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研究

2017-08-11林治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世界纪录比例距离

林治强



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研究

林治强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近3届世锦赛优秀三级跳远动员决赛中不同跳次的三跳距离和比例进行分析,探讨当今世界优秀选手三跳的距离和比例特点,以便为国内优秀选手的技术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发现:目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距离和比例分别为6.18m-5.14m-5.90m和35.78%-29.78%-34.07%,女子选手分别为5.29m-4.11m-4.95m和36.65 %-28.52 %-34.24 %,整体上呈现高跳型技术发展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女性运动员中更为明显;男性运动员虽然也呈现出高跳型的整体发展趋势,但好成绩以及接近世界纪录跳次的成绩均为平跳型风格。虽然不同运动员技术风格不同,但技术风格应以速度利用最佳化有依据,不同技术风格应服从于速度利用合理化原则,在技术风格合理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技术风格。

三级跳远;三跳比例;世界优秀

1 前言

三级跳远是田径运动中开展较为普遍的田赛项目,是对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的极致体现,由于技术要求高、动作难度大和对身体素质要求高等原因,在高水平竞技当中在身体素质指标相当的情况下,谁具备更佳、更合理的三级跳远技术,那么谁取胜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目前关于三级跳远的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助跑技术、三跳比例和手臂摆动动作对身体动量的影响等3个主要方向,以笔者多年以来的训练实践经验以及科研团队研究热点来看,笔者认为在运动员具备相当的助跑速度后,三跳的比例的合理性对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具有举足轻重额作用,因此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阶段三跳的比例进行分析,探究世界级优秀选手三跳比例发展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向,以便为国内优秀选手的技术完善、优化以及身体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9年柏林世锦赛、2011年大邱世锦赛和2015年北京世锦赛男、女子三级跳远项目决赛中前8名运动员,共计117次试跳中,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3跳的距离和3跳的比例以及不同竞技水平运动员3跳比例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等搜索引擎,以“三级跳远技术”和“三跳比例”为关键词和筛选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和筛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撑和参照。另外,本文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均源自国际田联官网的文献研究板块数据参数(主要为赛事举办地相关田径协会、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大学联合研究并已经公布的研究成果。)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9.0对整理收集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进行描述性统计、频数分析、众数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以便为后续的论述和分析提供数理参考。

3 结果与分析

3.1 三级跳三跳比例的界定和研究状况

图1 三级跳远三跳距离示意图

三级跳远的实际距离是由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3次连续跳跃的距离之和,其中跳跃的官方成绩为去除踏板瞬间由于踏板误差而造成的距离损失后的距离,而在进行三跳比例的计算时,则是以运动员实际跳跃距离为准,并进行每次踏跳的比例换算。

即:单脚跳比例=单脚跳距离/实际跳跃距离×100

跨步跳比例=跨步跳距离/实际跳跃距离×100

跳跃比例=跳跃距离/实际跳跃距离×100

3.2 关于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研究

三级跳远是由连续的三次跳跃构成,顺序依次为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自该项目列入奥运会项目以来,曾出现过不同风格的跳跃技术,即高跳型(第一跳单脚跳)、平跳型(第三跳跳跃)和均衡型,不同风格的主要区别在于三跳中能量的分配和利用,例如:高跳型运动员单脚跳幅度较大、腾空高度较高,并且第一跳距离较远;平跳型主要体现在跳跃上,最后一跳距离最远;平跳型则是每一跳的比例均适中。不同类型的跳跃风格均创造过较好的成绩。例如在1972年以前,世界纪录多由高跳型和平跳型选手创造,而最近的世界纪录则是平跳型选手创造。Victor Saneyev在1972年创造的17.44 m的世界纪录是最后一个高跳型风格的世界纪录;1975年平跳型风格的Joao Carlos de Oliveira创造了17.89 m的世界纪录,他用该种风格大幅度的提高了世界纪录,随后Willie Banks和Jonathan Edwards先后在1985年和1995年创造17.97 m和18.29 m的世界纪录,这两位选手也均是平跳型的技术风格。

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男子三级跳远的合理比例依次为35%:29%:36%,女子三级跳远合理比例依次为36%:28%:36%。国家体科所苑廷刚等人在对北京奥运会男子三级跳远决赛前12名运动员的技术统计中,三跳距离依次为6.14±0.34 m、4.97±0.33 m和5.82±0.40 m,比例依次为36.29±1.81%、29.35±1.73%和34.36±2.12%,三跳距离与比赛成绩相关系数依次为0.44(P<0.01)、0.46(P<0.01)和0.45(P<0.01),三跳距离和成绩之间为中度相关。而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12名运动员三跳距离平均值依次为5.40±0.20 m、4.18±0.27 m和5.10±0.29 m,比例依次为36.80%±1.34%、 28.47%±1.56%和34.74%±1.50%。在对不同成绩运动员三跳比例的分析中发现,三跳比例有随成绩的提升而发生变化的趋势,如:平均成绩为17.58±0.06 m的男运动员三跳距离平均值分别为6.45±0.21 m、5.26±0.23 m和5.89±0.10 m,所占比例分别为36.55%±1.22%、 29.93%±1.29%和33.53%±0.62%,可见成绩在17.50 m以上的运动员加大了第二跳的距离,降低了第三跳比例。而成绩为17.00~17.50 m之间的男子运动员三跳比例为36.29%: 29.43%:34.27%,成绩为16.50~16.99 m之间的比例为36.29%:28.65%:35.05%。

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在15.0m以上的三跳距离平均值分别为5.50±0.18 m、4.34±0.18 m和5.30±0.18 m,所占比例为36.34%±1.08%、 28.68%± 1.23%和35.00%±1.07%。整体上成绩在15.00m以上的女子运动员,降低了第一跳的比例,加大了第三跳的距离。成绩为14.50~14.99 m之间的三跳比例为36.72%:28.43%:34.85%。

表1 北京奥运会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

3.3 目前世界优秀选手三跳比例状况分析

表2 本研究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整体情况(n=54)

由表2可知,本研究中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与前人研究较为接近,三跳比例均值分别为35.78%、29.78%和34.07%,并且在所研究的54次跳次中,三跳比例中出现频次相对较多的三跳比例依次为37%、30%和34%,也就是说整体上现代选手出现了以单脚跳为主导的高跳型技术风格趋向。成绩在17.50 m以上的13次跳次中三跳比例依次为35.62%、30%和34.23%,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近两年来,唯一一次成绩超过18.00 m和接近世界纪录的就是北京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Taylor创造的18.21 m(其实际成绩为18.33 m),其三跳比例与目前多数选手不同,分别为33%、32%和35%,跳跃的比例提高,属于典型的平跳型技术,这也与绝大多数的世界纪录创造者的技术风格一致。

表3 本研究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整体情况(n=63)

由表3可知,本研究中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比例分别为36.65%、28.52%和34.24%,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也就是说女子选手绝大多数以高跳型技术为主,即:第一跳的距离和比例较大。在女运动员中,三跳比例出现频次较多的比例依次为:36%、27%和34%,是典型的高跳型技术风格。

所研究的女性选手中,成绩在14.90 m以上的仅有3名,成绩分别为14.95 m、14.94 m和14.90 m,三跳比例分别为37%:27%:37%、38%:28%:34%和38%、28%:34%,除了14.95 m选手第一跳和第三跳比例较为接近,近似平跳型以外,剩余2名选手均为高跳型,也进一步说明女性选手中,高跳型技术趋势更为明显,在高水平选手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3.4 三跳距离与成绩关系分析

表4 三跳距离与实际成绩相关系数

在男运动员三跳距离与成绩进行的相关性关系分析中(n=54),单脚跳、跨步跳和跳跃距离与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13(p<0.01)、0.420(p<0.01)和0.618(p<0.01),其中跳跃距离与跳跃成绩的相关性最大,但实际上跳跃距离在跳跃距离中所占比例较小,也进一步说明跳跃在三跳中的重要性。

在三跳距离与成绩的关系上,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较为相似(n=63),三跳与跳跃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4(p<0.01)、0.406(p<0.01)和0.601(p<0.01),跳跃距离与成绩的相关性较高。

在对整体进行的相关性分析中(n=117),三跳与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p<0.01)、0.896(p<0.01)和0.887(p<0.01),与男女运动员的相关性不同,整体分析中单脚跳与成绩的相关系数最高r=0.904,在三跳的相关系数中所占比例最大。表明整体上绝大多数选手以高跳型为主,但是在男女项目中,跳跃距离对最终成绩的影响最大,也是男女运动员需要加强和提高的。

4 小结

目前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距离和比例分别为6.18 m-5.14m-5.90m和35.78%-29.78%-34.07%,女子选手分别为5.29m-4.11m-4.95m和36.65%-28.52%-34.24%,整体上呈现高跳型技术发展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在女性运动员中更为明显;男性运动员虽然也呈现出高跳型的整体发展趋势,但好成绩以及接近世界纪录跳次的成绩均为平跳型风格。

虽然不同运动员技术风格不同,但技术风格应以速度利用最佳化有依据,不同技术风格应服从于速度利用合理化原则,在技术风格合理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技术风格。

[1] 文超. 中国田径运动百年[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2] 苑廷刚,李爱东,李汀,李厚林. 从第29届奥运会看踏板精度和三跳比例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 体育科学,2010,(09):55-65.

[3] 于冰. 跳跃最长的水平距离-三级跳远的技术优化[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1996:3.

[4] 郭元奇,赵芳,刘英杰. 三级跳远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04):567-568.

[5] JARMO PERTTUNEN ,etc. Biomechanical loading in the triple jump [J].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 2000, 18, 363-370.

Research on the 3 Take-off Proportion of World Elite Triple Jumpers

Lin Zhiqiang

By using literature and mathematic statistic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each take-off distance and proportion of elite jumpers in the latest 3 World Championship finals,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the take-off and proportion,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domestic elite jumpers’ skill training.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3 take-off distance distributes are 6.18m-5.14m-5.90m for male and 5.29m-4.11m-4.95m for female,, while the proportion distribution is 35.78 %-29.78 %-34.07 % for male and 36.65 %-28.52 %-34.24 % for female. The skill development trends are high jump type generally, which is more obvious among female athletes. For male athletes, although follows the same trends of high jump type, most of the best jumpers belong to plat jump style. Different jumpers are in different styles, however, since speed utilization is the key, the choose of skill style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 speed utilization.

triple jump; 3 take-off proportion; world elite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科研水平提高定额-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类)(项目编号:PXM2017_014206_000017)资助

林治强(1959-),男,山东济南人,高级教练,专科,研究方向:运动训练教育学。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北京 100763 Track and Field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Beijing 100763, China.

G823.4

A

1005-0256(2017)08-0006-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8.003

猜你喜欢

世界纪录比例距离
中国高铁再创世界纪录
姐妹花用歌声创世界纪录
人体比例知多少
距离美
刘湘打破世界纪录
用比例解几何竞赛题
猫星人处处都是黄金比例
爱的距离
距离有多远
九项神奇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