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文学社的开发与利用

2017-08-10李培培

文学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学社隐性社团

李培培

内容摘要:语文隐性课程自研究开发以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被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和利用上存在不足等问题。为此如何挖掘并发挥其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素养和语文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仍为当今语文教师需要着力探索的问题。本文试以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文学社为契点,对语文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做一些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语文隐性课程 文学社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建构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突出强调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注重高职语文对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而文学社团活动可以说是语文课堂的延伸,是课堂之外的语文实践活动,成为了语文课堂与生活联系的桥梁。既为课堂之外的,则不在教学计划之内,文学社团活动又多在校内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显然,文学社团属于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文学社团由“文学”与“社团”两组词语构成,既说明了其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素养上的作用,也说明了其在培养学生语文职业能力上的作用。笔者试以本校墨鸢文学社为契点,来探讨其作为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所能发挥的作用。

一.墨鸢文学社概况

我校墨鸢文学社成立于2013年,虽很年轻,但通过4年的发展,已日益成熟,更以其独特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爱好文学的商贸青年。目前,墨鸢文学社拥有稳定社员50人,每年社团都会根据社团内部考核制度淘汰掉个别懒散、无组织纪律、滥竽充数的成员,与此同时也会不定期利用晚自习时间到各班去组织宣传,为社团纳入新鲜血液,将更多的真正爱好文学的同学纳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来。

墨鸢文学社自建立以来一直秉承“以笔墨为风,放飞青春之鸢”的社团宗旨,开设了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如定期举办征文活动,组织出版校刊《拓园》,策划主题文化交流會,编排舞台剧,邀请老师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等。当然也会通过联谊等方式积极与其他兄弟社团强强合作,进行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创新出更为新颖、妙趣横生且有意义的文学活动。多种形式的文学活动,活跃了社团文学气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文学活动的开展当然也离不开一群热心、负责任的老师,我校基础教学部语文组的部分老师长期给予社团活动以指导,不定期开设专题文学讲座,担任活动评委,见证并促成了墨鸢文学社由稚嫩走向成熟,一步一步稳中求进,日臻完善。

二.校内动态语文课程文学社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鉴赏能力,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1]而高职语文教育因其职业化的背景,更突出了其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现有的高职语文教材虽增加了口语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应用文写作版块,但课堂的主体部分仍是对于文本的学习,且课后的活动准备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与约束力,活动成果参差不齐。为弥补语文课堂的不足以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职业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课外延伸,实践性应用性更强的校内动态语文课程文学社,理应受到重视并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那如何开发与利用这一语文隐性课程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从学情出发,紧密联系语文课堂

我校是一所综合类的省属专科高校,学校既开设了偏向于文科的专业,如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也开设了偏向于理工科的专业,如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面对不同专业性质的学生,我们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开设出适宜于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学活动。偏文科专业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整体较高,有一定的文学基础,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倡导他们多参加文学性较强的文学活动,如举办读书交流节、各类征文活动,校刊的创办,通过这类活动,可以使学生发挥所长,获得自我认同感,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快乐的氛围中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组织编辑能力等。而理工类的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锻炼较多,而感性形象思维能力锻炼较少,[2]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觉得学习语文没用,对此,我们可以从其所学专业与语文学科的联系点出发,让他们在社团活动中认识到语文对其专业学习乃至将来工作的益处,使他们意识到语文学科所具备的强烈的工具性,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如组织一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专业知识,更需要用到学生的语文职业能力,如具体词句的斟酌,ppt之间的串联,演讲的口头表达,仪表仪态的展现,都和语文学科密切相关。当然,除了专业区分外,在举办文学社团活动时,我们还应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如性格、具体的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认知能力等,尽可能全方位掌握学生情况,找到适合学生的文学社团活动。

同时,墨鸢文学社还注意与语文教师、语文课堂的联系,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将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大语文的学习氛围,在锻炼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文形式的多样性,体会到语文的趣味性与实用性。例如墨鸢文学社会定期联系各年级语文老师,邀请语文老师推荐班级优秀作文,作为校刊稿件的来源,校刊的实名制,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另外,语文课本的实践活动板块可与文学社的文学活动互通,如江苏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六单元的“走上舞台”实践活动可与文学社的舞台剧表演《当时的我们》结合起来,通过单元的学习了解戏剧的相应知识,而知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学生自己拟写剧本《当时的我们》并加以表演,这不仅巩固了学生已学的知识,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舞台表现力,使学生更为开朗、自信。

2.丰富文学活动形式,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老师们普遍反映,虽高职语文教材单元版块,已增设了语文实践活动内容,重视起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施教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班级里不少同学懒于准备实践课内容,或者准备不足,草草了事,或者直接网上下载,套用现成的,台上同学讲得随意,台下同学也较漠然,台上台下缺乏互动性,不能引起共鸣,课堂气氛不活跃。此种现象的发生,原因之一即因现有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趣味性与创新性,难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此,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起文学社这一课外语文基地,让学生有更多发挥的空间,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例如课本应用文写作板块的书写书信,可以与墨鸢文学社的“时光慢递”活动结合起来,写一封致未来自己的信,约定两年后由专门人员将此刻写下的书信交还到自己手中,对比两年前后心境的变化,看看自己的目标是否实现等等。这样就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与一丝渴望与期待,大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事实反应活动很成功,学生态度明显认真很多,积极性也较高。文学社可以借鉴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加强语文的应用性,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还应发掘出更多有趣的文学活动。例如墨鸢文学社策划的“创意食堂菜谱”,“古扇题诗”,“以文会友”“走出校园、采风采访”等活动,都较有趣味,学生参与度较高,这样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运用、巩固并丰富自己的知识,亦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等。

3.提升教师资源水准,获取学校有效支持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阅历不深,缺乏相应的活动经验,且自制力不强,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约束,而语文老师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自己本身就得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语文老师要坚持第一时间获取本专业最新资源,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深入分析教育改革的内涵,借此创新出更多的活动内容与形式。要广阅书目,拓宽并充实自己的专业底蕴,对活动所涉及的知识,预先做一个全方位且深入的了解与思考,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提高指导的有效性,提升活动质量,确保活动效果。同时,还应在指导文学社活动及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探索语文课堂与文学社活动互补的有效方式,探索如何通过有效的文学社活动来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素养和语文职业能力。每一次活动有成功有失败,有亮点有不足,语文老师要不断汲取经验,反思成果,在总结中不断进步,也为下一次活动汲取了丰富的经验。

在职业性质的学校,语文学科已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有些职业学校甚至没有语文这门课程,取而代之的是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课程,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专业性课程的建设,而忽视了高职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上的重要作用。而文学社作为一个文学性较强、文学味较浓,与语文学科紧密相关的社团,在一定程度上亦受到了或大或小的忽视,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活动得不到学校的大力支持,活动经费极其有限,活动的空间也受到了较大约束。这就需要文学社做出成绩做出影响力,使学校认识到文学社在学生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使学校充分认识到文学社的位置,给予社团建设及活动必要的经费,推动社会活动的有效进行。

总之,作为校内动态语文隐性课程的文学社,与语文课堂是紧密相关的,应充分开发并利用好这一隐性课程,挖掘其在提升学生文化品位、文学素养和语文职业能力方面的作用。

注 释

[1]朱兴艳.《开展社团活动,提升语文素养》[J].课外语文,2014(5).

[2]蔡黎.《论高校校内隐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快利用》[D].2008(4)

(作者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社隐性社团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文学社怎么了
紫石花文学社简介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无题
社团少年
“意林中国知名中小学文学社联盟”正式启动
米歇尔.奥巴马与第一夫人的隐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