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着的滋味

2017-08-11司跃双

北方人 2017年13期
关键词:行旅跟随者哈罗德

文/司跃双

活着的滋味

文/司跃双

近日,在一个黎明时分,我终于认真地读完了英国资深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一个人的朝圣》,这部小说是她的处女作,2012年曾入围“布克奖”。

小说的主人公哈罗德·弗莱,60岁,一个在酿酒厂干了40年的普通销售员,儿子自杀早亡,夫妻疏离,生活变得枯寂、冷硬、无味,有些荒漠了。

一天,当哈罗德·弗莱收到20年没见的老友奎妮患癌症的告别信后,在寄信的路上,从一个邮筒到下一个邮筒,不断地行走和思考,最后,他决定用徒步行走的方式去看奎妮,希望用信念的力量激励奎妮和癌症抗争,而去延长、挽救她的生命。他横跨整个英格兰,历时87天,行走627英里,一个人的跋涉,一个人的行旅,一个人的朝圣,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儿,看到了不同景色和风光,饱尝了孤独、艰辛、痛苦、欢乐,种种活着的滋味,细腻的生命感悟,充盈的人生哲思,呈现在生存中,发生在真实里,一个生命行旅的“现场”,鲜活生动。

这般的“现场”,很引人思忖:一个关乎活着的“现场”,其间的多种滋味,到底如何?肉体、思虑、爱恨、生死,因何得以安顿?

最先说起的——“信念”,一个极有意味的词。

就像哈罗德·弗莱的思考:“他发现当一个人与熟悉的生活疏离,成为一个过客,陌生的事物都会被赋予新的意义。明白这一点,保持真我,诚实地做一个哈罗德而不是扮演成其他任何人,就变得更加重要。”

少一点儿理性,多一点儿信念!

这些之外,还有更多的五味杂陈。

不久,跟随他的小狗不见了,他惊慌地回头寻找,费了很多的辛苦,在一个巴士站,看见小狗趴在一个年轻女孩脚边,当巴士来了,小狗跟着她上了车。

他们仨,彼此没有回头,没有挥手。

四季循环着走,日子一天天地悄然过去。

然后,遗忘。或是,想起。

最后一段旅程是最艰辛的。

它多像人生晚境,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要饱尝失去了一切的寂寞以及病痛的煎熬。最后,连生命也要没有了,很无奈,很无助,很孤独,很痛苦,人生活到了病苦、衰败、朽老的境地,还有什么?还要什么?就只能靠一点儿信念,就只能靠一点儿精气,撑着时日,唯一的,就是让心魂安妥一些了。

尘世上,生死之间,繁复和喧嚣无处不在,不做别人的跟随者,不被跟随者扰动,就一个人静默,就一个人思考,就一个人悲戚,就一个人欢乐,就一个人行走,会很好的。

在掩卷的一刻,哈罗德·弗莱的行旅,却还在我心里继续,他步履蹒跚,走向了远方。

(作者单位:黑龙江双矿集团新安辅业)

猜你喜欢

行旅跟随者哈罗德
论汉代述行赋的情景关系布排——兼析其对六朝行旅文学的影响
《一个人的朝圣》:在路上,重拾遗失的美好
方云作品赏析
哈罗德的帽子
生活中的爱与宽容
月度游记
由城市台的“跟随者”到县域“三农”媒体的 “领导者”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
—— 瓮福集团PPA项目成为搅动市场的“鲶鱼”
跟随者
从没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