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与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7-08-09王志红
王志红
摘要:自学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决定中职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和中职生个人思想品德修养水平高低以及自我教育能力强弱,而且决定了中职生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以及职业成就和社会价值的大小。自学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自学能力以及德育自学能力培养的意义,并通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新理念、改变教学内容和模式等措施,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德育;自学能力;培养
《国务院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生的德育自学能力,不仅决定着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而且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关系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学习动力强弱、人生方向的把控以及所能达到的境界等。自学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有言道:三分靠教,七分靠学。也有观点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主动的,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真正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中职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自己的命运,除了接受教育,更需要提高自学能力,加强自我修养。
一、德育教学培养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一)自学能力结构
自学,即“没有教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之意,与“自习”“自修”意思等同。自学能力,是包括自学意识、自学行为以及习惯等因素在内的一个复杂结构。德育自学能力,就是不依赖于教师或他人,能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钻研,获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更新知识、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人生成长或发展的能力。相对于接受教育来说,自学是人才培养更常态、更重要的学习形式,而且即使在接受教育时,也需要伴随受教育者的自学活动。因此,如果没有较高水平的自学意识及自学能力,教育是不可能起到相应的作用的。
具体来看,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认真研究自学能力的构成。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具体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性能力: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观察能力、独立阅读能力、查找文献资料的能力及熟练使用多种工具书的能力等:二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三是自我调控能力或意志力,包括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注意力、调控情绪情感的能力、时间安排能力、克服困难阻碍的能力等;四是组织学习的能力,包括明确学习意义、培养学习兴趣等不断增加自我学习动力的自觉自愿能力或自动自发的能力等。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心理机制参与其中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其中,各种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地在自学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自学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创造发明能力、運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熟练的职业能力等其他关系个人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自学能力,这些能力不可能得以形成和提高。所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个人自学能力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后天的培养决定的。中职生的自学能力,从个体来看,具有较大的差别,有个别学生甚至认识不清学习的意义,所以从自学能力的初步形成到成熟完善,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德育教学培养中职生自学能力对于德育学习的意义
一个人如果拥有自学能力,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独立地获取知识,不断积累,每天进步,内心世界不断丰富和成熟。明确培养自学能力的意义,会促进德育教师更自觉地培养中职生的自学能力,会使中职生更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在中职生德育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中,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德育教学的终极目标需要中职生培养自学能力
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经过深思熟虑,大家将会取得这样的共识,即各行各业都需要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德育教学,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明确人生的理想,增强人生的动力。然而,教学目的的达成,不仅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还需要学生课下的努力。德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中职生具有较高水平的自学能力,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自学能力,学生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具有了较高水平的自学能力,不论是在课堂学习还是独立学习的条件下,学生都能够学得深、学得活、学得快、学得多,并能不断地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获得更强大的人生发展动力。
2.品德修养的规律需要中职生提高自学能力
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修养过程。从德育知识学习,到深入全面理解问题,再到指导实践,以至形成坚定的信念、灵活的智慧,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环节。比如,要遵循记忆规律,不断复习;遵循认识总规律,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等。并且一个个知识问题、思想问题、行为问题,需要一个个地解决,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经过长期修炼。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十年磨一剑”的训诫,在西方有“一万小时定律”的理论证明,都体现出在德育教学中,师生要自觉地合理安排时间、选取阅读对象、锻炼意志力等。
3.学好德育知识需要中职生拥有自学能力
在德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对人生遇到的事和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白的了解。中职德育的五门课程的知识是相对独立的体系。作为学习者,需要把相关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寻找事物深层的内在联系,这就需要中职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并且不断自觉地用心领会学习,才能更透彻地理解,乃至举一反三地联系实际,达到熟能生巧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要求中职生具有较高的自学水平。
二、在德育教学中培养中职生自学能力的思路
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提高,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介绍和示范,也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配合,更需要中职生的自觉努力。
(一)帮助学生认识到培养自学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
“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自学能力。”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也说:“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师生都要对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有清醒的认识:忽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法的指导及学习独立性的培养,阻碍了自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形成了不习惯思考、不善表达的惰性,阻滞了以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同时,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改变教学目标、设计、内容、方法、理念的迫切性,一切安排要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独立自主性的培养。
(二)中职生要自觉树立学习新理念,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自身对成才、发展的渴求,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用“爱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优秀起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新理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教师要掌握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社会各行各业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的和谐局面怎样产生?换位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要从自己做起,要使每个人都有德有能:要有長远的眼光,看到在未来职业道路上,自己也希望获得成功,而这离不开精益求精的专业技能,更离不开德育的方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而,中职生要充分利用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广泛阅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转变教学模式
要让学生了解知识、能力等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和问题等基础安排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地深化学生对事物、问题的认识,包括让学生了解教学思路、把学习方法融入课堂等;再到教学模式上的“变满堂灌为抓重点”,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提问,多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和推荐书籍、资料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社会、学校、家长要形成终生学习的风气
要建设智慧型中国、城市、社区等,使更多人有条件掌握先进的学习和人生理念,这些都有利于促进中职生自觉主动学习知识及德育课。自学能力的培养,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长做足功课,改变学习、教学、教育评价标准,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中职生自学能力要达到成熟完善的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做起,要经过“台下十年功”的历练。在这个过程中,中职生将会不断有新发现,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有了自学能力,中职生更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生活和劳动的快乐,会比没有自学能力的人收获更多。这种差别随着时间的积累,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