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教育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应用
2017-08-10何绍
何绍
【摘 要】本文针对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弊端,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建立教赛的教学形式、开展角色扮演、建立有效的分级评价制度三方面论述竞技教育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竞技体育 教赛 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B-0161-02
长期以来高中体育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采取一种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忽略了多种体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为了改变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弊端,本文提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竞技教育模式。所谓竞技教育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伙伴合作、互助学习的教学方法,以及角色扮演、固定分组的组织形式,给不同层次、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竞技体育活动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
一、建立教赛的教学形式
竞技体育的一个很强的特征,就是通过比赛追求结果的达成。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由于竞技比赛需要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开展。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竞技体育的教赛教学形式。教赛教学形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学比赛。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效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比赛。通过分层次、阶段性的教学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学习体育技术。
由于竞技体育对技能要求比较高,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有限,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以很难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快乐。为此,体育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心理素质状况,设计一些小目标,让学生在竞技比赛的过程中完成小目标。设定一个个小目标,可以让学生一步步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慢慢突破体育运动的难度,达到全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目的。
如教师在讲授篮球这一类大球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教赛的形式来开展。篮球技术比较复杂,学生觉得比较枯燥,也比较难全部掌握。教师可以借用教赛的形式,根据篮球教学内容,以一个个小规模的比赛活动开展教学活动。篮球教学有投篮技术、传球技术、运球技术、射篮技术等。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投篮比赛、运球比赛、传球比赛、投篮比赛……比一比哪个学生投篮命中率最高、运球技术最好、传球及投篮最精准……在比赛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竞赛体育追求胜利的乐趣,享受比赛的快乐感。同时,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也掌握了相应的篮球投篮技术、运球技术、传球技术……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篮球知识,掌握了篮球运动技能,也培养了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了身体素质,有效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开展角色扮演,全面提高体育技能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如果开展一项难度适中的活动,参与人都能享受快乐的感觉。高中生由于受人生经历、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在身体素质、技能储备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了让学生都能够全面学习体育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教学的难度,实行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全面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借竞技体育项目的规则,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开展竞技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每个小组根据组员的意愿与爱好,选择队长、队员、教练等角色,派出代表参加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习体育技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有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如在教授足球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出队长、队员、教练等,教师做裁判员,然后组织足球赛。可以模仿专业足球赛的赛季形式,以淘汰赛、选拔赛、循环赛的方式选拔出最终的冠军,对胜利的小组给予奖励,并且评出比赛中的最佳守门员、最佳后卫、最佳射手等。最后,教师对学生比赛情况进行点评,包括战术、团队配合、技巧等方面。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竞技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在,感受比赛胜利与失败的心情,体验真实足球比赛的氛围与比赛结果对自己的真正意义。最终获得胜利的冠军,还可以登上领奖台体验成功的幸福,进而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在角色扮演的竞技教育模式中,学生通过担任运动员、教练员、替补队员、裁判员等角色,学习了竞技体育比赛的公开、公正、公平等理念,体会了一般运动队的日常管理过程,全身心体验到了竞技行为的价值,从而领会竞技体育文化精髓:公平、竞争、胜利。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面掌握了足球运动的各种技能与知识,激发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终身爱好,从而有效提高足球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分级评价制度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能检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情况(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61页)展开全面评估,有助于学习技能的提高。竞技教学提倡的是一种多元化、团队互助的教学方式,所以应该建立分级评价制度。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应根据每一个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开展分级评价,即评价模式上不能采用统一标准,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真正检测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在评价形式上,可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此外,与常规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同,竞技教育模式的评价模式不是单一地评价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更应该包括学生的战术安排能力、组织能力、全面观看技能比赛的能力、组织比赛能力、情感价值观等综合能力。在评价方式上,既要有终结性评价,也要有过程性评价。通过竞技教育模式,可以对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准确的、全面的评价,并且促使学生形成一种优良的终身体育习惯。
如在评价小组篮球比赛情况时,有些学生身体比较强硬,在比赛当中锋,发挥了主力的作用;有些学生当了控球后卫,虽然不是决定比赛最终胜负的角色,但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配合作用。所以,教师在评价上,既要有终结性评价,表扬当主力学生的成绩;也要有过程性评价,表扬配合比较好的学生,这样才能体现公平,不会挫败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在上一次比赛的表现情况,展开评价。通过这一种分级评价模式与终结性、过程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能检测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情况,也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的事情,需要整个团队的密切配合,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在羽毛球双打比赛结束之后,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好,在双打比赛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另一个学生身体素质不好,但是配合比较好。当这一队输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对结果一概否认,对失败队伍中配合比较成功的学生所体现出的优秀技能,应该给予重點表扬。同时也告诉学生,竞技比赛中比较强调配合,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样通过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竞技教育模式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故符合素质教育精神,非常值得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海权,季 浏,汪晓赞,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契约学习法的实验研究——以上海市培明中学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