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解析
2017-08-11张琼月
张琼月
[摘 要] 历史学科是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资源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学科,是时代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中学生成长过程的需求。基于新课程改革所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从当今的时代背景和我国历史教学的现状,论证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历史课程标准;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4-0090-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中学阶段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尤为重要。在新形势下,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越来越重要。因历史课程几乎涉及人类所有文明成果,因此,历史成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
新一轮高中历史新课改即致力于通过突出历史课程的人文特色来改变长期以来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以及单一的考试取向的弊端。新课程改革强调了人文精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及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十分注重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性。
一、基于时代特点的人文精神含义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的国情决定着当前我们要重视人文精神建设,对古代的人文精神要辩证地对待,虽然不能一味全盘否定,也不能一味地全部继承。至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在商业文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人文精神,也不能全盘吸收,要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有选择地继承学习。所以,当前我国的人文精神是以个人为基础,是注重人的价值与潜能,是以理性的角度看待人类命运,追求人类的发展和世界的进步,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体系。
二、历史新课程改革突显人文精神
(一)课程性质与人文精神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了解人类、了解自然、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起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理念与人文精神
历史教学必须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在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美德,通过历史教育,让学生开阔视野,学习人类文明,掌握中国及世界的发展轨迹,从而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三)课程目标与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当前的历史教学把以往的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转变,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转变。因此,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积极主动探究学习。在思想教育目标方面,从单纯的政治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辩证的对待历史与现实,从而增加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认识,应对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各种情况。
(四)课程體系与人文精神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变,形成了学习主题式的开放型课程体系。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分块,即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块——必修课包括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这是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内容的归类总结,是主要的主题教学内容。选修课则是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6大模块。
学习主题式的课程结构,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历史发展的时序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了重组,同时,对只重史实、史论的教学内容改变为应用型即注重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把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及归宿点放在了学生未来的需求上。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在充分体现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基础上的发展与提升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选修加必修的课程体系赋予了学生选择的权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必修课程中设置思想文化模块以及6大选修模块都突出了对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视。
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已经成为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三、历史课程中着力人文精神培养的价值认知
(一)以人文精神为素质教育的内核,推进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国家的富强文明的标志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的人文素养上。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技能技术,更应该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国加大了教学课程改革的步伐,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把既有道德又有知识技能的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目标。我国将素质教育随之提上改革日程,对中小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正,提出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全方位发展。有鉴于此,历史学科教学理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目标。
在高中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遵循人文教育理念,把教学内容拓宽,利用新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设计,使师生关系融洽,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健康成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以“人文精神”为载体,促进学生既“成才”,更“成人”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的人。无疑在历史学科教学中也要贯彻这一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习到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使学生对人类的起源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必须用发展的思维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在交际等方面的能力。对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到人文素养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全面提高的需要。只有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发展学生素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全能型人才。
(三)以“人文精神”培育为契机,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
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是主体,也是践行历史学科育人及达成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实践者。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养,把自身的人文精神提高作为职业技能提高的重要方面。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才能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我国深化“人文教育”及素质教育的时期,借此促进历史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及专业素养,是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应是新知识的学习者,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深入依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把学生视为具有生命尊严的个体,自觉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渠道,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好教学评价,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中得到激励,从而构建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地效果。
(四)以“人文精神”为依托,助力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价值体现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中历史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差异的存在,从而进行人文精神的教学培养。这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历史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也是符合当前世界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学生注重和谐相处,和平意识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多种类多样式的社会问题显露出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也就逐步被重新重视。自我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后,歷史学科不再仅仅是一门教授学生历史知识,学习人类文明及世界发展的学科,而是更注重历史的教育功能,更重视历史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阵地,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和谐世界的重要教学理念体现。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在新课改实行十余年来的不断摸索,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历史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辩证处理问题、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重要途径。所有这些改革实践不仅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整个国家文明发展及民族国民素质的提高方面也具有推动意义。尤其在当前世界发展新趋势下,只有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的学生,才能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课改中,中学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体现与发扬仍产生是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学科教育,2001.
[3] 朱琳.历史教学改革中的人文精神[D].重庆师范大学,2004.
[4] 朱辉.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 刘燕.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反思[D].河南大学,2014.
[6] 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 傅文利.论新课改下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7.
[8] 张中标.中学历史课中人文精神教育:实践与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
[9] 何成刚. 历史课程改革的人文取向分析——历史课程改革解读之一[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3,(1).
[责任编辑:谭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