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汉语指示代词声音的象似性研究

2017-08-09王朋

现代交际 2017年15期

王朋

摘要:语言的象似性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受到中外语言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是这一理论在古代汉语中的应用较少。因此本文将在当前语言象似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着对古代汉语中指示代词的声音的象似性进行研究。下面本文将着重介绍殷商和先秦时期的指示代词声音的象似性。

关键词:指示代词 语音象似 音响度

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5-0065-01

一、殷商时期

殷商时期指示代词是近远两分的,近指主要用“兹”,远指主要用“之”。

(1)庚午卜,内贞:王勿作邑才在兹,帝若。(《甲骨文合集》14201)

(2)甲戍贞:今兹亡大雨。(《甲骨文合集》30063)

这两个指示代词的象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广韵》中“兹”,子之切;“之”,上而切。在韵母方面“兹”用“之”做反切下字,说明“兹”“之”的韵母相同,声调不同,只有声母不同。声母方面“兹”反切上字“子”是“精”组字。“之”反切上字“上”是“章”组字。“精”组对应的发音部位是舌尖前,“章”组对应的是舌尖后,而且在发音方法上都是塞擦音。

二、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指示代词变得复杂,可分为四套:近指,中指,远指和兼指。

1.表示近指的指示代词

主要有“兹”“斯”“此”三个。

(1)天其永我命於兹新邑,紹復先王之大业。(《尚书 .盘庚上》)

(2)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庄子.山水》)

(3)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

这些近指的指示代词的意思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这样的”“这样”。根据这个可以看出,这些表示近指的词在发音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声母均是“精”组字,韵均是“止”摄。

2.表示中指的指示代词

表示中指代词有“若”“爾”“而”“乃(迺)”。这套指示代词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指示代词,但是一些方言中存在。中指是:既不是指代当前的事物,也不是指代很远的事物。主要特征是这一套指示代词既可以与近指代词构成对立,也可以和原指代词构成对立。

(1)帝命率育,无此疆爾界,陈常与时夏。《诗经·周颂·思文》

(2)发彼有的,以祈爾厥。《诗经·小雅·宾之初筵》

(3)贰心必失诸侯,岂唯鲁然?《国语·鲁语下》

根据上面分析可知,表示中指的指示代词在发音上也是有一定的相似性,表中指的词声母基本上是“日”母和“泥”母的,而且上古的“日”母有与“泥”母合流的趋势,韵主要是“止”摄,同时还有“宕”摄和“山”摄,但是所占比重较小。

3.远指代词

远指代词有“彼”“夫”“伊”三个,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那”。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彼都人士,垂带而厲;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诗经·小雅·都人士》)

(3)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懼?(《论语·颜渊》)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远指的指示代词声母以“帮”母和“影”母字为主,韵母主要为“脂”“宕”摄和“山”摄。

4.兼指代词

兼指代词是既可以指示或者代称较近的事物,也可以指示或者代称较远的事物。

(1)俶载南畝,播厥百谷。(《诗经·小雅·大田》)

(2)济州……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

(3)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尚书·尧典》)

(4)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廬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诗经·大雅·公刘》)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兼指代词的发音之间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其声母主要是“见”母和“章”母,韻主要是“止摄”和“山摄”。

三、对先秦时期的指示代词,近指、中指、远指、兼指代词的声母、韵分析

韵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有“止”摄,而且“止”摄在每组韵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这就说明这些词在韵上的区别不够显著,至少不是完全对立的,所以对这四组词的分析集中在差别较大的声母上。首先,兼指代词既可以指示或代称较近的事物,又可以指示或者代称较远的事物,所以兼指代词的声母系统主要是由开口差别较大的两组“见”和“章”组充当。但是兼指代词的性质是一个词既可以表远指,又可表示近指,笔者认为这个词在表示不同指别的时候读音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因为现在的资料不足,还不能说明。剩下的还有近指、中指和远指,他们的声母系统分别为“精”组,舌尖前塞擦音;“日”“泥”组,舌尖中鼻音;“帮”“影”组,双唇塞音和零声母。从“舌尖前”到“舌尖中”到“双唇和零声母”,从“塞擦音”到“塞音”这些都说明发音时的开口度是逐渐增大的,也就是从近指到远指声音的开口度逐渐增大,也就满足指示代词声音的象似性。即是指示较远的事物的词开口较大,开口较大的词指示较远的事物。

参考文献:

[1]洪波.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