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步工具到绿色出行
2017-08-11
卖方市场VS买方市场
一票难求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般工人的月工资为三四十元,而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为160至180元。而且,仅仅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因为生产自行车的厂家太少,自行车的销售要凭票供应。效益好一些的工厂每年会分配到一些购车票,但僧多粥少,怎么分?公平起见,那就凭运气,大家一起抓阄。手气好的抓到了,即便一时用不上或者不会骑车也非买不可,机会难得啊。有些单位的购车票实在紧俏,人们需要“走后门”,才有可能弄到一张票。
随时随地有车骑
最初的共享单车在校园诞生。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次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到现在,已经有包括摩拜、优拜、OFO、小鸣、小蓝、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企业诞生。
只需要交100-300不等的押金,甚至免押金,你就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解锁一辆停在路边的自行车,以极低的费用,轻松骑到地铁口、家门口或者目的地。除了骑行之外,不用担心任何关于停车的问题。
对比解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家人节衣缩食好多天才能买上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有工具的实用性,比如便利了交通,当然还有一些精神层面的,比如满足了整个家庭的虚荣心,毕竟那时候能拥有一辆自行车,体现了家庭经济条件上的优越,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个人能力的强悍。
而社会发展到现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通的一种代步工具,商店里的自行车琳琅满目,供人们随意挑选;公共自行车覆盖面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共享单车更是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环境日益严峻的当下,共享单车除了是一门新生意,它也是互联网力量带来的一次自行车复兴。
交通工具VS生活方式
自行车大国
“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车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许多自行车轮子上的镀光已经剥落,露出锈迹,许多穿着灰色、蓝色和军绿色服装的人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两侧川流不息,这是一部西方电影对七十年代北京的描述——多么笨拙却又准确的描述。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苏童《自行车之歌》)的确,中国曾经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自行车应该都占有着或大或小的一处位置。自行车的使用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处于迅速衰退的状态。
低碳出行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全社会环保观念与日俱增,选择自行车代替私家车成为绿色出行的标志,“设置专用道,还路自行车”,保障自行车路权和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自行车也不再是单纯的实用型代步工具,而渐渐有了时尚、运动、休闲等新的定位。如今的共享单车就是人们为满足低碳出行而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共享单车的出现,引发了“绿色出行”的热潮。
对比解读
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因此,作为交通工具的自行車有其发展与衰退的必然性,“自行车大国”,成为了一个时代永恒的记忆。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方便了人们出行,更为重要的是,它正在引领人们出行观念的二次转变。这一共享形态也是中国人对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追求和环保意识的凸显。
温馨回忆VS城市乱象
自行车上的故事
“我小时候,她(姥姥)总是骑着一辆黑色自行车,前面有大梁的那一种。车前面带着表妹,后面带着我。我很想跟表妹抢前面大梁的位置,因为小时候的我们都觉得坐在前面就代表着跟姥姥更亲。我从小是一个肢体很不协调的人,不敢像妹妹一样叠着腿坐在大梁上,所以每次只能坐在后面。姥姥经常这样带着我们,去别的村子里和镇上赶集或者买点日用品。”(阿布《姥姥的自行车》)
“我最温馨的记忆是骑着自行车送我的儿子上学。他或者坐在车前杠上,大喊大叫着,指挥我左转右转,或者坐在后座上,搂着我的腰。等他大一些了,我开始教他骑自行车。我还记得有一天,他偷偷一个人骑车出去,把车圈摔得变了形,膝盖流着血,哭着回家了。”(一位退休教师王占山的讲述)
共享单车是面照妖镜
共享单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租用方式受到公众的普遍青睐,但因此带来的安全问题也逐一显现。共享单车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人们素质的差距。有人把共享单车锁起来“独享”,有人甚至直接把锁破坏;有人不按划定的停车区停放,随处乱停;也有人随意刻画破坏座椅,有的甚至在座椅里藏钉子等,想到的想不到的恶,都呈现在我们面前。共享单车也照出了无孔不钻的诈骗市场。共享单车扫码使用,犯罪团伙马上更新理念,采取覆盖、张贴假二维码的方式,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每一个普通人。共享单车还照出了政府部门的积弊。共享单车匆匆上市,很多地方行政手段却没跟上,导致管理混乱,给城市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对比解读
自行车载物载人,更寄托了很多人的情感。一个个自行车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可以编成一部温馨感人的成长史。
而共享单车的出现,却上演了一个个令人咋舌的丑陋故事。其实,很大程度上,共享单车的良好运行要依靠“骑行者”的自律与文明。制度再完备、管理再细致,终归不能面面俱到。要知道,“骑行者”的文明不掉链子,共享单车的运行也才不会掉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