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治理的影响
2017-08-09杨璐璐
杨璐璐
【摘要】我国对政治文化的理论研究大致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晚于西方国家,但不意味着我国政治文化内容的缺乏。政治文化支撑、引导、预测功能的日趋明显使得政治文化发展呈现繁荣之势。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治理;影响
一、政治文化的兴起与概念界定
1.国外。“政治文化”一词是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体系》一文中最早提出的。关于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西方学者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基本都涉及政治态度、信仰、行为等心理因素。例如:阿尔蒙德政治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这意味着政治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既延续着民族的历史传统而且融合着现行社会中经济、政治等元素。路森·帕尔则认为政治文化是人们对政治行动的感觉、认知、评价和情感取向。
2.国内。虽然我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文化理论研究较晚,但是在此之前有关于政治文化内容的研究从未间断。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高速期,因而政治文化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在多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影响着未来中国政治的发展。其实,我国学者对于政治文化的解释同西方学者一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依据内容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由“政治制度形态的政治文化”和“观念的政治文化”两部分组成。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1.对政治制度的支撑作用。政治制度作为政治治理的关键,其建构绝不是凭空想象的,它必然基于某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像我国封建专制制度能够延续两千多年一样,正是由于新的领导者总是受着“君权神授”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一般而言,政治制度一旦确立,其最重要的任务是恢复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群众对于新确立的政治制度的接受。那么,群众如何接受新制度呢?其中,影响接受度最重要的就是新制度的内容,看其是否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惯性思想成为关键。因此,政治制度的构建只有以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作为支撑基底才能够顺利实施。
2.促进群众“政治正确”的形成。优秀的政治文化必然包括优秀的政治思想、合理的政治意识形态与健康向上的政治心理。建立在一定政治文化基础上的政治制度一经确立,必然有其自有的思想系统,那么群众对于新制度核心思想的接受便是群众政治思想的形成过程。政治制度在实施期間一定程度上需依据群众的政治要求而进行调整,这一阶段表现力群众政治心理的变化与发展。最后,群众对于政治制度的评价与认可便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形成,至此群众的政治正确最终完成。
3.引导和预测社会政治的发展方向。政治理想的提出必然是基于一定的政治文化,而政治文化对于政治社会的发展方向具有导向性,基本能够通过矫正现行发展问题来遇见其未来走向。就像我国目前的政治理想——“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一是,我国古代唐宋时期的各方面发展都领先于世界,因而国家希望可以在国际上重新取得领先地位。二是,近代以来,内外忧患所造成的经济、政治等衰败造成人民苦痛、自信心不足的阴影,我国想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改变这种局面。
三、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治理的影响
1.提升政府人权保护的意识。从原始社会发展至今,人逐渐意识到自我保存需要团体力量的支撑——因而政府出现。人民将权利托付于政府行使,政府的代价便是对于人权的保护——于是政府与人民的契约由此形成且具有传承性。以我国为例,纵观我国政治文化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围绕着“人权”的扩大与维护。从古代思想家孔子要求统治者以“仁”治国,孟子倡导“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再到近代新文化运动延续孔孟思想而要求“自由”与“民主”;之后迎来新中国的成立,孔孟的“人本思想”更是得到高度发展——“人民当家做主”成为主旋律,儒家思想可以说是构成了我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
2.促进社会组织自治能力的发挥。全世界范围来看,“民主”一直是政治发展方向的主流趋势。但依据目前民主的发展情况,其更倾向于社会层面的参与而非国家层次的民主,因为没有什么比群众自己更能代表群众自己,这必然促进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到治理者的转换,督促政府将权利尽可能地下放到社会中并帮助社会建立强大的社会组织。就像普通清洁工人可以依托自己所在的公会把牛津大学告上法庭并赢得诉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应有的高度。另一方面,强大社会组织的建立也体现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极大程度上激发了民众的参与意识与公民意识。
3.增强群众对现行政治的情感认同。群众对于政治的认同,其实是一个基于在了解现行政治治理后,对政治治理模式产生感情上的信仰,最后再以坚定的意志积极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过程,是一个由“知”到“情”再到“信”然后经过“意”志的锤炼最后积极履“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是动力,推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情”形成的关键则在于群众是否拥有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即“政治正确”作为引导。
综上所述,政治文化对政治治理的影响,其实归结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影响政治制度的制定以及加速政府角色的转换;另一方面是对群众“政治正确”的影响,并以此间接的影响政府治理。依据目前形势而言,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治理的影响,更偏重于后者,更注重于社会组织的建立和提高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
[2]虞崇胜,李艳丽.当代政治文化的多元性分析[J].学术论坛,2004年,第20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