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写作指导

2017-08-09曹学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词语中心课文

曹学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094-02

教了若干年的语文,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作文难。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广大的教师,除了让学生大量阅读,注意观察积累外,就是讲一些枯燥的写作技巧,将作文与语文的学习割离开来,结果徒劳无益,收效甚微。其实,语文学习与写作是互相渗透,相互交融的。语文学习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升华,只有将写作融于语文学习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提升更快。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不错,教材中精选的课文,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无论是构思布局、材料取舍、语言表达,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教师应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写作指导这一重要环节。

一、学习、运用好课文中的词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语言是构成作文大厦的材料。许多学生写作,篇幅很长,内容丰富,但语文平淡冗繁,在一个意思上兜圈子,这是因为不会用词表达。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一个词,应引导学生加以运用。如《风筝》一文中的“憔悴”,指瘦弱、面色不好看。我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即兴造句,进行描述,并告诉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与交谈中碰到这种现象,不必细说,用上恰当的词语,就能节省很多的文字,意思表达既准确,又简洁。学到“若有所失”“生气”“愤懑”等词时,就用动作、声调、表情进行演示,让学生描述造句。学到“白驹过隙”一词时,我问学生以前在表达“时间过得飞快”这个意思时,常用哪些詞?我让他们换一换陈词滥调,试着用新学的词语表述。在之后的一次作文中,果真有几个同学恰当地使用了这些新词。像这样日积月累,举一反三地诱导,学生豁然开朗,既懂得了如何积累词语,又明白了如何运用词语表情达意。

二、在课文学习中渗透作文材料选择的指导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一些写得比较精美的文章,认真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与熏陶,而且还能领略文章选材、布局的技巧。如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明确:为了表现老师善良、热情、公正与慈爱的优秀品质,作者选择了与老师生活交往中的七件典型小事。这七件小事代表了老师与学生相处,老师留给学生印象最深的七个生活片段,是展示老师美好品质的七个舞台和情感缩影。作为一个老师,经常与学生相处,做过的事岂止七件?但不是每件都写。到底写几件,写哪几件呢?这就要根据中心思想的表达来确定,看看哪些事件能够表现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有代表性?作者正是经过这样的深思熟虑,精心筛选,才选了这几件有代表性的、典型小事来写的。我们写作时,也应当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来选材。

选好了材料,还要考虑一下材料在文中的地位,即材料的详略安排。《我的老师》一文,“梦里寻师”写得最详细、最感人,既体现了“我”对老师的深深爱恋,也是老师美好品德在学生心中的升华,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学习了这一特色后,我让学生查阅自己的文章,修改、仿写。有个学生写《难忘的经历》一文时,选了体操比赛这件事来写,写了认真训练、参加比赛及比赛后的心情三个环节的情况。就事件的经过而言,很清楚,但就是找不到“难忘”的痕迹,觉得到处差不多,没有一点曲折和让人心动的地方。我向她指出,在写清几个环节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或是写训练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或是写表演时的精彩场面、突发事件......着力渲染,突出“难忘”这一重点。切忌平均用力。否则,自己心中清楚,读者未必明了,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了。

三、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确作文的目的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写了许多作文,但许多学生对为何要写作文,依然是含糊的。作文时,常常把握不住中心,材料与中心脱钩。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常把课文的中心与内容地关系作为一个关注点来抓。如《山中避雨》一文,我让学生思考:作者叙写山中避雨的经过,把最精彩的笔墨放在“和乐歌唱”这一环节上,目的何在?通过引导分析,让他们明白:“乐以教和”是作者在山中避雨时的深切体会,“和乐歌唱”这一浓烈的氛围是其体会的根源、载体。作者着力渲染“和乐歌唱”这一场面,正是要与读者共享。作文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因人、事、情感的文字渲染,目的是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受到感染和启发,引起关注与思考。因此,我们写作时,应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即自己的目的去选材,这样,既能抓住中心,也能让材料为中心表达服务,使文章题目与文章内容和谐统一。

除此之外,语文课学习中的技巧技法也不可忽视,如《绝唱》中的层层烘托法,《口技》中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总分总的结构安排等,都是有力突出中心的渠道。课文学习既然是例文,当然可以体会运用了。

作文水平的提高,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死套数,独木桥,需多方努力,点滴渗透,认真体悟,不断实践。观察生活,做生活的见证者、有心人,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大量阅读,则可以开阔写作的思路。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这个“例子”的充分利用,则是作文的最佳导师。

(责任编辑 曾 卉)

猜你喜欢

词语中心课文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背课文的小偷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一枚词语一门静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