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率与传播高峰之间的关系

2017-08-10张加昊

科学家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仿真模拟信息传播

张加昊

摘 要 为了探究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本文以解决复杂网络系统中传播量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动为切入点,通过建立UDK模型,推算出传播高峰Th与传播率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传播过程中不同传播率对图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以“中共中央将设立雄安新区”为主要模型参考依据,进而得出结论。并且附上不同传播率的具体计算对于图像的影响与本文利用公式所推论出来的进行比较,最后,验证本文结论的可行性。

关键词 UDK模型;传播动力学;信息传播;仿真模拟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7)12-0105-02

1 模型的设立

对于一件最基本的原创消息(信息事件且确保官方无误)在自媒体上发布时,本文对于研究对象——所有自媒体用户对于知晓该信息的用户以先后次序为标准划分种类,当时间出于t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三类:其一:在t时刻已经知晓该信息并且愿意而且正在将该信息传播给其他的人,用D表示;其二:在t时刻已经知晓该信息但是并没有意愿去告诉他人该事件也就是研究意义上的(传播中止者),用K表示;第三类:不知情者,用U表示。即没有通过任何渠道知晓该信息或者没有意愿去知晓该信息。

2 建立UDK模型进行信息传播模拟

其中,第一个表示未知情人减少的速率,第二个方程表示知情传播者的变化率,第三个方程表示得是传播中止者增加的速率。上述变量D(t)、U(t)、K(t)用来表示在t时刻三类人占总用户数量N的比例,为每一个知情消息传播者传播该信息给他人的概率,为知情传播者转换为传播中止者的比例。

3 预测传播高峰

传播高峰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信息传播速度变化的最快时期,同时知情传播者数量上升也会达到最快时期,即D(t)达到最大值的时刻。通过对上式进行求解,我们得到:当U(t)达到最大值,与之对应的时刻就是传播高峰Th,所以取时,D(t)达到最大值,与之对应的时刻就是传播高峰期Th,即:

从的表达式中很容易看出与传播率成反比,如果传播率越小,那么传播高峰就越大,也意味着传播高峰来的越晚;相反如果传播率越大,那么传播高峰来的就越早。同理也可以分析得出Th与D(t0)的关系。

首先,假定新事件初始传播率为,那么当新消息发布后,会对之前的消息发生覆盖传播使得新的传播率,所以,本文通过对传播覆盖函数k进行假设,从而得出结论进行验证该模型的提出是否合理,运行时是否有效。在绘制图纸时连续假设四个K值,进而得到四个不同的值。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4 结论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如果传播率越小,那么传播高峰Th就越大,也意味着传播高峰来的越晚;相反如果传播率越大,那么传播高峰来的就越早。在实际应用中,该数学模型还有待改进,不过对于基础的数学研究该模型已经能够解决理想情况下各种信息传播过程,在之后的拓展过程中对于新的因素产生还会继续加强研究。对于信息的传播,该类研究适用于网络自媒体时代。网络时代千变万化,学生应当了解技术发展走向,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挺,丁效,赵森栋,等.基于社会媒体的预测技术[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5,11(3):26-33.

[2]李栋,徐志明,李生,等.在线社会网络中信息扩散[J].计算机学报,2014,37(1):189-206.

[3]易成岐,鮑媛媛,薛一波,等.新浪微博的大规模信息传播规律研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3,7(6):551-561.

猜你喜欢

仿真模拟信息传播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混合拉延筋对DP780覆盖件成形回弹影响研究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