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智能装备产业的江西思路
2017-08-11季凯文
◎季凯文
做大做强智能装备产业的江西思路
◎季凯文
江西智能装备产业虽取得一定进展,部分领域实现了局部突破,但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较弱。为此,江西应根据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趋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实施“强链、扩链、补链”工程,突出协同创新、成套集成、示范应用“三位一体”,优化“一核、两区、多基地”的发展布局,强化骨干企业、高端人才、配套环境支撑,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尽快做大做强。
智能装备产业;江西;制造业
随着《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标志着智能制造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先进制造技术、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智能装备产业代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现今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西经济欠发达,归根到底是工业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兄弟省份有差距,归根到底是工业发展水平有差距。今后几年被认为是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期”,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既是江西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也是缩小其与先进省份发展差距、打好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主动仗”的战略选择。
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西主动对接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以及智能装备制造技术,智能装备产业初具规模。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江西智能装备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不足,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较弱。
1.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目前,江西智能装备产业主要涉及数控机床、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智能专用设备等领域的部分环节,多数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而附加值较高的智能成套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可穿戴设备以及3D打印等领域基础薄弱,造成产业整体规模偏小。2016年,全省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为150亿元,位列中部地区倒数第二位,特别是机器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不到1亿元。
2.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不足,系统集成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缺少高端复合型人才以及支撑企业创新的孵化器、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全省智能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芯片、传感器、伺服电机与测控元器件等关键核心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多数企业以组装和集成模式为主。少数企业虽拥有部分核心技术和相应产品,但稳定性、精度不高,市场认可度不高,导致自主品牌产品不能尽快投入市场。
3.大型骨干企业偏少,专业性产业园区建设滞后
倡得岭南第一春 赵晓苏/绘
江西现有智能装备企业80余家,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总体竞争力不强,且多数是从传统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发展而来,技术积累薄弱,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企业。在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100强中,仅有江铜集团、江铃集团两家企业入选。同时,现有智能装备企业零散分布在各类产业园区中,专业性产业园区建设滞后,仅南昌高新区规划建设了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园。
4.企业融资渠道较窄,智能装备应用不够广泛
一方面,智能装备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应用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江西智能装备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它们既缺乏相关的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风险投资,也缺乏抵押、评估等专业的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故企业现有融资渠道较窄。另一方面,省内多数企业由于其产品在精密度、稳定性等指标方面要求不高,自主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意愿不强,部分企业虽有更换智能装备的需求,但无力承担相应的成本,导致智能装备应用不够广泛。
对策建议
根据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趋势,江西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集聚各类资源要素,引导产业链整合、配套分工和价值提升,尽快形成智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强链、扩链、补链”工程,突破智能装备产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1)做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高精度复合数控金切机床、大型数控成型冲压设备等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加快发展石化、钢铁、有色、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建材和纺织服装等领域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应用于装配、焊接、喷涂、搬运、包装和打磨等环节的工业机器人。
(2)做大智能交通设备、智能环保设备和智能电网。大力发展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轨道检测设备和智能停车场系统。发挥节能环保产业特色,大力发展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余压余热利用领域的智能环保设备。面向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加强研发高灵敏度、高适应性、高可靠性的智能仪器仪表。大力发展中低压成套设备、智能型箱式变压站、智能型户外缆化设备及特种变压器远程运维系统。
(3)培育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设备、3D打印和精密制造核心部件。开发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代步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和家政服务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具有规模商业应用的可穿戴产品及其他特种用途可穿戴产品。开发激光3D打印设备、医疗教育3D打印设备以及3D打印服务。积极发展高参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轴承、液压及气动元件等精密制造核心部件。
2.突出协同创新、成套集成、示范应用“三位一体”,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发展
(1)突破制约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将智能装备产业列入江西省科技创新优先支持领域,引导企业建立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线等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全面搭建企业研发平台。依托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集中力量推进数控系统、自动化控制、伺服驱动、无人直升机、新型传感器、精密制造核心部件以及数字化设计等领域技术取得突破。
(2)大力推进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及成套开发。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部分智能化专用装备领域,以整机制造(集成)企业为龙头,推进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到核心部件制造、控制软件开发,再到智能集成、推广应用的全产业链建设。对接石化、钢铁、有色、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建材及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依托用户需求,大力开发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
(3)大力推广应用智能装备产品。将智能装备产品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制订发布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品推荐目录,选择部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智能装备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加强省内智能装备产品供需对接,分阶段推进省内企业采用本地生产的智能装备进行改造,以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3.按照“一核、两区、多基地”规划布局,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化发展
(1)建设以南昌为核心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引领区。以建设南昌航空城国家级“两化”融合创新产业园为契机,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体,推动形成以高档数控机床、智能测控装置、集成智能装备、工业和服务型机器人以及3D打印等为代表的主导产品和产业,着力集聚一批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并发挥示范引领效应。
(2)构建以赣州、吉安为重点的特色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以军民融合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重点发展通用飞机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吉泰走廊为主体,以通用机床为基础,以专用数控机床为突破口,规划建设以数控机床为主的特色智能装备产业园区,打造全国知名的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3)推进一批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围绕工业机器人、无人直升机、智能交通设备、智能环保设备、智能电网及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打造多个重点明确、特点突出、优势互补的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支持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4.强化骨干企业、高端人才、配套环境支撑,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做大做强
(1)尽快打造一批智能装备骨干企业。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等智能装备领域,推进与日本安川、瑞士ABB、德国库卡等世界500强智能装备企业以及武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沈阳新松、安徽埃夫特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对接。探索建立智能装备产业“飞地经济”模式,引进培育一批成套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和零部件制造龙头骨干企业。
(2)大力加强智能装备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智能装备产业发展需求,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智能控制系统和智能仪表等智能装备领域,加快引进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智能装备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等院校设立智能装备和机器人相关专业学科,支持骨干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3)加大对智能装备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尽快制定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规划产业布局与发展路径。设立智能装备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集成应用、重点企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智能制造相关战略、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专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等政策支持。
★本文系江西省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择优资助项目《去产能目标导向下江西“僵尸企业”识别与处置研究 》(编号:2016KY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发展改革研究院)
F403
: A
10.13561/j.cnki.zggqgl.2017.08.005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