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2017-08-09喻佩良
喻佩良
诗圣杜甫有诗云:“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离开故乡出外闯荡已经十几年了,但无论我身在何处,我的心永远都牵系着故乡那一轮明月。
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在一望无际的洞庭之滨,有一座美丽之城——南洲城,南洲城位于湖南省北部,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属于洞庭湖冲积平原,高高的大堤宛若苍龙环抱故乡的土地,一条不甚宽广的沱江从故乡土地上穿过。故乡河湖成片、沟渠纵横;故乡的道路总是笔直、规范、整齐,宛若巨大的棋盘格子;道路两旁最多的低垂的杨柳,清风轻拂,袅袅依依。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总是呈现出一派优美、恬静的田园风光。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自小就喜爱故乡的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也许是平原赏月一览无遗的缘故,我清楚地记得,每当农历十五、十六的晚上天色晴朗时,家乡的月亮,都是浑圆如盘,皎洁如银,温润如玉。夜幕降临的时候,月亮升起来了。她像是一个美丽的少女亲切地望着我们,对着我们微笑。起初,那圆圆的脸庞有些不胜娇羞的嫣红,有時会是颜色凝重的暗暗的粉红,像一个红红的灯笼挂在东方的天边。渐渐的随着月亮升高,月色也慢慢变浅,由粉红变得金黄,再由金黄变成银白,成了活脱脱的一个“白玉盘”。每当“白玉盘”一露脸,我们一群少年的心就变得无比纯净、无比喜悦、无比欢欣。
小时候,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只要有“白玉盘”挂在天空,我们一群少年都会在皎洁的月光下玩耍、嬉戏。我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既没有电视可看,也没有手机可玩,唯有无限神秘又充满无穷魅力的大自然,是我们最快乐的天地与源泉。每当天空中徐徐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勾勒出了一幅崭新的“月上柳梢头”的图景,这可乐坏了我们这些孩子们,我们跑着,笑着,欢呼着,竞相追逐这明月。月光如水洒清辉,月亮姑娘聆听着我们这班孩子银铃般的笑声,洁白的月光映照着我们每一个少年无忧无虑的脸庞;微风下,忙了一天的大人们也会迎着美丽的月光,纷纷走出家门,一同享受这惬意舒适的人生,整个宁静的故乡不时传出大人们阵阵爽朗的笑声。
凡是明月当空的夜晚,我们一群孩子总会聚集到一起,有时大家会口中齐声念着“月亮走,我也走,一走走到南门口” “月亮粑粑,狗咬爹爹”等儿歌;有时大家会围坐在松软的河滩和碧绿的草地上讲故事、说笑话;有时会在平旷的打谷场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小时候,在故乡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奢望。因此,只要周边有电影播放,即使来回要跑上十里的路程,我们也会在月光下结伴而行去观看。更有趣的是,同一场电影只要是在附近村庄播放,我们场场都不落下,有时候接连看五场,也毫不厌烦。就这样,我们在故乡明月相伴下,简单而快乐地度过一年又一年时光。
虽然那时候年幼,不懂赏月,但月光下的那份浪漫、那份皎洁、那份恬静,也陶冶了我少年纯真的心灵。现在想来,我长大后爱好文学艺术,从琴棋书画到诗词歌赋我都特别喜爱,这或许都是故乡明月熏陶的结果。我的很多唐诗都是童年时代在故乡月夜下背诵的。我从小记性特好,八九岁就开始背张若虚的唯美长诗《春江花月夜》。我觉得张若虚描写的境界与我的故乡月景极为相似。“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故乡有静静的沱江,有成片的河湖,有清澈的渠水,有潺潺的小溪,它们都在明月照耀下灿若珍珠,熠熠生辉。唯一遗憾的是故乡是平原,没有高山大海。但我的故乡一年四季景色皆美,春有桃花夏有荷,秋有桂花冬有梅。故乡的春夜,有粉红色的桃花,还有在月光下轻轻飞舞的白色柳絮。“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我觉得这些正是我故乡春江花月夜的绝妙写照。
小时候,我最快乐的是在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夜晚见到皓月当空的景象,还有人间花灯与空中烟花一起与空中明月相映生辉的奇观。我的童年处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我们才可以穿新衣服,吃点稀有的鱼肉等,那些是我们心中时常惦记着并日夜盼望着的东西,还有过年父母总会买些迎新春喜庆必备的鞭炮,顺带给我们买些许礼花,但在我看来这些礼花都是我童年时代的奢侈品了。元宵夜,故乡都是灯光璀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当明月初升,人们都会竞相燃放鞭炮,我们小孩子也会点燃手中视如宝贝的各色烟火礼花。此时,圆圆的月亮,它从树梢中缓缓升起,在绚丽的礼花映衬下,月亮更显得高贵、典雅。她披着银纱,迈着轻盈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向夜空,将她的美丽展示给人们。
在我心中,月亮姑娘就是纯洁的象征,她有天使的灵魂,华丽而不失淡雅,白似一汪水银,金似一颗明珠。每当看到元夕夜的明月升起,我自然会记起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到中年,离开家乡在异乡度过元宵节,我会情不自禁地记起明代王守仁的《元夕》——“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做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有时在异乡孤身一人度过元夕时,我也会想起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二、“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故乡的夏季,特别是盛夏农忙季节,日光总是那么狠,那么毒,那么不留情!就像一个充满魔力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整个平原大地。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民们,他们白天都是滴汗如雨,浑身湿透。这时候,就连一丝吹不动头发的微风,都能感觉是一种舒爽的享受。小时候,我就能理解父辈们的辛勤与劳苦,酷热如火的夏季,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既要抢收,又要抢种;即使酷热难当,他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最期盼的是“戴月荷锄归”,进入夏夜纳凉时,明月升空,乡村异常宁静,故乡便会呈现出一番悠然惬意、动人心弦的美景。
深夏季节,当一轮如玉的圆月悄悄地爬上了夜空时,整个故乡似乎都在酣睡。故乡夏夜的天总是湛蓝湛蓝,整个天空恰如一塊明净通透的蓝汪汪的水晶,照耀着故乡的每一寸土地与河流。点点的星光,像一颗颗美丽的宝石一样,装扮着沉静的夜空。此时,故乡那条不甚宽广的沱江依然缓缓地、静静地流着,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在绿色江岸的映衬下,沱江就像是条透明的绸缎飘在故乡的原野。好一派“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的景象!
故乡夏夜还有更令我心醉神迷的景象。除了沱江,故乡还有较多的河湖。夏天,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十里荷塘,十里飘香,在我的故乡是一点也没夸张。夏夜,皎洁的月光,温文尔雅地挥洒在荷塘的每一个角落。那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云雾缭绕的琼瑶池里的突然冒出一个个翩翩起舞的仙女。那些仙女,有的身着浅白色的丝绸,有的肩披粉色纱巾,有的头戴黄色丝蕊。有的花开一半,粉色花瓣白里泛红,就像小姑娘那白皙的脸蛋上,露出的几点害羞的微红一样。还有的花含苞待放,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孩童,沉睡在母亲的怀抱里一样,寂静无声,纹丝不动,显得格外的温馨、柔美、迷人。
渐渐地,圆月爬得更高了些。可它并没有吝啬它那美丽的光点,而是将月光更潇洒地倾泻在整个荷塘里。荷塘边,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幽香。温柔的月光,笼罩着寂静的荷塘,如同母亲慈祥的目光深情地凝视着她的孩子,如同一层白纱缭绕着荷塘,使荷塘增添了一种朦胧感。
夜深了,荷叶上还会有几颗露珠颤颤悠悠的,好像碧玉盘中滚动着圆润的珍珠。层层叠叠的绿叶中,那热烈绽放着的大朵大朵的粉色荷花,有的踮起脚尖继续起舞;有的合拢衣裙,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那娇艳的荷花如同天空中艳丽的红霞,如同画卷中秀美的舞女,如同仙子手中捧着的耀眼的明珠。荷花纯洁无瑕的性格,粉嫩嫩的的花瓣,碧澄澄的叶儿,幽幽的清香,让我打从心底里敬佩她、喜爱她。
在我幼年时期,因为安全考虑,夏日的晚上父亲是不允许我独自去荷塘的,虽然父亲知道我会游泳,但他也决不允许我夏夜独自出行。因此,在我小时候,即使是皓月当空的夜晚,也常常是父亲陪伴着我去荷塘赏月。父亲虽是农民,却也是村里的干部,特别令我佩服的是父亲自己有一把二胡,闲来无事,他总要非常投入地拉几曲;月明夏夜,父亲每次带我去荷塘,定会带上他心爱的二胡,在幽香阵阵的荷塘边拉几曲悠扬的调子,虽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父亲拉的是什么二胡曲,但我的心已经随着父亲那优美的旋律,步入恰如仙境般的月夜荷塘,吮吸着荷叶的清纯与芳香,感受着荷花的高洁与美丽,这一切,真是让我心旷神怡,如醉如痴。进入初中后,父亲在县城给我买回了一支竹笛,我如获至宝;后来在父亲的熏陶渐染下我很快学会了吹笛子。在故乡明月下,在幽静荷塘边,声声如泣如诉的二胡曲调伴随阵阵婉转悠扬的笛声,混合着缕缕令人心醉的荷香,已经永远定格在我少年冰清玉洁的情怀中。
少年时代的我,一直是父母及亲人们眼中的懂事乖巧孩子。十五岁时我就考上重点高中离开故乡外出求学,高中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院校,步入美好的大学时代,受古代文人雅士的影响,我对故乡明月更是情有独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故乡的眷恋,怀着青春的痴情,我主动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家乡参加工作,在生我养我的家乡教书、结婚、生子。我依然最爱看家乡那美丽的月色;家乡的一轮明月陪伴了我近三十年,从幼稚童年到懵懂少年,从热血青年到初为人师,再到初为人夫、初为人父。在家乡工作的那段时间,“三尺讲台,一卷诗书”成了我生活的最佳定格。上班时间我在教坛辛勤耕耘,业余时间我选择诗意地栖居。身居斗室,心香一瓣,可梳月色;紫竹林中,偶得闲章,邀月同赏;月下孤灯,屏息凝神,品《红楼》,读《西厢》……一晃十四年过去,在我而立之年,我离开出生地南洲城到岳阳市工作,我一直把故乡的明月装在心中,“任尔红尘滚滚,我自朗月清风。”
三、“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岳阳市是湘北名城,也是全国闻名城市,素有“洞庭明珠”之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历史悠久的岳阳楼,碧青如黛的君山岛,可谓全世界人人知晓。我在岳阳市工作生活了八年,实际上我已经把岳阳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因为岳阳和我出生地一样,同属湖南省洞庭湖区,再加上我在岳阳安居乐业,生活过得稳定,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恩恩爱爱,其乐融融。在我自己和别人看来都已经是非常幸福、且值得羡慕的了。在岳阳给我留下最深最美印象的当属洞庭秋月。
记得二○○○年,新千年新世纪第一个中秋节,我与几位同窗好友相约,在秀美的岳阳城聚会。他们一路风尘仆仆从深圳、长沙等地赶来,我作为东道主,在火车站迎接他们,并安排他们入住岳阳火车站对面的中达大酒店。
不知是岁月的恩赐,还是明月的盛情,那年中秋节恰逢国庆节。佳节双至,好友相聚,岂不更添一份欣喜、激动与豪情!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夜的月亮,如银似玉,似乎比往年的月亮更圆、更大、更明亮;活脱脱的玉盘一露脸,便使人感到格外亲切和温馨。
我们在中达吃过晚餐,便沐浴着月光,来到岳阳楼旁,欣见岳阳楼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亭台楼阁,张灯结彩,光芒四射。整个岳阳楼歌舞升平,鼓乐冲天。这是江南三大名楼在连台演出中秋晚会。以岳阳楼为背景的舞台设计更是富丽堂皇、精巧壮观:一束束明亮的光柱映照着红墙黄瓦,在月光的辉映下,岳阳楼像披着红霞,又像罩着白纱,远望如同海市蜃楼一般,真是人间仙境啊!
晚会继续进行,欢声笑语一阵高过一阵。不多久,从附近传来“轰隆”“轰隆”的声音,好似几声春雷炸响。原来是三五一七工厂举行焰火晚会。只见一朵朵礼花宛如灿烂的鲜花竞相开放。再看那银白的月亮,更显得晶莹剔透。一会儿,烟花四射,火花奔月。在洁白的月光映照下,七彩的焰火似菊如梅,似柳如穗,似蝶如燕……美丽极了!好友声情并茂地赞咏了一句:“火树银花不夜天!”我也兴高采烈地和了一句:“欣逢盛世喜空前!”
中秋晚会和焰火晚会渐近尾声,欢乐的人们相继归去。我们却意犹未尽,又登上了岳阳楼。圆圆的月亮高悬空中,透亮的月光映照着八百里洞庭,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在乳白的夜色中放眼望去,湖心一岛,碧青如黛。这时猛然想起“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不由得暗暗赞叹刘禹锡的高超!
我们流连忘返,不愿离去。有道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然而,我感觉到的月下之景“岁岁年年却不同”。站在岳阳楼向北一望,我們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刚刚落成的洞庭湖大桥恰似苍龙横卧湖上,又似彩虹飞架空中。今夜洞庭大桥赏月,应是别有一番风味呀!
我们又驱车来到洞庭大桥上,大桥两旁彩灯齐明,格外亮丽。月上中天,我们立于大桥主塔旁,抬头望月,月亮就好像挂在索塔尖。月光与灯光交织着照在一根根粗大的铁索上,熠熠生辉。我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抚摸铁索,只觉手心酥酥的,分不清摸到的是月光还是灯光。眼前的现代文明与自然之景已融合一起了。此时清风拂面,桂蕊飘香;放眼湖中,只见湖面如镜,月色如水。我感叹道:“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色最宜秋”。置身溶溶月色中,如梦似幻,真有飘然若仙之感。昔日吕洞宾“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如今,乐而忘归的我们,真愿与吕仙做伴,荡一叶轻舟,携三坛美酒,饱览湖光月色,朗吟豪饮到天明……
无奈时光匆匆,夜已宁静,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回到中达酒店时,已是深夜,明月“转朱阁,低绮户”,照着兴奋无眠的我们。透过中达酒店的窗口,我们一起鸟瞰岳阳城市夜景,好友赞叹道:“岳阳真不愧是洞庭湖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啊!”另一位好友也来了雅兴,吟出一联:“明月笑看明珠美!”我就地取材,应声而答:“中达乐迎中外宾!”几位好友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吟出了苏轼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生我养我的南洲城,到第二故乡岳阳市,都属平原地带,没有高山大海。但我总觉得我的故乡四季皆美,特别是有月色的夜晚更美!
故乡冬天的月光,难免又清又冷,淡淡的,柔柔的,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倾泻在那坦荡如砥的平原上,倾泻在那星罗棋布的河湖上,倾泻在那成片成片的树林和草地上,倾泻在错落有致的城市和村落上,还会穿过每家每户的窗棂静静地泻在人们的房间里,将地板点缀得斑驳陆离。
故乡冬天一般都会下雪。记得二○○三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在冰天雪地的世界中,升起了一轮皎洁的明月,当月光映照着雪光,整个世界都变得粉妆玉砌、晶莹透亮,当时我们一家人都被室外最为奇妙的景色吸引住了,女儿也想去岳阳市中心地带——离我们家不远处的南湖广场滑雪溜冰,于是我们一家人全副武装,欣然前往南湖广场。南湖广场毗邻秀美的南湖,广场周边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美丽夜景堪比香港。虽然天气有些寒意,但我们一家人玩得十分尽兴、十分开心!特别是当我来到广场中心靠近音乐喷泉地带之时,一股奇异的浓浓的馨香扑鼻而来!我循着幽香走过去,走到一片花坛之处,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在如银似水的月光下,在白雪皑皑的花坛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片梅树林,梅树枝头绽放着星星点点的梅花,有磬口的腊梅花,有娇小的榆叶梅,也有火红的朱砂梅。我心中顿时备感温暖!此时,在我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冰天雪地中的月光带给我的不再是严寒,而是内心的温暖,就像一只充满火热爱心的手,在寂静的夜晚轻抚着大地妈妈,轻抚着晶莹的雪花,轻抚着地上的一切生命。月光洒落在每朵花身上,也洒落在每个人的身上,洒进人的每一寸肌肤,洒进每个人心灵,让人觉得暖融融的。温柔的月光,绽放的梅花使人们在寒冷的雪夜中不再寒冷!那么辉煌的多情的月光,跟我们人类是那么的亲近,用她那火热的心灵贴近我们,使我们荡漾在她那温暖的怀抱……
在我看来,即使在冬天,故乡的月光也是美丽多情的。冬天月光洒在原野上,原野顿时变成了银色的海洋;月光洒在树枝上,每棵大树就像披上了银色的缎带一样;月亮洒下柔和的光,在人间留下了许多美妙的遐想;月亮把那清凉的光辉溶入人们的眼睛里,让他们的目光充满美好的希望!
五、“举杯邀明月,对月赋诗词”
故乡明月陪伴了我几十年,我的心早已跟故乡明月融合在一起了。举杯邀月、对月赋诗更令我心驰神往!我的第一首咏月诗,当然是献给故乡的。我出生在美丽的洞庭之滨,成长在神奇的潇湘大地,潇湘秋月成了我最美的记忆。“潇湘秋夜胜春宵,万里苍穹静寂寥。人生若许闲乘月,海北天南任逍遥。”
年轻时,喜欢写散文化的诗歌;中年后,古典诗词成了我的最爱!我的生日是重阳节,我喜欢九月初九的一弯新月,在家乡时,我曾登高对月,赋词一首《卜算子·重阳夜》:“重阳夜来临,独登南浦云。新月弯弯晚风凉,缥缈孤鸿影。高楼云中耸,手可摘星辰。韶华易逝花犹盛,不负好青春。”
为了不负青春,我一直在人生道路上拼搏奋斗。我是一个心中有梦想、且有情怀的人,我希望自己的人生能越过高山,去见证大海;我期盼自己也能过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我相信一个怀揣梦想并努力为梦想奋斗的人,是一定能够实现梦想的!终于,我在二○○七年来到了深圳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工作、生活在号称“山海仙境”的大鹏新区。我心中更是满怀激情:“心怀壮志暂别家,铁血柔情净无瑕。义胆侠肝披星月,琴书伴剑走天涯。”
离开家乡来到繁华的深圳,家乡那一轮明月已经定格在我心中。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深圳,我常常欣赏到了“海上生明月”的妙景,也体会到了“天涯共此时”的情韵。我已明白:只要心中明月在,天涯海角也开怀!在深圳美丽的海滨,我曾吟成七律一首《鹏岭观月》:“金沙岭上云气开,明月出海自徘徊。清辉似霰妆宇内,淡雾如纱罩琼台。青山脉脉施粉黛,碧水幽幽敞胸怀。洞庭湖畔故乡月,欣然应邀鹏城来。”
离开家乡的人在黄昏时最易引发思乡之情,我却偏喜欢夕阳西下、明月初升的景象,有我的《鹊桥仙·咏黄昏》一词为证 :“黄昏凭栏,独对斜阳,万道金光似剑。红霞玉露正相逢,千般心事付彩练!明月如霜,佳期如梦,且把相思沉淀!行廉可越千山障,志远能跨万道险!”
我喜欢赏月,更青睐于农历十五的一轮满月。记得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平安夜,恰是农历十五日,天气阴沉,我期盼见到的一轮明月始终没有出来。我只得强赋新词了——《苏幕遮·深夜吟》:“平安夜,不见月。云中孤星,倦眼将欲歇。今宵冷落是佳节!寰宇沉寂,寒风正凛冽。故乡遥,难飞越。家住洞庭,久为异乡客。天长梦短似霜月。梦里情长,梦醒心更切!”
好在第二天圣诞节,天公作美,还我一轮明月,我欣然赋词以抒怀——《卜算子·圣诞节》:“独立高楼顶,明月照我心。山高水远梦犹在,天外缀寒星。伴月弄琴声,瞬间释永恒。青山无语对华灯,轻舟载梦行。”
二○○八年春节,我回到家乡过年。二月二十一日,元宵夜,迎来了新年第一轮皎洁的圆月。更奇妙的是,当年元宵夜有“土星合月”现象,带着神秘光环的土星和白玉般的明月相偎相依,构成一道绮丽的风景。这么难得的机会,能在家乡赏月,我自然要对月赋诗了——《七律·元夜》:“明月如玉悬碧空,土星带环紧相拥。华灯闪烁成星雨,好鸟和鸣伴知音。欣观元夜花千树,笑看人间玉万盅。暂借东风踏春去,再邀明月赏世情。”
二○○九年元宵节,我又一次回到了家乡。遇到我从前在家乡时教过的一位学生,当时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春节期间她也回到了家乡南洲城,感受到家乡和谐温馨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她便有感而发,给我寄来一首诗《元宵节小记》:“绵润白玉团,流转青花碗。围炉话夜事,重温旧农桑。牵牛出槽厩,当春扬鞭忙。仍信耕耘里,天下粮满仓。”我在家乡也同样感受到了家乡和谐安宁而又欣欣向荣的气象,我便以《七律·元夕抒怀》回之: “春风万缕穿帘户,明月一轮照桃符。焰火腾空靓琼树,烟花映月烘玉壶。凭栏共赏金牛舞,倚剑同瞻大鹏扶。心有灵犀五福聚,逊志时敏千金足。”
记得我喜爱的作家林清玄也对故乡明月情有独钟,他愿温一壶月光下酒,在朦胧中沉醉。还有历代文人墨客,他们珍藏月光,珍惜这撩人心绪的千古绝唱,因为只有月光能听懂他们的心声。
心有清风朗月,这是人生高雅境界。我愿永伴故乡那轮明月,保持真我的风采,活出真我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