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青少年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
2017-08-09熊婉均
熊婉均
摘要:网络的出现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这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行为是无拘无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着人的道德意志,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在网络世界里不能及时明辨是非,因此,家长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德育。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德育 家庭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105-02
一、家庭网络德育的概念
家庭网络德育是通过家长的指导和家长与孩子的互动完成的,针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并对因上网产生的价值认同进行解释、引导,强调道德建立过程中的他律;家庭网络德育最终要求家长和子女具备良好的网德,达到网络环境中的自律,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整体家庭网络文化的发展。家庭网络德育拓宽了家庭德育的内容,是让家庭成员具备良好上网行为、形成良好网络素质的德育实践。[1]
二、家庭在网络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阶段里,家庭无疑是最核心的一环,家庭在青少年网络德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与学校网络德育互为补充,形成更为完整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体系
学校网络德育面向的是学校学生群体,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来实现,因此很难做到一对一的德育指导。“在新的信息网络化校园中,学生从以往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主动的信息建构者,信息的自组织机制不仅使教育过程的引导带有不确定性,而且难以保证教育目标的可靠实现;通过网络人际交往而形成的网络虚拟群体向现实社会延伸和发展,使得依靠集体组织增强教育成效的传统思想教育方式变得非常复杂。”[2]这种情况需要另外的德育形式进行补充,家庭网络德育可以起到这个作用,因为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最关键的物理空间,其形成的个人价值取向的方式方法、情感联结具有唯一针对性,也就更容易“因材施教”,与学校网络德育形成补充,形成适应网络世界的新的伦理观念。
(二)家庭网络德育有助于快速有效地监管未成年子女的上网行为
《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主要集中分布在12—18岁年龄段,占青少年网民的404%,6—11岁网民占115%;上网地点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分别为899%和255%,但家庭大大高于学校;搜索引擎、即时通信、网络音乐、博客、QQ空间和网络视频为最主要的行为方式。[3]虽然说在青少年上网监管过程中,学校更具有权威性,但是由于青少年上网主要地点在家庭,学校固有的管理方式使得老师很难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上网问题。比青少年网络问题还要更普遍的问题是感情问题,这些通过学校传统的规章制度难以解决,主要“需要通过网络实践,对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行理性的反思,形成适应网络世界的新的伦理观念”[4],这方面家庭又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家长利用时间、空间和情感优势,能及时发现,及时反应,及时干预。
三、青少年家庭网络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长对网络德育的忽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日益提高,教育行业也迎来了全民重视的时代。现在,各种早教班、素质教育班、兴趣班等层出不穷。家长花费心思把孩子送到各种课外培训班,意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大多数家长们仅仅把目光停留在孩子的智育发展上,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尤其是,现阶段随着网络的发展,孩子接触网络世界的年龄越来越小,接触时间越来越多。网络世界五花八门,青少年在很小年纪就开始接触网络,但仅凭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并不能真正地区分网络世界的好与坏,于是产生了大量的青少年网络德育示范行为。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切记不可急功近利,使用不正确的方法。在世界观和人生观方面,青少年的成熟程度还远远不足,在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上也十分欠缺,一味的灌输教育很难让青少年信服,如果不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反而会引起青少年的反感厌恶,对于后期的品德教育也产生了影响。因此,家长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时要注重方法,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当家长发现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时,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断绝孩子与网络的一切联系。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短时间让孩子避免沉迷网络,但是长远来看,孩子对家长的处理方式心生厌恶,必定会从其他地方找机会接触网络,例如找机会去网吧,若事件进一步发展,就会达到让家长难以控制的地步。因此在最初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采用积极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明白沉迷网络的后果。
四、家庭网络德育改进的对策:家庭、学校、政府三位一体
(一)政府:加强相关法规的建设,创建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
青少年网络德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问题,政府责无旁贷地要加强监管职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引导家庭和社会的舆论方向。一方面,政府必须建立完善法制化的网络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呼吁全社会齐心协力来关注家庭网络德育建设问题,为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学校:充分发挥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主导作用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成才的主要阵地,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地,对家长而言,要积极配合学校,监督青少年的上网行为,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说,在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这个问题上,需要了解青少年的内心需求,清楚其依赖网络虚拟环境的真正原因,正确评估孩子的道德水平是否因為网友的影响而降低。但是这些对于一般家长而言是无法预知的,学校无疑是最直接、最可靠的帮手。只有通过学校这个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家长才能制定正确的干预方案,有的放矢地培养孩子的网德。
(三)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加强青少年网络监管
第一,面对孩子,家长也是网络人,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一些家庭里面,电脑、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娱乐,家长甚至带头娱乐,无法给孩子作出一个正确的示范。因此家长要降低娱乐的时间投入以及观看频次,控制网络娱乐的行为,提高网络使用中的自律能力。
第二,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监管。家长要加大过程管理。在保证孩子隐私情况下,家长可查看孩子上网浏览记录,了解孩子经常关注什么样的网站,大致获取了什么样的信息,与什么样的人在网上交流,等等。若发现孩子有不良势头,要及时进行管控。
第三,家长要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危害性教育。青少年的认知能力使得其不足以清楚明确网络的危害性,作为家长,有义务也有责任与青少年进行避免网络不当行为的沟通,与青少年讨论网络世界里面可能存在的危害行为,并以讲述相关典型例子,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辨识不正当的网络行为。家庭网络德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让其自身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网络世界。
参考文献:
[1]洪明.回到家庭谈德育——我国家庭德育状况及改进研究报告[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2]蔡丽华.网络德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6.
[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http://www.sohu.com/a/111138690_26385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