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年级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8-09张雪莲
张雪莲
摘 要: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被社会各界看重的,毕业年级更是如此。传统的讲授方式不能很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融入到毕业年级教学中,并通过教学实验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关键词:毕业年级;小组合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7-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7.028
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教学质量仍然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项主要指标,而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尤其被社会各界看重。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毕业年级的教师在课堂上繁说细讲是常态,这种方式无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每次带毕业年级,我都在思考是不是应该给毕业年级的教学加入一些新鲜的、积极的元素。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是近几年我一直在研究的课题,实验效果很好。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这项研究也仅限于非毕业年级。我尝试把小组合作的理念与做法渗透到毕业年级的教学中。
一、合理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
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毕业年级的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合理科学地划分学习小组是一个先决条件。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充分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在高一、高二时的学习状况,按照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男女性别比例等差异进行分组,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二)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
因为是毕业年级,这个过程要尽量简约,但至少要保证在每个小组内设组长一名,对组长进行前期的培训,让其明白自己的职责与任务。组长的人选,不一定是组内文化课成绩最好的,但一定要是组内人气较高的,这样便于以后工作的展开。
(三)成员集思廣益取一个组名
为了增强团队凝聚力,要求各组成员集思广益取一个组名,并明确组名涵义。例如,我所带的高三7班,全班共45名学生,分成了8个小组,8个小组的组名分别是“广袤年华”“鸿鹄之志”“蛟龙得水”“骥子龙文”“鸾翔凤集”“马到成功”“银蛇蜡象”“青青子衿”。“一段悠悠的青春,假如把时光拆分,也许会像琥珀一样的沉默,在这锦涩的年华里我们驰骋”,是“广袤年华”的含义;“鸾鸟在飞翔,凤凰成群地歇在这里,优秀的人才汇聚到了一起”,是“鸾翔凤集”的含义;“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我们终会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是“蛟龙得水”的含义……
(四)将小组合作的理念同班级文化建设相融合
要求每个组在教室张贴一张全组成员共同设计、制作的、能体现小组精神的条幅。每天看到墙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条幅,能时时激励自己。
(五)组间竞争
组间竞争,每次要有成绩记录,定期进行汇总、公布、总结。以我所代的语文课为例:课文背诵,能在全班前10名率先完成的,为其所在的小组加一定的分;未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每次给其所在的小组扣一定的分。
二、 适时调整小组
小组分配好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这种学习方式的渐渐推进与开展,教师要适时在小组内、各小组间不断做一些调整。
1.密切关注各组内组员间的合作情况,及时进行人员调整或重新搭配,不断改变他们的合作对象。让每个人在小团体内发挥最大优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合作对象,提升相互合作的能力。
2.寻找“1号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各组都会涌现出一些课堂表现优秀突出的学生,每组推举一名,把他定名为“1号学生”。“1号学生”产生以后,各组成绩的记录方式要发生一点小变化。例如,同样一项任务,“1号学生”完成只给小组记1分,其他学生完成给小组记2分。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均衡各组间的分值差;另一方面,表面看“1号学生”好似在吃亏,但实际也是对他们优秀表现的肯定,他们会乐于接受。
3.发现“3号学生”。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实践,细心观察的教师会发现各组都会有一些课堂表现相对不够不活跃,各项成绩在组内偏后的学生。不能以“落后”之类的词给他们定位,换一种思维,他们就是“提升空间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学生,他们便是将要产生的“3号学生”。“3号学生”产生以后,各组得分的标准再一次发生变化:同等条件下,每完成一项任务,“1号学生”得1分,“3号学生”得3分,其他学生得2分。在为小组创造成绩的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在组内其他学生的鼓励支持下,“3号学生”可能会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三、 必要的惩罚措施
必要的惩罚措施是让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化发展的保障。然而,惩罚也需要技巧。
(一)要让学生乐于接受惩罚
在惩戒之前,先要明确告诉学生,各小组是一个小集体,小集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愿意陪组内其他学生一起接受惩罚是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是高尚的。另外惩罚的方式可以多样,不一定每次都是是增加作业量这种传统方式,表演节目唱首歌也可以。
(二)灵活改变惩罚方式
例如,组内成员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本人不受惩罚,组长代为受罚。这样做,一方面,给了没有完成任务的组员心理压力,让别人代自己受罚,内心觉得愧疚,下一次就不好意思不完成任务了;另一方面,对组长而言,提醒了他要时刻关注督促组内所有的组员不掉队。
(三)灵活把握过关尺度
个人完不成任务全组学生一同受罚,这一条对程度偏差的学生来说,压力不小。所以,教师在检查程度偏差的学生时就要适当降低标准,让他们始终保有信心,一次完成了,就有信心下次也能完成。例如,我班上的学生小慧,几乎每次背课文都是最后一个,而且很不熟练,通常要背两三次才能勉强过关。她之所以一遍一遍找我背,动力和压力全都来自集体荣誉感的驱使。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在毕业年级教学中的重要课堂组织形式,实验证明,它能有效提高毕业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对它进行优化,让它发挥出更大的功效,将是我继续尝试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艳琼.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02(12).
[2] 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