旮旯山村的脱贫致富路
2017-08-10
竹随青山秀,湖同日月长。海拔921米,重峦叠嶂、青秀妩媚,绿水长流、弛而不息,白云朵朵、漂浮天宇,这就是一条蜿蜒盘旋11.2公里山路通往的曾居住着168户792人的天心镇偏远旮旯村——竹湖。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竹湖村着眼长远,因地制宜,落实移民扶贫、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就业扶贫、旅游扶贫措施,开辟了一条旮旯山村脱贫致富路。
一、搬迁移民建新房
为摆脱深山旮旯就医就学难、就地脱贫难的困境,镇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整合和政策支持力度,先后规划建设了和新社区、千村社区、岽坑圩坝上等4个集中移民安置点,有序引导贫困户搬迁转移,实现了分散向集中、村庄向社区的转变,促进了扶贫开发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融合联动。目前,全村搬迁移民91户562人,其中移居天心圩19户120人、岽坑圩16户120人、版石圩50户283人、欣山镇6户39人。同时,会同就业保障、农技等部门加大对移民搬迁户壮劳力的技能培训,先后举办电车、电工、泥工木匠培训20期,培训贫困劳动力520余人次,帮助363人在县城和版石工业园等上岗就业。2015年,紧抓移民搬迁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双重补助的优惠政策,认真帮助8户旮旯贫困户34人进行搬迁移民。
二、利用山地搞种养
竹湖村总面积24.3㎞?,其中山地面积23.7㎞?,耕地面积0.6㎞?。近年来,随着移民搬迁户的增加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长,村内大量山田荒芜,竹湖村民结合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和气候环境,把放牧型肉牛养殖、自然态水产养殖、无公害农作物种植等生态种养纳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范围,初步实现了生态种养的规模化、规范化,进一步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全村共有黄牛380多头,涉及农户38户,其中规模黄牛养殖户4户;泥鳅、黄鳝等天然放养水面20余亩;无公害水稻38余亩、香芋10余亩。
三、修好道路通农场
2007年,岽坑圩至竹湖11.2公里通村公路在镇村两级、上级交通部门以及竹湖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得到硬化;2014年,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三送”工作期间,在县委主要领导的亲自关心下,新修了竹湖至蔡坊黄地15.3公里公路,至此,“天心-竹湖-蔡坊-县城”环形道路全面贯通,彻底破解了该村地处旮旯死角这一瓶颈。道路的贯通、电压的提升、通讯的增强、网络的覆盖,外加得天独厚的自然,村民们兴办了一批生态型家庭农场,逐步走向了脱贫致富。如外出返鄉农民工陈和洪等建起了雷州黑山羊养殖场,陈良才等建起了藏香猪养殖场,移民搬迁户唐文基回乡建起了天然泥鳅、黄鳝养殖场,罗永新建起了黄牛放牧场等等。
四、连接入社共同闯
“承竹湖岭峰紫气,竹林遍野,共筑乡村中共梦;纳灵山日月精华,牛羊成群,同绘民众兴业图”。为保障扶贫产业发展,共同提高抵御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能力,今年1月14日,以陈和洪为法定代表的竹湖村民共出资300万元,注册成立了以农产品种植、初加工、销售,水产养殖,造林、抚育管理等为主要业务范围的安远县大竹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至今,已有57户村民(其中扶贫户24户)以“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出资,合作社统一管理、销售”模式与合作社签订了劳动合同。目前,陈有胜等4户社员共计养殖雷州黑山羊430多头、藏香猪260多头,预计年内放养雷州黑山羊量可达2000头、藏香猪可达1500头。“合作社+农户+农场”的发展模式,正引领该村群众走上了通过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来脱贫致富的新路。
五、吸引游客来观光
在以合作社为龙头稳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村民们正在逐步探索野外烤全羊、旮旯香猪宴等特色美食;正在深度挖掘和融合金龟抓鱼,仙人石,一线天瀑布、屏障潭瀑布、田螺湖瀑布等瀑布群,到天湖、牛马崎岽、双乳峰、少乳峰、人形地等奇妙自然景观;正在结合电商优势,积极创设营销网络平台,共同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特色种养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着力形成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优,赏遍地牛羊百家灯火、品千味佳肴十里飘香的生态旅游区,从青山拥抱、流水润泽、风儿抚摩、佳肴伺候来吸引八方游客,不断汇聚社会力量反哺大竹湖生态发展,努力为旮旯山村脱贫致富,全面小康闯出路子、做出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