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谷文昌精神 筑牢环境生态线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情况汇报

2017-08-10东山县人民政府

福建林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林带防护林林地

文/东山县人民政府

弘扬谷文昌精神 筑牢环境生态线
——东山县沿海防护林建设情况汇报

文/东山县人民政府

东山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一直以来,东山历届县委、县政府传承谷文昌老书记生态理念,接好生态建设的“接力棒”。特别是近两年来,围绕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以沿海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覆盖全岛、功能多元的生态绿化网,努力建设海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年投入2.5亿元、造林绿化2万亩,“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比“十一五”提高了1.3%,相继荣获“国家生态县”称号,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估,成为全国143个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之一、全国首批12个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之一,全国十大美丽海岛评选位居第三,连续两年成为“全国深呼吸小城100佳”。主要做法有:

一、突出“四个强化”,打牢沿海防护林建设基础

(一)强化组织推动。坚持把以沿海防护林为重点的生态绿化体系建设作为全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列为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五大建设重点之一,每年向县人大报告实施情况和下一步工作;以县委全委会形式,通过生态建设“七个五”行动计划,进一步确定沿海防护林建设在全县生态网络的重要位置。2014年以来,制订并实施造林绿化“三年行动计划”,结合每年实际,进一步定任务分解,下发责任状,严格绩效考核,抓奖惩激励。

(二)强化规划引领。邀请国内顶级规划团队,着眼生态、防护、景观等功能相融合,高起点编制全岛绿地规划和林业利用规划,形成以“一带、二轴、四廊、九线、十三园”为主要内容的沿海防护林建设规划,绘就海岛绿化的新蓝图。

(三)强化投入机制。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确定每年投入5000万元、造林1万亩的投入建设机制,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带动“三个一点”,镇村配套落实一点、社会力量筹集投入一点、群众投工投劳支持一点,从而确保造林绿化资金足额投入到位。

(四)强化氛围营造。积极宣传造势,充分利用短信、广播、网络、新闻、专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生态绿化理念,报道全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引领干部群众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绿化新东山。调动全民参与,将每年“3.12”植树日,进一步拓展为植树月、植树季,县各套班子带头作表率,乡镇、部门确定造林责任片区、发动各村、农户充分利用抛荒地、低产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地开展非规划林地造林,营造农田林网,造浓全县动员、全民造林的氛围。

二、突破“四个瓶颈”,提升沿海防护林改造水平

(一)改善技术措施,突破风口造林瓶颈。针对东山岛每年七级风128天的不利因素,总结历年造林的经验,采用“大穴、大苗、大客土、大基肥”种植方法,基干林带改造全部采用两年生大袋苗。强化造林后管护措施,埋设自来水管和喷灌设备,在干旱季节,坚持每天喷灌两次,在入秋后,搭建防护林风障,以应对冬季海风,确保幼苗顺利“过冬”。由于措施到位,2014年5月份种植的木麻黄平均高度4~5米,成活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当年种树、当年成林的效果。

(二)实施退养还林,突破林带拓展瓶颈。一是“退建还绿”,出台《“五海”资源保护实施方案》,规定基干林带200米以内,严禁一切开发利用,对已建或在建旅游项目,靠海一侧林带要补齐;已批未建项目用地一律后移,今后基干林带200米以内不再审批项目用地,累计划定限建区11460亩。二是“拆后补绿”,加快东南沿海基干林带内各类养殖场、大排档综合整治步伐,2014年以来拆除各类违规侵占林地养殖场175场,大排档等违章建筑46场(座),腾出土地面积2962亩,新增绿化面积1931亩。

(三)优化林分结构,突破树种单一瓶颈。长期以来,东山沿海防护林树种比较单一,基本是木麻黄,由于种植时间较长,立地条件退化,在树种选择上面临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历经多年探索尝试,采用“木麻黄+绿化树”的沿海基干林带更新模式,即外缘种植木麻黄,防风固沙;内缘林窗套种各类景观树种,乔、灌、花、草相搭配,为基干林带护绿、增绿,既优化林分结构和品位,又实现物种多样化。这项做法被全省推广,福建电视台多次作报道,广东等地也前来参观学习。

(四)创新多元模式,突破造林用地瓶颈。一是“征”,即采用征地的形式解决县内主干道和县级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增排扩行的用地和部分林区防护林闭合用地问题。二是“租”,即采用租地的形式解决沙泥岸基干林带断带合拢营造基干林带、农田林网建设以及县内的镇村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增排扩行和溪岸两侧的造林用地问题,对集中连片种植面积5亩以上的,每年每亩租金600元,租期13年,一次性支付,并与农户签订合同,造林后交由林权单位管理,13年内不得砍伐。三是“补”,即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采用以补代租的形式,每亩补助农户100元,10年一次性支付,种植后的林木纳入非规划林地管理,农户不得砍伐或破坏林木,10年后收益归农户所有。2014年以来征地1097亩、租地230亩用于造林,并发动群众开展非规划林地造林建设农田林网110亩。

三、建设“四大板块”,推进沿海防护林全域覆盖

(一)基干林带。着眼构筑沿海第一道绿色屏障,两年来在马銮湾、金銮湾两个旅游核心海湾及部分断带地区,创新“木麻黄+绿化树种”改造模式,更新改造沿海防护林1732亩,当前,在2015年实施杏陈段3.8km泥岸基干林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16.8km新建泥岸基干林带建设和乌礁湾10.8km沙岸基干林带改造修复,力争3年左右实现全岛基干林带合拢闭合。

(二)绿色通道。坚持“路网建设到哪里,绿化就跟进到哪里”,围绕全县重点交通路网工程,提前预留景观绿化带,兼顾绿化、景观、休闲等多种功能,高品位推进西铜公路、疏港公路、西前公路、谷文昌大道、金銮景观大道等绿色通道建设,累计建设40多公里1900亩。

(三)农田林网。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模式,以陈城镇农民创业园为依托,带动全县农田林网建设,两年来新增农田林网30条,实现种植一条线,保护一大片的目标。

(四)山体育林。梳理全县400多座山体,推进封山育林、青山挂白整治等工作,封山育林60000亩,青山挂白、矿坑治理恢复植被造林2000多亩,让每座山体尽披绿装。

四、着力“四个从严”,加强沿海防护林管理防护

(一)实施从严。在完成生态造林规划的同时,要求每个片区的造林都要进行单体设计,都要由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论证和审批,特别是在海湾公园由旅游综合体业主承担造林绿化的区域,要求由具备绿化资质的项目单位承建,并遵循工程建设的规范要求,确定一定的管护移交期限,切实提高沿海防护林质量。

(二)管护从严。探索建立沿海防护林特殊保护、重点保护、一般保护三种管护类型,实行分级管理、分析养护,落实属地管理,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全县确定大片区15名护林员,进一步落实护林员巡查责任,落实日巡、周查、月汇报,确保违法征占用林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三)审核从严。在项目征用林地手续报批审核过程中,坚持生态公益林地“占一补一”原则,深入现场,规划核实,细致把关,积极引导建设项目不占或少占沿海防护林,对于部分临港建设项目确需占用沿海基干林带的,实行同区位、同地类占补平衡,坚决做到占用一块,补充一块,确保沿海防护林体系完整。

(四)打击从严。确定以金銮湾、马銮湾、屿南湾、南门湾和风动石-塔屿景区“四湾一区”为重点,专门成立“四湾一区”整治领导小组,结合“两违”整治,扎实“四湾一区”整治专项行动,打击旧环岛路两侧非法占用林地乱建养殖场违法行为,两年来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80起,其中刑事案件3起,处罚3人,有力打击顶风作案的违法分子,对杜绝侵占林地抢建养殖场起到良好震慑作用。

虽然全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离省市要求、对比先进地区还有一些差距,需要不断改进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拓展、提升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在新起点上建设美丽的生态旅游海岛、努力在环东山岛经济区域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供生态屏障和特色支撑!

责任编辑/丁 珌

猜你喜欢

林带防护林林地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
云南防护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
上海市郊沿海防护林防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