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创新引领治国理政新理念和新实践

2017-08-11文丨杨建义

遵义 2017年1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道路制度

文丨 杨建义

用创新引领治国理政新理念和新实践

文丨 杨建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四个自信”时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在众多令人信服的理由中,创新无疑具有更加深层的价值。它不仅是治国理政的理念,也是开创新局的实践,更是凝聚在共产党人身上的优秀品格。

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道路更加宽广。

道路就是方向,路正才能行远,才能从容和自信。“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在风雨如磐的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找到一条救国之路不懈探索而终不得方向。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给探索中的中国带来了曙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沿着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并紧紧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推进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既不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也不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再版之路,而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充满活力,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而且富起来、强起来了,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历史已经证明了道路的正确,今天正在书写道路的魅力,生机预示着道路未来的美好。这条标识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的探索,就是典型的创新结果。可以说,中国道路向世界表明,一个近百年来受列强压迫和侵略的民族,一个曾经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民族,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与自己民族特点相符合的制度和发展道路,走上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创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活力。

理论是对规律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改变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条主线,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始终不渝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智慧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灵活运用和生动展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的创新活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创新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最大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都是以保障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的,使我们党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凭借这一政治优势,我们党能够及时回应人民的强烈期盼,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百姓在不断增强的获得感中坚定自信。

创新推动了中国社会实践发展,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蛟龙”入海、“天宫”上天、“墨子”遨游、C919首飞、“复兴”飞驰、“华龙”落地……创新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使中国赶上了时代,使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规划,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同。

创新推进了党的自身建设,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也是制度的最大优势。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应该推进到什么阶段。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不断推出新举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其常态化制度化等持续深化。制度建设不断推陈出新,《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相继出台。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正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建设,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正是创新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道路制度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某些单位的制度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