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元”教学方式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2017-08-11任淑婧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归元钢琴演奏高校学生

任淑婧

目前在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钢琴课程的教学方法,但如何发挥出教学方法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从钢琴教学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为社会的音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各个高校应引起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提高高校内钢琴教学的效果,高校应积极运用“归元”教学方式。但目前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在对“归元”教学法的内涵、高校钢琴教学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来更好的发挥“归元”教学法的作用。

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校教育,它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国内和国外都积累了很多种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但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哪种教学方法最为有效,以及如何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是高校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如今“归元”教学法逐渐发展起来,与以往的教学法相比,它更有助于提高高校内钢琴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应积极引入“归元”教学法,并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推动社会上音乐事业的发展。

“归元”教学方式的内涵

“归元”是一个哲学名词,简单的说,它指的是回归到事物的本质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中提到:世间上所有的事物除了变化是绝对不变之外,其它都是处于相对变化之中的。所以,时间一分一秒的消逝,周围环境的不断发展,相关人物的变化等等因素都会对事物的本质造成影响使其发生变化。当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之后,“归元”也需要及时发展,不断更新观念,这样才能时刻清晰的了解到事物的本质。

在高校的钢琴教学中融入“归元”的理念指的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来对钢琴教学中的本质进行重新的定位。总的来说,将“归元”教学法与运用到高校的钢琴教学中,实际上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出“归元”教学法的作用,就需要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校钢琴教学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该教学法进行运用,从而提高高校内钢琴教学的效果,让学生掌握丰富的钢琴知识和技能,促进高校钢琴教学进一步发展。

“归元”教学方式在我国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融入“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其基础钢琴素养与演奏水平通常是參差不齐的,有基本功扎实稳定的,也有基础较差的。因此,高校钢琴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知晓他们的弱势与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此开展钢琴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学生钢琴技能的掌握程度大致分为三个等级,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音乐鉴赏能力。对于那些低等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缺乏必要的钢琴技能与理论知识,不能准确理解钢琴作品的内涵,所以教师应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演奏技巧,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与理论知识,进而让学生真正理解钢琴演奏的奥秘,激发他们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对于中等级别的学生,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只需纠正他们演奏中的错误,并教授一些修正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分地指责学生,否则只会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积极性;而对于少数高等级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演奏风格与音乐审美意识,通过不断的正规练习与舞台实践,积累一定的经验,实现钢琴演奏的创新。

注重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习热情与兴趣。由于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与知识水平,因而导致他们在钢琴技法、乐谱、表现力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整体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趋势,继而影响了高校钢琴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在实际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钢琴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音乐理解力与表现力。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而且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与此同时,钢琴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钢琴演奏潜质,推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

强化我国高校音乐教学。音乐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应当受到高校的关注与重视。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热爱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倾听能力,进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课前准备一些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适当地讲解乐理知识,帮助学生寻找音乐的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通过不断地改善音乐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钢琴专业知识理论、演奏技巧、演奏风格等方面的能力,这对开展钢琴“归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实现“归元”钢琴教学。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仅仅单一化地练习各种钢琴技巧,而疏忽了钢琴艺术中的审美意识,这也在无形之中使得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钢琴艺术的真谛。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归元”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体会音乐的美感,感受音乐音符的跳动,展现钢琴演奏中的自然美。此外,为了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实现“归元”钢琴教学,教师要在多次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会的音乐审美能力,展示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以下笔者从三个方面深入地阐述如何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让学生独自欣赏钢琴演奏表演,潜移默化地挖掘钢琴艺术的真谛,实现钢琴“归元”教学。

准确地鉴别钢琴艺术中的音乐美。敲击键盘是产生钢琴音乐的主要方式,继而通过钢琴内部装置的联动作用,最终发出优美的钢琴音乐,有时演奏人员会利用钢琴踏板控制发声效果,从而使得钢琴音乐具有立体效果。为了让学生准确地鉴别钢琴艺术中的音乐美,一方面,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发声原理、钢琴曲调中的结构、创作者的背景资料等知识,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与钢琴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而为今后的实际钢琴演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除钢琴理论知识的讲授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钢琴作品的演奏,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钢琴演奏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钢琴艺术中的音乐美,让学生更加理性科学地欣赏钢琴作品,实现钢琴“归元”教学。

科学理性地欣赏钢琴艺术中的“缺陷美”。学生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的“缺陷”。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科学理性地欣赏钢琴艺术中的“缺陷美”,告诉学生并非世界上的所有事情都是完美无缺的。正是由于“缺陷”的存在,因而我们才要力求完美。具体而言,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欣赏“缺陷美”的过程中抓住美的旋律,将这样的“缺陷美”转化为追求完美的动力。此外,教师向学生演示钢琴弹奏时,要故意犯错,试着让学生发现缺陷,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修正,从而加深了学生对钢琴演奏的理解,提升高校钢琴教学的实效性。

重视体验过程,培养并提升能力。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表现形式,钢琴演奏要求演奏者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娴熟的演奏技巧及较高音乐领悟能力。钢琴舞台表演是实现音乐艺术魅力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在实际钢琴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注重体验学习过程。除此之外,高校钢琴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钢琴演奏活动中,结合个人情感思想与音乐素养,通过不断的钢琴演奏练习来凸显出高校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与追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钢琴领悟力与表现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归元教育理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高校钢琴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各样的“归元”教学方式,但是其终极目的在于充分体现钢琴教学中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且在整个钢琴教学过程回归到教育的本质。总而言之,高校钢琴钢琴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以高校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保持科学且理性的态度,从而提高钢琴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意识。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与创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高校钢琴教学真正意义上回归到教育的本质上,从而进一步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的音乐人才,为我国的音乐事业贡献出微薄的力量。

猜你喜欢

归元钢琴演奏高校学生
引气归元针法配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临床观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
活血归元汤加减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60例
从心理学的角度“归元”高师钢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