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掌声送给你
2017-08-11王芊翰
王芊翰
“××运动会正式开幕!”伴随着一串演讲词,校运动会拉开了序幕,运动健儿都各显身手,各班同学都勇摘金牌。当然,我们班也少不了“长腿欧巴”小赵同学。
“不拿奖牌我就不姓赵!”他拍了拍胸膛,自信满满地说,“到时候,你可得给我鼓掌哦。”“我把掌声送给你,前提是你要拿第一。”他点了点头,答应了。
运动员检录开始,小赵大步走向检录处,当教练员逐个点名后,他又大步走了出来,眉毛上下舞动着,朝我做了个“弯弓射大雕”的手势,仿佛已是博尔特“附体”。“运动员进入赛道!”小赵回头看了下我,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神色从容,朝我点了点头,就回头进入了比赛场地。
“预备!”所有运动员一齐趴下,伴随着“砰”一声枪响,小赵如一头“疯牛”,直冲出去。“溜”一滑,不好!被有水的塑胶地滑到了。他表情异常痛苦,慌忙中低头看了一下伤口。“小赵!加油,继续!挺住啊!”我用了最大的嗓门向他喊,直到喊破音。“啊!”他大叫一声,站起身来,继续跑向終点。此刻,他如一个军人,望着他一瘸一拐的背影,“坚强”二字忽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此刻,他值得我用“坚强”去形容他,此刻,我把掌声送给他。
小赵迈着沉重的步子,坚持跑完了全程。“大长腿失策喽!大长腿真慢哟!”我扶着小赵走出跑道,面对种种言论,他只是低头,像个“囚犯”。我无数次劝他不要听,他只是默默不语。
颁奖仪式上,小赵失望地看着伤口,眼睛低垂着,眼睫毛似乎黏在了一起。当台上主持人说道“把掌声送给他们”时,我侧过头去,对着小赵说:“我把掌声送给你!你的精神值得我为你鼓掌!”他抬起头,泪水顺着眼睫毛滑了下来,但这泪水不再是委屈的、失落的泪水,而是感激的、开心的泪水。
小赵,他的坚强感化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他!
(浙江乐清市乐成公立寄宿学校)
◆开头直接入题叙事,显得干脆利落。“运动健儿都各显身手,各班同学都勇摘金牌”,一句话概括了运动场上各位选手的表现,同时为下文很具实力也很想为班级争光的小赵同学意外受挫带来的创伤进行了暗示。
◆再深入写小赵上赛场前的精神状态,“大步走向检录处”“大步走了出来”“眉毛上下舞动着”,还自信地做了个“‘弯弓射大雕的手势”,充分勾勒出小赵的自信和实力,与下文小赵意外摔倒以及没领到奖牌时的痛苦、失落形成情感落差。
“运动员进入赛道”后面的叙述与上文内容重复,建议删去。
◆其他同学的嘲笑将小赵的失落情感推到了更深处,“默默不语”与开头那个自信满满的小赵判若两人,可见赛场上的意外对小赵的打击之大。在这里,小赵压抑的情感积蓄到位,等待爆发。
◆再次点题,作文不是写跑步也不是写摔倒,而是写小赵同学的坚强。
为与标题相呼应,建议将“我把掌声送给他”改为“我要对他说:‘我把掌声送给你!”
◆上场前一对好朋友的对话简洁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状态,符合少年运动员的精神气质。在对话中引出本文的题眼——“我把掌声送给你”。当然,这里的“掌声”还是普通意义上的送给成功者的掌声。
◆小赵的跑步情态和摔倒后的情景写得很有画面感。不过用“疯牛”来比喻小赵不恰当,“疯牛”跑起来是横冲直撞的,而小赵在赛场上怎么可能这样跑呢?比如可以改为“小赵像打了鸡血一样”。“被有水的塑胶地滑到了”这句表达不通顺,结合上文多短句的特点,建议改为:“塑胶地有水,小赵滑倒了!”
这一段内容描写小赵在跑步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应该是全文的一个高潮部分,但现场紧张的气氛表现得不到位。建议增加对小赵及“我”的心理描写。比如先前还自信满满的小赵,经过了怎样的内心挣扎才大喊出“啊”的?“我”的焦急、担心、敬佩等复杂心理也应该多层次地展现出来。
◆“眼睫毛黏在了一起”,表明在表彰运动健儿们优秀表现的热闹氛围中,小赵触景生情,悄悄地流泪了。而作为好友的“我”,很显然是了解小赵的个性的,一句“我把掌声送给你”的肯定语,胜过了千百句安慰的话语。“我”把掌声送给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失败者”,恰恰是对小赵最大的情感支持。这个“掌声”,成功引爆了小赵的情感,他压抑的感情得到了释放。
总评
这篇作文读来干净利落,语言紧凑,几乎没有多余的字句,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写作特点。小作者的写作角度也比较独特。一般同学写运动会,关注的点往往是开幕、闭幕的场面,各项比赛的场面等,而小作者却注意到了运动会上一个特别的细节,那就是自己安慰“失败”了的好友小赵,并从中提炼出“把掌声送给努力为班级争荣誉的‘失败者”的主题。
当然,本文有两个地方可以再下功夫:一个是小赵的情感波动,当赛场上发生意外,小赵明知奖牌已离自己远去,却依然坚持完成比赛,忍受着外伤与内伤的折磨,这个挣扎的过程还可以再细描,再放大,这样,才能充分刻画出小赵内心的班级荣誉感,从而让“我”对小赵肃然起敬,即使他失败了,“我”也依然要把掌声送给他;另一个是“我”的情感波动,作为小赵的朋友,“我”看到他摔倒时的心理,听到其他同学嘲讽他时的心理等表现,都能有力地促使“我”最后把掌声送给“失败”了的小赵。这样,作文读来就更加充实具体,说服力更强。
(卢小宇、郑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