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式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2017-08-11王永顺
王永顺
[摘要] 目的 探讨序贯式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 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 3月在该县某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总病例数60例,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回顾分析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培训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干预培训后6 d和12 d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明显,序贯式健康宣教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控制及并发症下降明显,为干预工作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关键词] 教育模式;糖尿病患者;血糖;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a)-0040-0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的疾病,它以高易患率、高病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给糖尿病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流调学研究资料表明[2]糖尿病基本知识匮乏和自我护理知晓率低是其发病率和并发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需要糖尿病患者的紧密配合,尤其对于老年患者人群,因此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目前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该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在该县某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60~85 岁,平均(70.3±10.6)岁。所有患者临床确定为糖尿病,病情都有长期慢性过程,有严重肝肾疾患、肿瘤、血液病等排除在外。按护理方式不同均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入院时所有患者给予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测定量表(HPLP)做好评分记录,观察组由主管医师进行序贯式健康知识教育,然后对一些常见的容易出现认知错误的知识提问并现场序贯式教育,当患者对所有的错误的知识能做到正确回答时,结束教育培训(培训时间在这里有强调);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正确的糖尿病知识宣教。在入院后第6天和第12天让患者填写ESCA和HPLP量表,1年后进行健康随访。最后做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3],此量表包括有43个项目,有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每个项目为5分:0分:非常不像我;1分有一些不像我;2分没有意见;3分有一些像我,4分非常像我。总分共172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及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对比分析
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
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培训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干预培训后6 d和12 d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探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较长时间的患病易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的损害。且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治疗之外的干预方法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模式是一种激励患者本人积极的参与制定干预计划,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参与健康教育指导,以及评估干预效果等方面。从而积极的激发了患者自身的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模式提高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4]。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方面在序贯式教育前后得分具有显著意义。自我护理能力,有4个方面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是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能使个体的结构和功能维持完整,能促进个体圆满自我完成的能力,是一种经过后天努力学习可以得到的能力[5-6]。
该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培训前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接受干预培训后6 d和12 d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较好的可能原因是序贯式教育模式是一种鲜明的目标管理明确的教育,主管医师与患者建立健康知识伙伴关系,当患者出现健康疑问或者错误理解时,能够通过序贯式指导及时督促学习改正,使得患者能明确自已所承担的学习正确知识的责任[7-8]。通过学习,患者自我护理水平提高,促进患者更好的掌握糖尿病健康知识。在该研究中,序贯式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得分,这和既往相关的研究结论一致[9]。
綜上所述,该文对序贯式糖尿病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做了研究,效果明显,但研究对象是60~8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并没有观察,期望有更多的研究资料来证实。
[参考文献]
[1] 雷燕. 健康教育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5):123-125.
[2] 刘建书,林云蛟. 看图对话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2015(4):34-37.
[3] 李艳. 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内容和自我护理[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66,168.
[4] 李宽荣,常燕飞.序贯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医疗费用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4 (s2) :507-510.
[5] 张萍,邬道东.社区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 20 (35) :4564-4565.
[6] 张玉琴.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142-143.
[7] 张坤.血糖控制水平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2015, 10(4):119.
[8] 赵正清,解红文,范桂云.序贯式糖尿病教育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 :1-3.
[9] 刘丽红,丁静,阎爽,等.延续护理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5,14:1336-1338.
(收稿日期: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