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鲁番地区籽用南瓜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

2017-08-11王志科

辣椒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南瓜籽吐鲁番地区株距

王志科

(吐鲁番市高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吐鲁番 838000)

吐鲁番地区籽用南瓜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

王志科

(吐鲁番市高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吐鲁番 838000)

南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实营养丰富,富含淀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果胶、多糖和生物碱等营养成分,具有消炎止痛、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保健功效。其果实可作蔬菜、杂粮及饲料,种子可食用或榨油,亦可药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南瓜新品种的推陈出新,南瓜果实和种子有关药用及营养保健功能的开发及综合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南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作为休闲食品的南瓜粉和南瓜子,在国内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并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给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南瓜在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在吐鲁番地区栽培较少。吐鲁番地区主要以大棚栽培西葫芦为主,籽用南瓜基本没有生产。吐鲁番市高昌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多方考察,引入籽用南瓜新品种,在当地开展适应性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适应性栽培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基地选择

本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安排在三堡乡农技站试验基地,该基地面积2 668 m2,交通便利,灌溉方便,土质松软,沙质土壤,前茬为苗木育苗地,符合南瓜生长的基本要求。

2 品种选择

根据各种籽用南瓜的特征特性,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山西晋满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红宝石998杂交一代种和哈尔滨金龙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多籽南瓜杂交一代种。

3 试验设计

为有效利用地力、光照,发挥整体产能优势,南瓜应合理密植。本试验中大田栽培设计均为大小双行,大行距2 m、小行距0.4 m。并根据红宝石998品种特性设3个密度处理,处理1:行距2 m、株距0.45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1 200株;处理2:行距2 m、株距0.6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920株;处理3:行距2 m、株距0.8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695株。以多籽南瓜为对照,并按株距1.2 m设置,对应密度为每667 m2定植463株。

大田观察各品种的抗性,每个试验处理随机采收10个成熟瓜,并称取单瓜质量,掏完籽后再称取瓜肉质量。掏出的籽用清水清洗,晾晒,等水分降至9%左右,称量单瓜产籽质量,统计单瓜产籽数。试验中按设计要求观察记载南瓜长势、抗性等。大田采收前,抽取样本进行测量,记录各类指标数据。

4 栽培管理

4.1 整地、施基肥

按试验要求,结合翻耕晒垡整地将基肥一次性均匀施入土壤中,每667 m2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 500 kg,主要为牛粪、羊粪,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5 kg。之后平整土地,确保垄面平整,余茬清理干净,防止扎坏地膜。

4.2 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

吐鲁番地区气候干燥,年降雨量稀少,年蒸发量大。为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可采用露地栽培膜下滴灌技术。

灌溉方式选用内镶式滴灌带,管径16 mm,壁厚0.2 mm,喷嘴间距200 mm。地膜选用规格厚度为0.008 ~ 0.010 mm,膜宽度为90 cm。 依据栽培试验布局要求,采取大行距2 m、小行距0.4 m平行铺设滴灌带,间距0.4 m的2条滴灌带上覆盖地膜,两边用土压实。

4.3 播种

4.3.1 播种前的准备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可在播前15 d,取适量种子放入50 ~ 55℃的水中搅拌,待水温降至25 ~ 30℃时浸泡1 h,之后将种子捞出并用棉布保温,置入25 ~ 30℃的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最后根据发芽率确定播种量。

4.3.2 适时播种 根据吐鲁番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南瓜喜温、怕冷的特性,将播种时间定在4月8日。采用大田直播方式,打孔器打孔,每穴播3粒种子,覆盖2 ~ 3 cm土层。

4.3.3 育苗补栽 为保证田间成苗率95%以上,防止缺苗,在大面积生产田播种前1 ~ 2 d,按5% ~10%比例育苗。苗龄15 ~ 20 d内补苗。

4.3.4 播种注意事项 播种时,种子一定要平放,利于种皮留在土中,如果直立播种,则会造成下端湿润变形裂开,其上端则因干燥坚硬,不易裂开而夹住种子子叶先端,不能开展,影响幼苗生长。南瓜子叶叶片肥大,幼苗前期主要靠子叶进行光合作用来维持幼苗的早期营养,一定要注意保护子叶。子叶受伤会直接影响生长发育,种皮不脱落会影响子叶的生长。

4.4 田间管理

4.4.1 间苗、定苗 瓜苗出齐后间苗,每穴留苗2株。瓜苗长到3 ~ 4片真叶时定苗,选留壮苗,每穴留1株,间苗时一定要用手掐或剪刀剪,以防拔苗时因根部透风而伤苗。有缺苗断空处,将提前育成的备补苗移栽,也可用相邻瓜穴留2棵苗,也称借苗。

4.4.2 培土和压蔓 当蔓长50 cm时,将瓜蔓横垄顺到一个方向,在瓜秧基部培土封根、定向,使瓜蔓顺着一个方向生长。要避免翻秧,使其生出不定根,增加营养吸收能力,同时能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作用和熟瓜率,管理也较方便。

4.4.3 整枝、留瓜、掐尖 整枝是通过人为修整枝蔓,使之组成合理的柱形结构,减少养分消耗,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的关系,从而获得高产。籽用南瓜只留主蔓,其余侧蔓全部去掉。去除侧蔓要尽早且彻底,在瓜蔓达70 cm左右时进行,如果主蔓受损或主蔓出现雌花过晚,可在早期去除主蔓,适当留一个侧蔓结瓜。摘心可防止瓜蔓继续生长,避免养分消耗,保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以及功能叶片的合理布局,提高光合效率。在留住2个瓜后,在瓜前5 ~ 6片叶处摘去生长点,将蔓稍部用湿土埋上即可。南瓜的主根部瓜都比较小,结籽少,要将8片叶以内的幼瓜摘掉。

4.4.4 水肥管理 在水分管理上,播种完后彻底浇灌一遍,以保障种子发芽所需水分。等出苗后酌情浇水,一般3 ~ 4 d需浇水一次。南瓜虽然根系强大,吸水能力强,但叶面积大,蒸腾作用强,生长期应注意保持水分,特别是在缓苗期、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

在肥料管理上,南瓜枝叶茂盛,吸肥量大,生长过程中按生产要求追肥2次。第1次在伸蔓期,使用施肥罐,随水滴施,每667 m2追施尿素或硝酸铵4 kg,第2次在果实膨大期 (苹果大小) 追加1次磷、钾肥,每667 m2用量各10 kg,采用穴施。

4.4.5 辅助授粉 南瓜属虫媒花异花授粉作物,采取人工或放养蜜蜂进行辅助授粉能提高坐瓜率和种子产量。人工辅助授粉要在上午7:00 ~ 11:00进行,一朵雄花可连续涂抹2 ~ 3朵雌花。

4.5 病虫害防治

南瓜在生育期内,主要害虫有小地老虎、蚜虫。病害有灰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疫病等。其防治方法为:小地老虎用炒熟的麦麸子或豆粕拌10倍的敌百虫药液做成毒饵撒在幼苗附近诱杀;灰霉病用50%的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用15%粉锈宁2 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角斑病用30%DT杀菌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667 m2药液用量75 kg,每隔5 ~ 7 d喷施1次,连防4 ~ 5次;疫病可用75%的百菌清600倍液,或25%的甲霜灵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喷施1次,连防3次。

4.6 采收

籽用南瓜授粉后55 ~ 60 d成熟,根据瓜的成熟度分批采收,分批堆放,并后熟10 ~ 15 d,以促进南瓜籽粒饱满,提高产量和质量。采收南瓜子时做到随切瓜、随掏籽、随清洗,随时搭网架或窗纱进行悬空晾晒,以提高南瓜子质量,避免出现沤板、黄板现象。注意开瓜取籽后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 h。

4.7 晾晒

吐鲁番气温高,干燥,晾晒比较方便,洗后的种子放彩条布上晾晒,直到种皮表面上着覆的一层软皮自然脱落,水分降到8% ~ 9%时,出风、去瘪粒、去杂质,装袋贮藏于通风干燥处,严防鼠害。种子存放时水分高于10%,则易发生霉变。可在装袋前再堆放2 ~ 3 d,防止“假干”种子(外干内温),然后再晾晒一次,确保贮存安全不变质,种子雪白光亮。

5 结果与分析

5.1 籽用南瓜不同品种特征特性比较

籽用南瓜不同品种特征特性比较见表1。通过表1可见,红宝石998熟性早,坐果能力强,抗性好,耐高温能力强,产量高,比较适宜在吐鲁番地区种植;而多籽南瓜抗高温能力差,坐果少,不宜在吐鲁番地区种植。

表 1 籽用南瓜不同品种特征特性观察情况

5.2 红宝石998不同栽培密度数据分析

从表2可见,处理1(行距2 m、株距0.45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1 200株)栽培条件下红宝石998每667 m2南瓜结果数2 400个,其中每667 m2南瓜籽产量为257 kg,南瓜果肉产量7 392 kg。处理2(行距2 m、株距0.6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920株)栽培条件下红宝石998每667 m2产南瓜1 840个,其中南瓜籽产量为197 kg,南瓜果肉产量5 557 kg。处理3(行距2 m、株距0.8 m,每667 m2栽培密度为695株)栽培密度下红宝石998每667 m2产南瓜1 390个,其中南瓜籽产量为157 kg,南瓜果肉产量为4 859 kg(表2)。对照品种多籽南瓜每667 m2产南瓜688个,其中,南瓜籽产量为72 kg,南瓜果肉产量2 109 kg。

表 2 红宝石998不同栽培密度处理产量结果

表2试验数据表明,在处理1与处理2栽培密度条件下,红宝石998单果质量、单果瓜瓤质量和单瓜产籽质量差异不明显;单果产籽数与千粒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不显著。在处理1与处理3栽培密度条件下,处理3株距0.8 m栽培密度生产的南瓜单果质量、单果瓜瓤质量和单果产籽质量均比处理1有明显提升,但产果数减少显著,每667 m2结果数1 390个,南瓜籽产量仅157 kg,南瓜瓤产量4 859 kg,南瓜籽生产量不足处理1的64%,果肉产量不足处理1的52%,经济效益远不如处理1所产生的收益。

通过3种栽培密度比较,尽管单果瓜瓤质量和单果产籽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大。而决定籽用南瓜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是结果数,结果越多,整体经济效益相对就越高,说明红宝石998在适宜的栽培密度下能够获得较高产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5.4 籽用南瓜栽培效益分析

根据试验结果,籽用南瓜在适宜栽培密度下(每667 m2栽植1 200株左右),每667 m2产南瓜籽约250 kg。目前,南瓜籽的市场收购价格为15 ~30元/kg, 每667 m2收益3 750 ~ 7 500元,如测产与实际产量按0.8系数进行测算,则实际每667 m2收益在3 000 ~ 6 000元。每667 m2单位面积南瓜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滴灌设备(500元/667 m2)、种子(300元/667 m2)、肥料(350元/667 m2)、地膜(50元/667 m2)、人工(400元/667 m2)、水资源费(300元/667 m2)等,每667 m2总成本基本控制在2 000元以内,每667 m2纯收入可达1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籽用南瓜按处理1密度种植,每667 m2可产南瓜瓤约7 300 kg,即可以用作饲料,也可以加工生产南瓜粉。目前南瓜粉的市场价格在36元/ kg,而5 kg南瓜瓤能够加工出1 kg的南瓜粉,若引进成套生产加工设备进行深加工,则效益可观。

6 总结

通过本引种适应性栽培试验的实施,掌握了籽用南瓜在吐鲁番地区栽培种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试验证明,吐鲁番地区开展籽用南瓜的生产是可行的,通过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就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吐鲁番地区籽用南瓜生产尚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主要是面临生产容易、销售难的问题,如果销售跟不上,就算获得了丰产,也难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推广则难以进行。因此,现阶段吐鲁番地区籽用南瓜生产亟需解决南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农产品销售难及整体销售水平较差的问题。

2017-02-21

王志科(1975-),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设施蔬菜、果树栽培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南瓜籽吐鲁番地区株距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微波与烤箱烘烤灭酶对新水剂法提取南瓜籽油的影响
洋马高速插秧机株距调节方法
南瓜籽抗前列腺增生化学成分研究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魏唐时期敦煌吐鲁番地区的绫织物
巧解“植树问题”
吐鲁番地区早春日光温室甜瓜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
从吐鲁番地区出土家书看唐代书仪的使用
汉晋南北朝时期吐鲁番地区的农业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