

S大学工会组织的运作方式可以从校园活动以及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两方面来看,可以发现,院系工会具有在校工会与教师群体之间的桥梁与纽带的沟通与调节功能,同时也具有丰富教师职工休闲生活、活跃工作氛围的社会职能。

院系工会的主要职能在于上下之间的沟通与协调。(1)自上而下。如举办的教师运动会等,校工会布置工作,将这一任务传达给院系工会主席,由院系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人员落实,如在院系内动员教师职工积极参加。L说,“最近两三年内,工会活动多姿多彩,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什么的,校工会也经常开会,商讨买房子也就是团购什么的,也会为老师谋福利。”(2)自下而上,院系工会主席将院系内教师职工的需求与意愿传达给校工会。如,L所在学院购买乒乓球台的资金,一部分源自于学院,一部分为校工会赞助。L所在学院曾经向校工会申请为女老师体检,校工会当时为院系拨款1400元。“校工会比较支持各院的活动,对院里的申请一般都能批下来。”校工会以及院系工会的活动资金部分来源于工会成员的会费(一般按级别,如校长100元,副教授70元)。

从L的叙述中,可以发现,院系工会在教师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活跃工作氛围的职能,如举办教师运动会、组织团购住房、为过生日的老师购买生日礼物等;同时,工会在院系教师职工与校工会之间具有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如L接受校工会的工作布置,动员教师职工参加运动会,代表教师职工向校工会提出为女老师体检的申请等。在s大学工会充当桥梁与纽带,活跃工作氛围的同时,亦可发现其具有丰富教工休闲生活的社会职能。如关注并回应教工的意愿为其申请安置乒乓球台,为过生日的教师购买生日礼物满足其情感需求等,创造了教工对工会组织、工作单位的归属感。

工会工作绩效考核机制方面。S大学校工会一般会在年末,或者举办各项活动后,开始评选“先进工会”、“优秀工会”。“先进工会”、“优秀工会”、“工作标兵”等评选一般由各院系工会主席依据标准评价表,在各个院系工会中匿名投票推选。“工作标兵”则颁发给有特殊贡献的院系工会成员。评选“优秀工会”与“先进工会”,在各院系之间存在竞争。被评选为“优秀工会”、“先进工会”的工会单位会获得校工会奖励,如证书及纪念品。另外,各院系内部也对工会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如评选“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等。

作为S大学工作群体内成员的工会组织成员,其日常生活也需要工会组织的关注。S大学校工会通过评选“优秀工会”、“先进工会”等称号,通过为未获得优秀称号的工会单位、工会成员颁发纪念品,在调节工会成员的工作氛围的同时,也满足了工会成员对成就与自尊的社会性需求,也加深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了组织整合。S大学工会凭借其在教师职工日常生活领域中发挥社会性职能,避免或减缓了发生社会冲突的可能性。

结论与讨论

高校工会在工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将是新时期政治社会学领域的新课题。在学理上,对工会与工人日常生活的研究肇始于马克思等人对市民社会的讨论。马克思从经济视角出发,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切入点讨论市民社会,将市民社会等同于资产阶级社会,视之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基础。而产生于市民社会中的工会组织,其建立目的即是保证处于无产阶级的利益与权利。在马克思那里,工会作用于生产领域,其职能在于保障工人的基本生存权益。与马克思侧重于从经济关系探讨市民社会与工会组织不同,葛兰西在肯定经济逻辑重要性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从文化领域解析市民社会,在对市民社会进行文化解读的同时,引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在葛兰西看来,国家等权力机构对市民的统治并不只是依靠暴力,真正的统治在于文化领导权,即获得人们的积极同意,这种积极同意不是依靠暴力,而是依靠诸如教育、大众传媒等文化方面的努力,以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认同政权的合法性,自觉地接受统治与领导。在葛兰西文化主导权的思想范围内,工会组织若想切实保障工人权益则需要在文化方面占据主导权,而这一努力则需要深入到工人的日常生活中。哈贝马斯将人们所生存的世界称为由生活世界与系统世界共同构成的社会世界。其中,系统世界包括由市场与经济组织起来的经济系统与由法律、规章制度等组织起来的政治系统。生活世界则是人们借助交往行动而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不断转化的世界。但是,资产阶级经济与政治对公共领域的入侵促使私人领域逐渐消失,生活世界被系统世界所控制。工人日常生活领域日益复杂化,为工会职能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我们的调查中,S大学工会内部的组织运作方式、人员构成及其运作机制表明,S大学工会不但具有政治职能,即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需要在单位党委领导下输送国家的意识形态,而且,S大学校工会与院系工会组织人员、活动方式以及工作绩效评估机制表明,作为具有科层组织特性的校园工会组织,正是因为社会性职能的彰显,使得其自身作为一种安全阀,避免或减缓存在于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因利益诉求而引发的矛盾与冲突。

与相关研究着重强调工会在当下社会职能缺失与错位的观点不同,我们发现,高校工会作为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具有丰富教工休闲生活、活跃工作氛围的社会职能。与相关校园工会研究强调工会职能在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不同,我们发现,高校工会的运作机制表明,它的社会职能更集中于教师及职工的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休闲生活领域)。鉴于时代背景的转换、工会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同时并存这一事实,我们认为,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文化素养的提高,促使人们在满足生存型需要的基础上日益注重享受型需要,其生活重心也从工作领域转向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对休闲生活的追求),工会组织在人们日常生活特别是休闲生活中的社会职能将会越来越突出。

猜你喜欢

教工工会主席院系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400万元公款美容的工会主席是怎样的一朵奇葩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黑龙江省工人报刊协会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围墙”内外是一家——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叶卫东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