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2017-08-11张华周兴中
张华 周兴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不断增多的学生,各类高校也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为了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除了我国各大高校之外,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再加之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对高职教育的种种明确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高职教育也成为教育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今天,本文就发展高职教育进行经济学层次分析。
高职教育经济学层次概述
什么是教育经济学。提起教育经济学,观其字面意思,可分为教育和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即价值额创造、转化、实现的规律,这是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也是其核心理论,经济学分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经济学两大类。而教育则是指通过现有的知识进行传递让对方接受本我思想及知识则被统称为教育。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好似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和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及发展。自从教育产生依赖,就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提出开始,中外的学者就对皎月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做过一些论述。然而当时受限于生产力水平以及教育的局限性,教育对生产发展的促进并不是太明显,换言之当时教育经济学虽然已经出现雏形却并未得到很好的关注和发展,经济学效应也不能对教育产生直观的影响。到了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日益对教育的重视,教育对经济学效应的影响也开始显著起来,人们才开始着重的去研究并发现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能够带动教育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教育经济学。其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衡。
高职院校发展教育经济学概述。高职教育经济学发展的基础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世界开始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技技术发展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现在的自动化代替了原有的手工业,以往的动手为主逐渐发展成为动脑为主,伴随着科学技术这样的发展,社会开始需要大量职业人员,这也就促使了高职院校的产生,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双重发展之下,使得职业的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而这些社会需求促使了教育与经济的相互融合,这也就形成了今天的高职教育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对高职教育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实现教育学与经济学之间联系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是对其进行补充,这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提升。
我国高职教育及教育经济学层次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我国相比较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我国高职教育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提出,当时提出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我国对高科技人才、高技術水平人才、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首批高职院校仅仅只有十三所职业大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人民物质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技术应用及高技术水平人才的需求较之八十年代需要更多的人才,于是在1996年我国颁布并实施了《职业教育法》,首次确定了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法律地位。
经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然而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在规模、数量、专业、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在带动经济发展上取得的成果还是较为不足,我国高职院校在1998~2003年里全职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由四十三万人增加至二百万人,在校学生数由一百一十七万人增至四百八十万人。分别占全国高校招生数量以及在校生数量的百分之五十二和百分之四十二,高职院校达到九百零八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上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世界领先。
教育经济学发展现象。和高职教育一样,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发展也起步较晚,在近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发展教育能够影响市场经济走向,同时市场经济的走向也决定了教育程度的发展,教育经济学才被提出,在七十年代末,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们对教育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层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最终得出了两个方面的结果,其一是,经济增长本身要求教育部门输送大批有一定技术文化水平的劳动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发展近现代自动化操作和近代自动化管理,伴随着自动代替手工劳动业,社会急需大量人才,这也就促使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而经济越发达,同样就越有可能提供较多的教育费用,促进教育发展,这也促使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来作用于教育发展。我国的众多学者也就提出了相应的教育经济学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密切的联系。
高职教育的经济学层次分析
办学目标中的价值取向问题。在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共识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其办学目的也是通过高职院校培养大批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用以社会需要,这个定位的思想也是符合了我国当前国情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构建的核心理念,然而目前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教育本质脱离了核心思想,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本质内涵,从而也就导致在办学的理念上出现了价值取向的片面性问题,高职院校之间不能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对待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目的也出现了差异,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面对社会的需要可以随时上手直接从事工作,主要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此类高职院校将培养的目标简化为特定、狭隘的技能技术培养。而有的高职院校则认为将人才的培养应当以人为本,提出人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资本,其核心理念是将人才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进行多元化多方面的培养,力求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全部需要的人才,从人才本身的体力、智力、能力等多方面提高,然而依照这种人力资源理论分析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更多的是要看国家的资金投入、社会投入、学生及学生家庭投入、学校投入等等,最终体现在学生个人身上,通过学生来服务于社会,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这一切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基础上,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如此培养学生是难以成为当下社会所需求的人才。
教育成本与专业设置的问题。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形式上就需要与当下社会所对接,换句话来说,这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一大因素,但在教育经济学层面分析,这种因社会变动进行教学专业的改变也是存在一些潜在的危机,当前我国的社会发展还不是稳定的状态,较之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呈现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对于社会人才的需求性也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例如在2003年以前高职主要任教的课程为石油、地质、建筑等专业,而在2003年之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开始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经济的导向作用下,社会需要大量计算机人才,高校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然而仅仅只经过了三年的时间,计算机通信传输就由五类线和同轴电缆过度为今天的光纤到户,高职院校面对这种转变只能继续加大投资,改变原有的课程,开展新的课程,以往的投资绝大多数都浪费掉,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高职院校专业成本投入大,而创值空间小,不仅如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需要随着社会的改变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无法跟随社会的脚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除此之外,还会使高职院校的负担加重,因此,当某一专业难持续的时候,不仅教师专业转型困难,成为学校新负担,专业设备也只能闲置,导致资源的浪费。
教育效益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权重问题。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与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是否产生效益型而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教育可以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教育的效益型问题分析来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时间越长,在社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多,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对教育事业加大投资,并不断强制增长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例如我国,我国对学生的教育一开始是无义务教育,到六年义务教育,再到今天的九年义务教育,一些学者甚至提出十二年义务教育,让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增长从而增加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作為高职院校来说,收到效益回报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资金支持,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来自于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学生的资金扶持,因此,在对待教育效益中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的权重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侧重的是社会效益,通过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从而培育出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提升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则是认为通过学生自身产生的经济效应来满足学校的发展,通过学校的发展来带动社会效益的发展,着重发展哪一方至今也是高职教育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所在。
市场配置方式与教师队伍建设。一些教育经济学的学者研究认为,市场配置就是指各种资源通过市场调节或者说以市场调节作为媒介,实现组合和在组合的配置方式,这一原理完全可以运用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去。在教师的配置中引入市场配置的原则,融入市场竞争就几只,在竞争当中,实现教师之间的组合和在组合。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越来越需要大量专业对可并对当下社会专业了解的专业性教师,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一些高职院校现在还普遍存在专业与当下时代不对口的问题,前文有过介绍,当下的计算机网络传输中多以光纤为主,甚至开始开展无线传播,而高职院校在授课中还在传授已经过时的五类线和同轴电缆的知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已经无法满足于当下社会的需要,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缺少大量与当下社会接壤的专业教师,不仅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问题会不断的出现,例如我国的无线传播技术已经发展到4G网络,而美国现在无线技术的发展已经完成5G的覆盖,未来的中国势必也会进行5G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需要随着这种变化进行变化,否则就不能满足于社会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当融入市场配置的方式,优胜略汰,促进教师的优化组合,促成新老教师的适当流动和置换,这也是高职院校谋求长期发展的举措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也随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学上来说,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资金支持和专业基础,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人才的注入使高校经济进行了二次发展,如此来说,高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