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玲华:从普通党员到十九大代表

2017-08-10逄润鹏

浙江共产党员 2017年8期
关键词:瓯海区缝纫机温州市

◎本刊记者 逄润鹏

宋玲华:从普通党员到十九大代表

◎本刊记者 逄润鹏

7月12日,入伏,温州骄阳似火。

与宋玲华的采访约在了午后,只因为她太忙,炎炎夏日也不例外。

“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浙江省五星级义工”、“温州市优秀巾帼志愿者”、“最美瓯海人”、“瓯海十大时代先锋”……

一长串的荣誉,意味着一系列的责任和为之付出的大量心血与时间。可谁能想到,这些荣誉的主人竟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人。

就在十天前,64岁的宋玲华又多了人生最浓重的一笔——中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她由此成为了温州市瓯海区历史上首位全国党代表。

干部可以退休,党员不能退休

“工作岗位可以退二线,党员不能退二线;干部可以退休,党员不能退休!”这句话宋玲华经常挂在嘴边。

2004年,52岁的宋玲华从温州市瓯海区政协退居二线,到瓯海老年大学参加声乐班,并作为领队带领瓯海晚晴合唱团去太原参加第七届全国老年合唱比赛,并捧回了金奖。这让她参加老年大学活动的热情更高了。

此外,宋玲华还热心于向街道社区宣传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2006年以来,宋玲华利用自己1976年结婚时父亲送的嫁妆——一台老式缝纫机和自己从布行里用三轮车运回的边角料制作了1.6万多个环保袋,无偿分给身边的人。儿子看母亲做得辛苦,提议为她买一台电动缝纫机,却被她拒绝了,理由是老式缝纫机可以用没必要买新的,再说做环保袋是为了环保,电动缝纫机费电,浪费资源。除了制作环保袋,宋玲华还经常到学校、社区开展知识讲座,普及环保知识。

与其他当选代表有所不同,宋玲华之前没有担任过任何一级党代表。得知自己被选举为十九大代表,她说:“退休多年还能得到这份信任,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大了,我会一如既往地做我该做的事。”这句话,让记者深刻感受到一位拥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新代表内心的笃定与从容。

热心慈善,只因不忘初心

熟悉宋玲华的人都知道,她出自普通家庭,夫妻靠退休金生活,儿子买房靠贷款,婆婆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人照料。

即便如此,靠平时省吃俭用,宋玲华积极投身慈善活动。碰到困难群众、重病儿童、残疾人、贫困生等弱势群体需要帮助时,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捐钱捐物,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一两千元,从没吝啬过。

宋玲华获“最美瓯海人”称号时,奖金有5000元,她收都没收直接转给瓯海区慈善总会设立“老宋微基金”;获“瓯海十大先锋”称号时,奖金有2000元,她也直接打入老干部慈善基金资助了贫困大学生。

近年来,宋玲华光是捐资助学助困就超过了17万元。可迄今为止,她的手机都是儿子淘汰的;最远的地方也就去过香港,还是参加一千多元的老年团,坐绿皮火车咣当咣当去的。后来,朋友再约她去台湾、去迪拜,都被拒绝了,因为她舍不得。然而,从汶川地震捐款到农村儿童助学再到白血病儿童救助等等,人们总能看到宋玲华热心的身影。

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宋玲华已经退休多年,但是谈起“五水共治”、“八八战略”、杭州G20、精准扶贫、“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这些热词,她都非常熟悉。宋玲华坦言,15岁知青下乡做过教师,在农村呆了5年。与那时相比,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瓯海区景山街道的“文化大使”,宋玲华每年主持五六十场公益慈善演出。她不忘初心,关注时事,就是想结合形势,借公益演出的平台宣传党的好政策、好声音。

宋玲华参加社区童心向党主题活动。

从宋大姐到宋妈妈,大爱有道

宋玲华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特别是失足少年的教育感化。2013年10月,温州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中心成立,她成为第一批“合适成年人”,像妈妈一样,担负起失足少年的帮教工作。为更好地对失足少年进行教育感化,瓯海区看守所、检察院、司法局、企业协会等部门还联合成立了“宋大姐帮教室”。

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被宋玲华发动起来参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帮教工作。每逢“三八”、“五四”、元旦等节日,他们都会组织帮教活动,送爱心、送温暖、送书籍、送法律。

林某是在温州打工的未成年人,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起诉审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按程序应当通知其父母、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到场,但小林父母早已离异,无法取得联系。宋玲华主动担任起小林的“合适成年人”的角色。

她了解到小林是因为年轻,被人煽动才犯罪的,其本质并不坏,如果被判刑,这孩子就毁了。宋玲华认为应该再给小林一次机会。几经努力,瓯海区检察院表示,鉴于小林未满十八周岁,又是初犯,未造成严重后果,只要他在半年帮教考察期内表现良好,将不予起诉。得知后,宋玲华开心地说:“自己的努力和爱心,换来孩子走上正途,特别有意义。”

让人欣慰的是,经过半年看守观察,小林表现优良,被取保候审。他激动地说:“在看守所,我以为人生就此完了。宋奶奶经常来鼓励我,给我买换洗衣服和棉被,比我奶奶还亲。”

近年来,温州有10多个像小林这样的失足少年,因为宋玲华的爱心帮教而重获“新生”,他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宋妈妈”。从“宋大姐”到“宋妈妈”,称谓的转换,饱含了孩子们无限的感恩。宋玲华表示,孩子们其实很善良,只是因为没有完整的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过早走向社会,才容易犯错。孩子出来后,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帮助他们,避免其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猜你喜欢

瓯海区缝纫机温州市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
老屋·缝纫机
上学校
瓯海区社区级邻里中心空间布局研究
“天”字歌
重庆筹建缝纫机博物馆
温州市瓯海区茶山第一小学
温州市瓯三垟灯具厂
温州市特色街创建 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