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田好手

2017-08-10丹尼尔·笛福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鲁滨逊种田稻穗

丹尼尔·笛福

现在,我已经掌握了雨季旱季的规律,并学会怎样区分它们,以便做相应的准备。

可我把这经验学到手,却付出了不小代价。下面,就是我最糟糕的一次机会实践。我曾收藏着几只大麦穗和几只稻穗,它们当初长出来时曾叫我大感惊诧。我估计大约有三十颗稻穗和二十颗麦穗。

于是我用木锹翻松一片地,又把地分成两块,播下了我的种子。但在播种时我突然想到,我不能把种子全部种进去,因为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于是我播下了三分之二的种子,每样儿剩了一小把。

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做是对的。因为种子播下之后便是旱季,由于没有雨水,土里缺少使种子发芽的水分,所以这次播下的种子一颗也没发芽。直到雨季再次来临之后才长出来,仿佛是刚刚播下的。

看到第一批种子没有发芽,我料定这是旱季的缘故。于是我努力去找一片湿地,作为我第二块试种田。我在新落成的茅舍附近翻出一片地来,将剩余的种子播下,恰在春分之前。接着是三、四月的雨水浇灌,这一批粮种竟然发芽了,而且收成颇佳。可由于剩下的种子不多,我又不敢一气种下,所以算起来总量不大。

这一次实验之后,我简直成了个有经验的老农民了。对播种的节气把握得很准,而且我还在研究一年能否种两季粮食,这样就可以有两次收成了。

……雨季有时长,有时短,主要决定于风向。当然,这不过是我大致的观察罢了。生活经验告诉我,淋雨会生病,我就在雨季到来之前贮备好足够的粮食,这样我就不必冒雨外出觅食。在雨季,我尽可能呆在家里,做些适于在家做的工作。

(节选自《鲁滨逊漂流记》,团结出版社2015年版)

赏析

先让我们来研究“鲁滨逊如何探究季节”这个问题。原书中写鲁滨逊第一次种植稻麦的时候,看到第一批种子没有发芽,他料定这是旱季的缘故,于是就找了一片湿地作为第二块试种田,接下来雨季也来了,种子长出来,他获得了好收成。这次“实验”,让他成为了“有经验的老农民”,也摸索出了荒岛上的季节规律。

对于鲁滨逊来说,探究季节规律是一种“实验”。既然是“实验”,那就应该是科学研究了。因而我們可以知道,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塑造执著、智慧的鲁滨逊形象,其实是在提炼和弘扬人类的科学精神和超越自然、超越自己的创造精神。正是这种感染力,使得小说令人有了作为人的骄傲和自信,有了奋进的力量。

而如果我们能顺着这个话题,再多读一些关于物候的文章,我们就会对鲁滨逊的经历有更为充实的感受,也会对鲁滨逊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鲁滨逊种田稻穗
一束稻穗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田园捡稻穗的岁月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80后农民工返乡种田致富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