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

2017-08-11秦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23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村官培训

秦浩

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引导高素质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向农村流动和聚集,是建设农村人才队伍,实现城乡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新的干部培养路径和一种新的大学生就业方式,大学生村官是一个新的工作群体和职业群体,应建立比较清晰的职业能力、素质、知识构成体系,以及基于此的岗位培养体系。但目前,在大学生村官的制度体系中,关于胜任力构成与岗位培养体系的规范明显不足。有鉴于此,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基础上,构建了包括能力、素质和知识三个维度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据此对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培训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总体框架和保障机制。

大学生村官是指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选聘到基层行政村、在一定时期内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履行农村公共管理职责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好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工作是实施大学生村官战略工程的重要保证和前提。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状况和能力素质特征,进而对大学生村官岗位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调查对象既包括目前正在“村官”岗位上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也包括在职基层村干部。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必要性

大学生村官自身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有欠缺。由于存在心理和环境上的不适应以及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部分大学生村官难以实现角色转换并顺利开展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刚刚走出校门,部分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事业观尚不成熟,想问题办事情相对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着依赖心理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再加上很多大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农村实际工作,当面对复杂环境或棘手工作时,往往在遇到挫折后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有些则因为大学生身份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根据我们对基层村干部的问卷调查,约有45.6%的人认为大学生村官与他们经常或偶尔发生冲突。还有个别人出于择业的无奈选择从事大学生村官工作,对工作存在抵触情绪,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二是环境上的不适应。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在选择村官工作时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估计不足,而且农村与都市中的校园生活反差较大,很多人难以在短期内适应,不能尽快进入村官角色。在对“影响大学生村官重要外部因素评价”的调查中,有25.9%的人选择了“理想和现实反差太大,一时很难调整”,18.3%的选择了“基本办公条件太差”。三是专业知识欠缺,业务技能不熟练。由于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从书本学来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农业生产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欠缺涉农科技、农村政策法规、安全生产、农村纠纷处理、人际沟通和大型活动组织安排等方面的知识。

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与岗位需求有差距。大学生村官虽然在拥有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政策方面有特长,做事比较规范有效率,学习创新能力较强,但与村官的岗位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表现在:一是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农村尤其是所在村的情况了解不深,不善于与当地村民沟通。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仅占26.48%,而对农村情况、农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的则高达94.7%。二是知识能力构成较为单一,知识复合度和综合管理能力不高。这些素质能力短板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质量,在针对大学生村官主要劣势的调查中,有72.7%的人选择了“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三是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的专业背景与农村发展和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相去甚远,客观上造成了人才的浪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林类知识背景的仅占5.8%,由于专业不对口,个人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很难适应农村工作。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作为培训主体的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中普遍缺位,在参加过岗前培训的被调查者中,由学校组织的仅占11.3%。另外,很多高校组织的培训只是上任之前的简单培训,作用十分有限。另外,高校尚没有形成相对固化的培养框架,也没有建立起通用素质能力需求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信息传导机制,相关培养需求得不到全面及时的反映。二是培训时间不足,多以短期培训为主,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据调查,在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累计参加培训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占到54.7%,另有3%的人从未参加过培训。三是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不强,内容设计往往偏重于政策培训,实操性的技能培训不足,尤其缺乏关于岗位的专业知识、职业适应性、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有的专项培训。在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认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的调查中,有27.5%的被调查者选擇了“专项培训”,这在所有选项中比例是最高的。四是培训的方式方法缺乏个性和创新,现代化的培养培训方法运用明显不足,且“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十分突出,培训基本以理论讲解为主,缺乏实践和互动环节。

以上问题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要破解这一制约瓶颈,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培训势在必行。因此,应在明晰大学生村官的胜任力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岗位培训,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增强其适应基层与服务农村的能力。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需求

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是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需求分析的根本依据,主要包括能力、素质、知识三个维度。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具体因子,主要依据文献研究、专家访谈、优秀大学生村官素质能力调查选取,并经过大学生村官和基层村干部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验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以大学生村官岗位能力培训需求分析为例进行阐述。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能力维度主要包括管理服务能力、创新适应能力、领导能力三类要素。其中,管理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能力、调研与综合分析能力、基本业务处理能力、理解与执行能力等因子;创新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顺应变化能力、心理调试能力等因子;领导能力主要包括:政治鉴别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密切联系群众能力等因子。对大学生村官岗位能力培训需求的分析,主要是围绕上述19个能力因子进行的。通过问卷调查,我们掌握了有关大学生村官对自身“比较欠缺能力情况的评价”以及基层干部对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构成情况评价”的详细数据。为使需求分析的结果具有可信性,本文采用量化计分的方法对调查结果做进一步分析,具体步骤是:

步骤一,对大学生村官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依据“比较欠缺能力”的频率和百分比对其排序,频率和百分比越高,序位越小,反之序位则越大(1-19)。

步骤二,对排好的序位按3倍加权进行赋分,即序位1赋3分,序位2赋6分,序位3赋9分,依此类推,可得出每一个能力因子的加权得分。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按3倍加权进行赋分,是因为大学生村官版中对“比较欠缺能力评价”的调查仅有一项,而基层干部版中关于大学生村官“能力构成评价”的调查为三项。为保证两部分分值平衡,故对其采用3倍加权

步骤三,对基层干部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别依据“任职初期应具备的能力”、“任职期间应具备的能力”、“任职期满应具备的能力”的频率和百分比对其排序,频率和百分比越高,序位越小,反之序位则越大(1-19)。

步骤四,分别对排好的序位进行赋分,序位1赋1分,序位2赋2分,序位3赋3分,依此类推,可得出每一个能力因子的得分,并将得分进行汇总求和。

步骤五,将每一个能力因子的加权得分和汇总得分相加求和,即为该能力因子的最终得分。

步骤六,按照每一能力因子的最终得分由低到高再次排序,分数越低,序位越小;分数越高,序位越大。可知,分数最低、序位最小的能力因子的重要程度最高,随着分数和序位的递增,其所对应的能力因子的重要程度递减。

根据以上步骤,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各项能力因子的总分在27-1 14分之间分布。如果将能力培训需求的优先级按重点培训的能力、普通培训的能力、一般培训的能力进行划分,那么临界值应分别取56分、85分,即总分在27-56分区间内的为重点培训的能力,总分在57-85分区间内的为普通培训的能力,总分在86-114分区间内的为一般培训的能力。

参照以上研究方法,同理可计算得出大学生村官岗位素质培训需求、知识培训需求分析的排序结果。以上三类培训需求的排序表分别如表2、表3和表4所示。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设计是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体系设计的核心。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总体框架是包括岗前培训、任职培训和职业发展培训在内的全程培训,它既涵盖了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全生命周期中的静态要素,也是一个完整、持续的动态过程。

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首要环节。通过岗前培训,使大学生村官了解其工作基本环境与共性要求,重点关注其工作和生活环境认知、角色定位认知、通用工作方法训练,提高其适应村级公共管理工作的能力。一是岗前培训应突出前瞻性。应以授课的形式介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概况、乡风民俗、村“两委”组织主要工作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文件解读等,使大学生村官全面了解农村实际情况,熟悉农村工作特点,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初步掌握农村政策以及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找准自身特长与服务群众的最佳结合点。二是岗前培训应突出实用性。可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农村基层干部及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官对其进行专题教育,主要围绕三农急需技术、致富项目等主题开展阶段性的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可涵盖涉农法律法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养殖种植等方面知识,培训方式应注重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結合,以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岗前培训应突出针对性。针对新任村官在从大学生向村官转变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不适、压力较大等问题,可邀请心理专家开设“大学生村官心理调适”专题讲座,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帮助新任村官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缩短心理适应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角色转型。

任职培训。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村官而言,仅有岗前培训是不够的,还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机制,即任职培训(也称“在职培训”)机制。任职培训主要是使大学生村官掌握其开展本职工作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一是建立“本地化、乡土化”的培训制度。大学生村官到任后,应先进行为期1个月左右的适应性锻炼,鼓励其将在校期间所学理论及岗前培训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进行结合与比对,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加以提高,使大学生村官逐步适应农村工作环境,熟练掌握农村工作方法。同时,尽可能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县、乡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二是坚持定期举办集中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就基层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农业实用技术、农村矛盾纠纷调解等专题进行授课辅导或知识讲座,使大学生村官坚定融入农村的信心,提高服务农村基层的本领。三是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地开展短期培训。高校应主动做好大学生村官就业后续服务延伸工作,可不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回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通过“回炉”的方式弥补其能力和知识缺陷。在条件成熟时,可以由高校组织教师定期下乡,采取跟踪培养和重点帮扶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辅导,也可将高校科研项目、科研实验(实习)基地等与大学生村官所在的行政村进行合作共建。

职业发展培训

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应该“再送一程”,即通过实施职业发展培训,对大学生村官进行未来职业规划培训。职业发展培训主要是使大学生村官掌握实现职业转换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重点关注其任职期满后再就业和创业领域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帮助即将离任的村官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一是结合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方向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定位、人才需求,确定大学生村官今后职业发展的主攻路线,增强其服务期满后对口岗位实践能力。二是鼓励大学生村官选择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当地政府及时出台贷款优惠、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并提供创业法律政策咨询,切实解决大学生村官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通过建立岗位轮换机制,为大学生村官搭建不同岗位周期性的实践平台,使其拥有跨地域、多渠道的岗位实践锻炼机会,提升其综合工作能力。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选派优秀大学生村官外出进修深造,将其作为后备骨干重点培养。

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保障机制

为确保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进行甚至流于形式,必须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加强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的保障机制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健全培训领导和教师管理机制。健全的领导机制和教师管理机制是大学生村官培训有组织、授课有程序的重要保证。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使培训活动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其次,能够有效约束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体现出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工作的严肃性,提高教学培训质量;最后,有利于参与培训的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为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善学习激励约束机制。要把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大学生村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考核相结合,根据农村工作的实际操作制定考核的标准细则,结合学习培训的实际情况对每位村官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在所设置每个培训项目中都要树立典型,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出优秀个人加以宣传,并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应把对大学生村官个人学习情况的考核结果报组织部门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的范围,突出培训学习绩效在基层干部的奖励、选拔、任用等工作中的评价作用,从而增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约束力。

建立长期的学习保障机制。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并不是一蹴而就,通过一次性培训或短期培训能就夠完成的,而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长期工作,为此,必须建立长期的学习保障机制以确保这项工作的持续稳步推进。从现实情况看,地方培训经费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是困扰目前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因此,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岗位培训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培训学习提供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对各类专业村官培训基地的投入,把村官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确保其教学、科研和队伍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正常有序地开展。

健全培训的综合评价机制。健全的培训综合评价机制,是检验培训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综合评价的对象主要由实施培训的主体和接受培训的大学生村官两部分组成。对实施培训的主体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培训目标的实现情况、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培训经费的拨付及使用情况、培训满意度等;对接受培训的大学生村官进行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学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培训考核成绩、出勤率等。以上内容均应纳入培训的综合评价体系,各地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村官培训
唱村官
培训通知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分析影响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
我要当个好村官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中神经病学的教学体会
编辑有感——基于岗位培训和编辑实践的感悟
提高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课堂到课率的有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