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

2017-08-09吉树桓郭凤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段课程标准数学

吉树桓+郭凤玉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3-0069-02

合作学习就是指导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中高段数学学习中的有效性,应内化学生行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要建立机制,科学编组,明确组织;要加强调控,面向全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突出评价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成了现在教学改革中课堂上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而小学中高段学生的阅读量和认知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也成了教师们课堂教学的“法宝”。

一、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内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让学生认同合作的价值不能靠空洞的说教。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合作的认同感呢?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亲身感受合作的必要性。因此,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在教学《圆的周长》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前让学生准备了圆形物体、线、直尺等工具,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测量出圆的周长。学生在测量时感到自己一个人不便于测量,于是便产生了合作测量的需求。我顺势引导学生,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与人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我的启发下,通過与学生的交谈、参与,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内容,合作学习可以让自己学得更快、更好。

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建立机制,科学编组,明确职责

(一)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机制,有章可循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我先从作业完成、课堂表现(课前准备、交流讨论 、展示、质疑、组内互帮互学)、总结奖励等几方面草拟了《班级小组合作学习评比细则》并上墙,让大家都明白合作的方向。

(二)科学编组,让每组都有平等的成功机会

我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适当的分组,小组一般4-6人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他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分组又要建立在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知识水平差异等几个因素上,我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利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

(三) 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的作用

1.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在每一次合作学习开展之前,小组长要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讨论学习,最后集中大家的智慧归纳总结形成本组的集体意见,并顺次让组员代表进行展示汇报,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组内的成员要相互结为对子,落实帮扶责任,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加强调控,面向全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一)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让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能力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但面对当前我们学校中存在的多达六七十人的大班额现象,仅靠教师课堂内外的辅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发挥优生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对学困生的帮助中来,不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而且能够让优生在帮助他人中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享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吃透教材,突出重点和难点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充分的学习。课程标准是教材制定的依据,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要求是什么,本节内容中又应该完成什么样的目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备课时向学生提出较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三)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质疑,让学生想提问题。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放下老师的权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对教师感兴趣,而后对数学感兴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质疑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到我能行,想向同学或老师提出问题。

对学生质疑教师要加强引导,对重难点知识的质疑教师要给充足时间。我在教学“圆锥的底面积不变,高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多少倍?如果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2倍时,它的体积又该扩大出多少倍”时,先让学生结合例子明白了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形成了定势,出了错误。此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结果,而是鼓励学生说出理由。结果,一些爱动脑筋的学生经过思考后,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对大家刚才的答案提出了质疑,我进一步鼓励大家找依据。通过大家的思索和交流,对过程有了深入的认识,求证出了该题的正确答案。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高段课程标准数学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依凤画凰”巧迁移——谈小学语文中高段课文精彩开头仿写尝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