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教学简约之美
2017-08-11沈艳丽
沈艳丽
【摘 要】“简约语文”是一种教学目标简明、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的教学模式。听说读写是简约语文的本质和精髓,教学工作者只有在教学中追求简约,语文课堂才能返朴归简,才会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才会有学生个性的张扬。
【关键词】简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8-0036-02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别出心裁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的教学模式,导致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繁杂的现象,而专家提出的“简约语文”理念则正好为处于困惑、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指点了迷津。
一、“简约语文”的内涵和精神
“简约语文”不是新的教学潮流,它召唤一线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本质,也就是“熟练、精思、博览、多做”,这也是语文教育在以往长久的实践中所得出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该课程的基本特点。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简而言之,“简约语文”便是“听、说、读、写”的语文课,这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也是“简约语文”的本质和精髓。
二、“简约语文”的课堂操作意义
1. 精简教学目标,把握文本精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它指导着教师教学活动的预设、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取和教学评价的確定等。这就要求教师准确地解读文本,潜心研读,明确重难点,把握文本的语言和语用,感受文本给学生带来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等内容。此外,还要去粗存精,去繁就简,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来确定课堂教学的目标。
(1)教学目标要简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3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总是面面俱到,一节课制定了许多教学目标,但都没有很好地达成。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实效,就应确定该课时要求掌握的重难点目标,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学《秋天的雨》时,就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秋之色、秋之味、秋之声,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穷人》,就可以带领学生着重学习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的方法……事实证明,只有教学目标简单、集中,教师在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学生也才会有明显收获。
(2)教学目标要明确。有些教师拿到一篇课文后往往无所适从,不知道要教什么,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文本的脉络和特点,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搭石》一课时,就在教室里摆放了几块搭石,让一大组的学生上去表演走搭石的情景,学生上去很快就跑过了,台下则不时传来哄笑声。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兴趣调动起来了,课堂也看似热热闹闹,但其实没有达成让学生通过搭石感受人性美的目标,既挤占了学生读书、品文的时间,也让课文变得毫无美感可言。
由此可见,只有教学目标明确,对教学方式才有指引作用,对教学过程才有调控作用,对三维目标才有协调作用,对学生学习才有监督作用,对教学评价和管理才有导向作用。
2. 简化教学环节,挖掘教材内涵
学习母语课程——语文学习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充满乐趣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轻松自在的,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的。然而,教学环节过于复杂、文本视野盲目拓展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弊病,那么,应如何给语文课“减肥”“瘦身”,实现教学环节的简化呢?
(1)潜心会读,整体架构。要简化教学环节,教师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首先,教师在课前得深入、刻苦研究教材,删繁就简,对文章的广度、深度进行挖掘,整体架构文本,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行切入。例如,在《凡卡》的教学中,笔者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切入,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凡卡会说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学生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去自读自悟,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结果找到了课程的主线。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潜心会读,结合教材实际,抓住思维突破口,才能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2)静心思考,朗读感悟。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形式往往是变化多端,各种创新,教学环节复杂多变,难以捉摸,但学生一堂课下来却连短短一篇文章都没有读熟。周一贯老师说:“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攻读,反复诵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语文课堂就该多读,让学生反复读,采用多种形式读。此外,在读的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直面语言文字,潜心思考,方能品文会意,最终领悟文本内涵,感受作者的精神情感。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为学生的多层诵读、潜心思考、品文会意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做到师与生对话,生与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生与作者对话。
(3)创设空间,交流探讨。在某次公开课前,笔者作了充分的准备,上完课后自我感觉也很不错,但评课教师却说学生发言的面不广,没有让更多的学生站起来发言。回想那一节课的情形,为了在预设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笔者就压缩了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只是选择几个学生形式性地发言,且只要有个别学生说出了笔者的预设答案,我便急于总结、评价。一节课下来,笔者虽然毫无保留地把准备好的内容兜售给了学生,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积极思维,又谈何实现课堂的有效参与?更进一步讲,如果学生没有参与课堂,课堂又有什么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让他们说出思考的结果,这样虽然看似耽误了上课时间,但事实上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