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自由贸易区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

2017-08-11别敏

时代经贸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影响

别敏

[摘要]随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无论在贸易、投资、服务、金融、文化还是其他方面合作的領域逐渐扩大,尤其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愈加密切,贸易往来更为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相互签订协议为经济自由化开通道路。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经贸关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中韩自贸区的视角来阐述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中韩经贸关系;影响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与世界各国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经贸关系,并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中。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以及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对华进行直接投资。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到2013年就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也是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之一。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而在之后由于提出“工业兴国”战略,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经济发展迅猛而跻身于“亚洲四小龙”之列。并在8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90年代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至此开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流都得到迅速发展。2004年,两国首脑在APEC会议上达成建立中韩FTA的共识,经过8年双方的探索研究,2012年5月中韩FTA谈判正式启动,最终在2015年2月25日,中韩双方完成对协定内容的草签,至此,中韩FTA谈判全部完成,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协定。中韩FTA的建立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

(一)中韩贸易发展现状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具有极佳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极其便利,且具有相似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又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在中低端工业品、农产品和纺织品上拥有比较优势,而韩国在电子、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两国优势互补,正好可以双赢。中韩两国建交23年来,两国贸易增长迅猛。2014年中国对韩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超过2900亿美元,同比增长6.096(见表1),是1992年建交初期双方贸易总额的约4 5倍。2014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26%,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而韩国是中国的第3大贸易伙伴。

然而,在看到中韩两国贸易总额一直保持增长趋势的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对韩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多是中低端的制成品、农产品以及纺织品等低附加值的产品,而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是电子、机电、化工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中韩FDI的发展现状

1992年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而此时韩国国内制造业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并聚集了一大批剩余资本,由于韩国国内工资逐渐上涨,造成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失去成本优势,而中国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中韩两国自1992年以来,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除了受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外,一直急剧增加(见图1),截止到2015年6月份,在韩国对各国的累计直接投资金额中,对美国投资额最大,为521.78亿美元,其次就是中国,为501.44亿美元(见图2)。

但是中国对韩国的直接投资却相对很少。其中,1992-2001年,中国对韩国的实际直接投资非常少(每年不足1亿美元,见图3),但到2004年,突然增加到11.6亿美元,不过2005年又开始下降,至2007年才逐步有所恢复到持续增长的态势,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对韩投资再次开始下降,直到2010年才又恢复增长,而到2014年,中国对韩国的实际投资额达到11.9亿美元,较上一年猛增147.2%。中国资本对韩国主要投资内容有在济州岛建设综合度假村、开发手机游戏、健康食品、婴幼儿服装制造业等。

目前,中国是韩国的第2大投资国,韩国则是中国第6大直接投资来源国。但中国对韩国的直接投资却相对较少,累计投资额仅是韩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的1/6左右。

二、中韩自贸区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中韩自贸区的积极影响

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两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预测,中韩FTA生效5年内,韩国GDP有望最高增长1.2%。自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GDP一直低于8%,2015年则又降低到7%以下,经济增长呈下降趋势,而此时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会成为驱动双方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对中国来说,中韩自贸区的建成必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和福利水平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1.中韩FTA对双边贸易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中韩贸易规模必将扩大。根据中韩领导人的商谈共识,2015年中韩贸易总额将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对一般消费者来说,中韩自贸区协定的建立一是增加了可供选择的商品品种,二是有利于获得合理价格,三是质量上有了进一步保证。

中韩自贸区协定中对投资作出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两国形成良好的、稳定的投资环境。中韩自贸区协定将会有效改善韩国企业因中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增长而退出中国市场的不利局面,会吸引一部分韩资“回流”;而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韩国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能够激发其进入中国市场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鼓励中国企业对韩进行投资,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2.中韩FTA的建立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中韩FTA针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了谈判并最终取得了成果,这有利于中国引进学习韩国先进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业和环保业的先进技术,并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中韩FTA的建立使得中国消费者可以不出国门就享受到韩国优质低价的商品,如化妆品、电子产品、医药保健品等。

3.中韩FTA的建立将会提高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提高两国的福利水平,从而提高两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尤其在中国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提高国民收入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拉动内需,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凭借FTA的建立,中国由“世界加工厂”到“世界大市场”的转变将指日可待。

更值得注意的是,应韩国总统朴槿惠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韩国进行了3天正式访问,并出席了第6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中韩两国领导人会谈后,见证了双边经贸、人文、科技、环保、质检等领域17个合作文件的签署,达成对接4项国家发展战略,即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同韩国“欧亚倡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韩国“创造型经济”、“中国制造2025”同韩国“制造业革新3.0”以及中韩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行对接。以此战略为基础,加强中韩两国创新、智能制造、高端技术研发合作,助推两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互联互通,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中韩自贸区带来的挑战

中韩FTA的建立虽然给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也给中国相关劣势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两国的经贸关系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1.相对于韩国来说,中国很多产业尚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产业链的发展并不成熟,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而韩国在资本、技术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这必将导致中国相关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例如化妆品、电子产品、医疗保健品等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中国相关劣势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但产业转型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高的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在短期内中国相关劣势产业在市场上很可能会丧失竞争力,面临被挤出市场的危机。

2.中韩FTA的建立会使得两国文化交往更加深厚,尤其是韩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加深。近年来,韩国对中国的文化输出是非常迅速的。随着近年来一波又一波的“韩流”、“韩潮”,各种文化产品充斥了中国国内市场,韩国其他产业也随着这些“韩流”来到中国市场,成功地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这种“韩流”经济效应带动了韩国经济的增长。如何应对“韩流”的侵袭,同时如何加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是目前中国文化产业相关部门所必须正视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对未来中韩经贸关系发展的思考

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跌破7%,已经开始呈现疲软的迹象。中国经济面临艰难的调整期,今后必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能使经济恢复活力,“世界加工厂”的称号需要转变为“世界大市场”。在此情况下,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使得中韩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紧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短期来看,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韩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可能大于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其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还是有着深刻影响的。中韩自贸区建立后,中国劣势产业可以更方便地学习借鉴韩国高附加值产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业水平,积极面对韩国企业的竞争。同时,低附加值的产业也需要抓住机遇,积极适应韩国市场的需要,及时做出调整和升级,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当然,韩国企业也应积极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中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中国经济融入亚太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了契机的同时,正如前面分析的那样,也面临一些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如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1.加快提高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的质量

中国对韩贸易一直存在逆差,纵观历年中国对韩出口的商品结构情况发现,对韩出口占比较大的商品虽然逐渐由传统的轻工业产品向重工业资本密集型产品转变,且近几年主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但对韩出口商品构成基本与从韩进口商品构成趋于相似,然而,在金额上出口远少于进口。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品的对韩出口竞争优势在下降,如纺织品、农产品等。因此,中國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则不能只在产品的“量”上下功夫,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并且根据韩国国内对此类轻工产品和农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档次以及技术含量,从而增加其附加价值。这样才能逐步改变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地位。

2.鼓励中国企业对韩国投资

目前,韩国对中国投资远多于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中国对韩国的累积投资仅为韩国对中国投资的约1/6。中韩两国对彼此的直接投资额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显然,这不利于双方维持长久稳定的经贸关系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对韩国的直接投资,不仅可使双方的经贸合作更密切和深入,还可以因此带动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减少对韩贸易逆差,从而改善中国对韩贸易的收支状况。

3.积极挖掘民族文化特色,发挥中国文化资源优势,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使我们拥有巨大的文化宝库和灿烂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相对于韩国对文化的热衷和保护,我们却遭遇了文化保护不力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尴尬。从韩国人申请了端午节,到《三国志》电脑游戏被日本垄断,再到花木兰被拍成美国电影成为美国品牌等等,都显示了中国在文化资源保护上的不力和被动的事实。韩国政府把中国看作“韩流”文化产品最有潜力的市场,并利用其韩剧、艺人、音乐等一些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的文化品牌,正大力推进韩国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韩国文化贸易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其制度设计和操作模式,对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应建立能够协调各方的专门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及贸易发展的专门法律,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同时,加强对文化贸易发展紧迫感的认识,加大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捍卫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化安全,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

4.加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维护电子商务的网络安全

中国电子商务近年来发展迅猛,以至于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因此,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法律法规,确定企业和企业间、政府和企业间、企业和消费者问、政府和政府间进行电子商务时所必须明确和遵守的法律义务和责任,并严格依法管理,以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

电子商务系统应保证让企业及个人放心使用。因此,需要强化电子商务交易保安力度,加大对密码技术及防火墙技术的投资。虽然,网络安全问题是企业和个人的问题,但是由于投资规模等限制仍需要政府参与进来进行投资解决。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国网民规模将会继续不断扩大,到2014年底已达6.45亿。借中韩自贸区建立的契机,期待中韩两国在跨境电商市场上厚积薄发。

总之,中韩自贸区的建立为中韩经贸关系发展掀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由竞争博弈走向合作博弈,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自贸区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并且对实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自由贸易区影响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张家港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型探析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非洲26国将建最大自由贸易区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