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2017-08-10薛天龙

运动 2017年9期
关键词:品格习惯核心

薛天龙

(辽宁省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辽宁 庄河 116403)

理论与方法探索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薛天龙

(辽宁省庄河市第四高级中学,辽宁 庄河 116403)

“学科素养”是继“核心素养”概念后,我国近几年新课程标准中新提出的一个概念。那么,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体育知识的传播者,体育教师该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呢?本文查阅了近百篇论文文献,主要简述体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定位、培养途径方法等问题。

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2015年10月,在清华附中举办的基础教育高峰论坛上,申继亮介绍,即将出台新的高中课程中将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课标的修订设计和完善工作。鉴于此,什么是核心素养、如何定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是怎样的、课堂表现如何、如何锻炼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本文要积极探讨的问题。

1 核心素养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21世纪初开始,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就已在国内外学者中掀起了研究浪潮。近年来国内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日益重视,其概念及内涵逐渐呈现出清晰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1.1 从素质到素养的关注

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素质是人性之本,能力之源。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公布,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从素质到素养关注度的逐渐转移,其主要根源在于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素养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义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者长期习得的。

1.2 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融入未来社会,才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对学生是最有用的东西。同时,刘恩山认为,核心素养提出后目标更明确,我们可以在这个结构框架内更明确定位学科教育。每个学科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更好发挥出学科课程的价值。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离开了学科教育,核心素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什么是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呢?经过查阅近百篇文献资料,综合各位学者见解,初步将其概括为:通过体育学科学习学生所能掌握与形成终身体育所需的、全面发展必备的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那么,不学生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有什么区分呢?从严格意义上看,核心素养框架内的3个主要维度,和其下的6个维度是相对固定的,各维度指标并不会因为学校的改变而发生较大改变,只是各个维度在各个学段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不同罢了。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解析

从图1可知,体育核心素养下属有3个一级指标,即体育情感与品格、运动能力与习惯和健康知识与行为。进而,每个一级指标又分化出6个二级指标,且每个二级指标都有其具体表现。

在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中,体育情感主要表现于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兴趣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内动力,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挥主观能动力的前提。体育品格主要指拼搏精神、体育道德、坚守体育规则、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等精神。

在运动能力与习惯维度中,运动能力可分两种,即基本运动能力(走、跑、跳、投等维持人体基本运动的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足球、篮球田径等竞技运动能力)。运动习惯是在拥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做基垫下,能够每周进行定量、定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并且所从事的体育项目是自己所热爱的,可以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

在健康知识与行为维度中,健康知识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健身的相关知识。例如,运动前要做热身准备,运动后应进行调整放排等;网球正手击球时要保证持拍手臂的前臂与大臂间夹角适中且肘关节固定,避免“网球肘”的发生。健康行为指从事体育运动中所进行对健康有利的行为,如不在人多车多的闹市里进行体育运动;运动后及时穿上保暖衣服保持体温。

3 体育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体育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表现分为学生原本表现和教师教育后的表现。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久性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在整个学年或一个学段内的长期培育而成。其培养具有长久性,减缓性的特征。然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如何表现,要具体做出哪些教学工作来培养体育核心素养呢?下面以庄河市四高中体育教研组教师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课堂观察、课后总结笔录为例,对体育核心素养进行分析。

3.1 学生体育情感与品格的表现和培养策略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情感主要体现在对体育的兴趣和态度等方面。例如,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业压力巨大,体育课无疑是一个放松压力、舒缓心情的最佳场所。因而,学生对体育课大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对体育运动更加热爱、更有参与的兴趣。相较于体育情感而言,体育品格则更表现于体育精神。其中良好的体育品格表现在团结协作、赞美同伴、责任意识等。例如,在足球过杆射门分组学习中,一名学生不小心将一个旗杆碰倒,他立即俯下身子将旗杆扶起摆正。这样看似细小的举动,都是表现了该学生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敢于担当的精神。这时候教师应予以表扬,在学生面前将此行为加以宣扬和提倡。相反,体育运动中也有不良的品格(起哄学生、违体犯规等)。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过程中,一方学生在对方上篮时进行言语挑衅干扰、运球时对对手恶意犯规等,这些情况一经发现,教师应立即予以制止,并予以批评。

在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品格呢?应该注意哪些呢?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品格。例如在“贴人”体育游戏中,针对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可开展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跨栏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花式跳大绳”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根据个体差异性原则,选择适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活动来培养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例如,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来说,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其体育兴趣更加有助于他们结交新朋友;对不善运动的女学生来说,培养其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3.2 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习惯的表现和培养策略

学生在体育上的运动能力如何,运动能力的高低是否会对运动习惯产生正影响呢?弄清这个问题,对教师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内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那么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根据笔者自身体育教学实践和观摩其他同仁体育课中发现,学生个体基本运动能力呈差异性特点。例如,在队列练习中,有些学生经常脚步走错或出现“顺拐”现象,有些学生不仅能准确踏准音乐节拍。奔跑能力亦是如此,在篮球运球折返跑中,有的在折返点能够迅速急停并折返加速启动,也有的无法完成两个完整来回的运球跑,坐在地上气喘吁吁,无力坚持。就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而言,在一节课、一个项目上判定其运动能力高低是不科学的。那些经常锻炼的学生总是能够表现出积极性、体能和技能方面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具有良好运动能力的学生更能形成锻炼习惯,或者说良好的锻炼习惯使他们拥有了较高的运动能力,这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

图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康佳体系

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是落实终身体育方针的重要前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设计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运动能力与习惯形成的速度和发展水平。在体育课堂中,我们发现,教师经常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形成运动习惯。比如,排球的行进间正面双手垫球和传球的教学中,可以分组练习(一人传球,另一人垫球),可以教师可以针对性的传给某一学生进行垫球,可以几人一组围成圆圈相互垫球和传球,用不同的练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加速跑课堂中,采用俯卧撑听哨声起立转身加速跑、原地高抬腿听哨声加速跑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奔跑速度。教师在设计教案时,需要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计划。形式丰富,重复练习,其基本运动能力会逐渐提高。同时,长期练习有利于运动习惯的养成。

3.3 学生健康知识与行为的表现和培养策略

培养学生的健康知识与行为其核心在于健身方法的科学性和健康行为的适宜性。学生拥有丰富的健康知识之后,才会做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因而健康知识储备量多少,决定着行为执行的对错,总体上会呈现正相关关系。健康行为的表现具有易显性,但健康知识却是不可观的,需要借助提问等形式方能知晓。比如,排球课上进行双手头上传球时,学生面对来球时,双手手指并拢弯曲,这一动作具有很大危险性,教师应予以指正,防止学生手指被球戳伤。又如,在跨栏跑教学中,个别学生进行反栏跨越,这一动作也具巨大危险性,教师应对此不利的健康行为加以制止。

学生学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传授,我们不但需要用合理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传授学生健康知识,还要让学生对知识加以利用,进而进行健康行为。当前体育课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健康教育。例如,在篮球课准备部分中教师大都带领学生进行热身练习,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但是热身活动是否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呢?每节热身操是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预防价值了呢?学生是否知道篮球运动中有哪些常见运动损伤、主观预防和应急措施呢?相信大多数教师仅仅是口头上提出注意安全,而事实上学生学到的健康知识和行为少之又少。因此,体育课上加强体育健康教育,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有利的健康行为不容忽视。

4 结 语

2016年9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在全国教学改革道路上,核心素养无疑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高考评价的风向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衍生概念,主要框架体系包括体育情感与性格、运动能力与习惯、体育健康知识与行为3个方面。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若是要切实落实体育核心素养体系,我们每一个学校、每一堂体育课、每一个家庭、每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要协同努力,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完成终身体育大业。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 1 ] http: //baike.baidu.com/link?url.

[ 2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Z ].1994(9).

[ 3 ] http: //baike.baidu.com/view/320600.htm.

[ 4 ] http: //www.xzbu.com/9/view-6180430. h tm.

[ 5 ] 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养[ J ].中国学校体育,2016(7).

[ 6 ] 陆秀云.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J ].体育师友,2016(5).

G807.3

:A

:1674-151X(2017)05-105-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9.052

投稿日期:2017-03-11

薛天龙,中学一级,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品格习惯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上课好习惯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