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研、产”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2017-08-09桑小昆

现代交际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双师教师队伍

桑小昆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学、研、产”为导向,通过培养校内、校外的“双师”教师,提升“双师”教师内涵水平。本文主要从什么是高职“双师”教师,如何培养高职“双师”教师,在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研、产”如何融入到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举措进行了阐述,总结以“学、研、产”为导向,加强高职“双师”建设的必要性,并为本地高职“双师”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学、研、产” 双师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85-02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提高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建设一支既能从事本专业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技能教学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当前紧要任务就是如何加快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特别是“双师”教师的建设与开发。

一、什么是高职“双师”教师

“双师”教师,业内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认为一种是“双职称”,需要教师同时获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和对应的职业资格证;另一种观点是“双素质”,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的水平,同时必须具备独自实践教学操作的能力。本人认为“双师”教师既要具备教授本专业理论课的能力,同时又要具备本专业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所教授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岗位任职经历等水平的综合性教师。归纳起来,就是具有“一高”“二全”“三优”“四证”特征的“一体化”教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教师。“一高”即“双师”教师首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二全”即“双师”教师不仅拥有专业理论授课能力,还需拥有专业技能时间教学指导能力,也就是说对于本专业要有全面的认识;“三优”是指“双师”教师具备优秀的理论课教学能力,还具有实验指导课、实践能力课等方面的优秀教育教学能力,同时还要有针对本专业的教研、科研、课程建设和开发等方面的优秀拓展能力,也就是说从基础到实践形成全面的、一贯的教学“优师”;“四证”是指“双师”教师需同时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证,教师资格证,对应的本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技能证、社会工作或企业工作的实践工作证明等。

二、如何培养高职“双师”教师

(一)对专任教师实行专业实践培训

(1)建立健全专任教师专业实践培训制度。为了更好地让教师全面投入到本专业的专业建设,每年组织一次校企联合座谈会,深层次加大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与沟通,共同研究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促进。规定专任教师每两年至少要有一到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环节和记录。让专任教师继续学习本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能力、新思路。

(2)加强专任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鼓励青年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可以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补助,逐步实现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的提升,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高科研的专业学科骨干人才。

(3)加强专任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安排专任教师到合作的行业、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学校首先要建立健全专任教师专业实践培训制度,定期安排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高校对本专业专任教师进行培训,传授实用的技能技巧和本专业前沿技术。同时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操作、岗位职能的实践工作,进一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改革动向,掌握本专业相关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等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课程中去,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高效的专业技能水平。

(4)加强教师教管能力、教法技能的培训。对于现在教师课堂与学生的教管能力、教法技能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定期安排优秀的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专家、教授对我们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心理、教管能力及教法技能综合性培训。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教管水平、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更加规范、更有效能。逐步打造师资队伍的全面的、终身的、可持续、良好的发展格局。

(5)实施“学、研、产”与高新信息技术的结合实践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技能水平、市场开拓研发水平、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以及本专业的个人素养推广提升能力。

(二)建立兼职教师队伍

积极引进相关企业、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并对专业教师进行传、帮、带。

(三)“双师”教师的激励机制

采取激励措施,赋予“双师”教师动力。“双师”教师可以拥有以下的优先权及奖励:

(1)在教师评优评先、推荐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派出进修学习、参观交流和比赛等方面享有优先权。(2)经学校认定为“双师”教师,在晋升高一级职称时,“双师”教师作为一项条件计入职称评定量化指标体系。(3)“双师”教师都可优先获取校内、校外课题经费,优先参加校内、校外的学术培训、教科研活动,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额外的科研经费。(4)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设雙师岗位津贴(特殊补贴),以浮动工资奖励形式,或到企业挂职锻炼每月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等方式。加大“双师”教师的福利待遇。

三、“学、研、产”如何融入到高职“双师”队伍建设

(一)建立“学、研、产”为导向的“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促成机制

(1)加大“双师”的“产”与“学”合作。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能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一线生产,搭建高效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不断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结合,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与企业新产品、新工艺、专利等方面结合,不断加强教师的理论教育教学与技能实践教育教学结合,不断加强“双管”育人,“双效”育人与创新创业结合。

(2)加大“双师”的“学”与“研”合作。加强教师的教研科研水平,从实践中提炼本专业的优秀的办学经验,深化本专业的专业理念,让专业的教育更贴近专业的发展,更加贴近一线的生产,从而创造出“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双师”教师建设氛围。

(3)加大“双师”的“研”与“用”合作。教师要能更好地参与一线的生产当中,让一线的生产通过科研得到升华和推广,把企业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新思路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当中,让教师充分体验到新技能带来的革新,培养教师良好的学教必研,学以致用的高技能水平。

(4)为了巩固“学、研、产”的成果,进一步激发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校教学能手、名师的资格认定、管理及奖励办法,逐步加大向开展“学、研、产”为导向的“双师”教师倾斜力度,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双师”队伍建设,既要靠教师自觉行动,更要靠制度保证。每个专业的办学基础差异很大,针对每个专业的“双师”师资认定也各有不同,通过建立“学、研、产”为导向的“双师”队伍建设的激励促进机制,可以更快地提高“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速度、建设质量水平,更加规范“双师”教师认定办法,保证“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全面开展。

(二)建立“学、研、产”为导向的“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战演练平台

“学、研、产”为导向的思路是高职院校加强“双师”队伍建设的前提,而反映“双师”队伍建设成效,就需要教师的实战演练平台。每个学校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优势专业和优秀教师,进行产业化的、实体化、专利成果转化、技术应用开发等服务项目,实现教师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同时教师也可以独立或团队承担企业项目,让教师更多地从事社会实践岗位工作,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先进设备和师资等各项优势资源,实施产、学、教、用的对接,使教师始终与行业、企业发展保持同步。

四、结语

以“学、研、产”为导向加强高职“双师”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研、产”的结合是培养教师“双师型”素质的优秀模式。近年来,以“学、研、产”为导向,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我校专业教师中50%符合“双师”教师的条件,30%教师取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取得这样的成果,不仅提高了我校“双师”教师队伍的高素质水平,突出了我校的高质量办学特色,校企合作的高效衔接能力,为我校和当地高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提供了可靠保障和高效的引导。

责任编辑:杨国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双师教师队伍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2018年全区新增“双师型”教师1107名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浅谈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