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武则天有关的嵩山道教文物

2017-08-09张得水黄林纳

文物天地 2017年7期
关键词:升仙嵩山武则天

张得水+黄林纳

嵩山拥有很多上古时期的遗迹、传说,是我国道教文化传播的重地,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嵩山的附属山脉缑山是道教的第三十二福地,嵩山的北翼邙山是道教的第七十福地。历史上有许多著名道士曾在嵩山修炼,如浮丘公、王子晋、李八百、张道陵、成公兴、寇谦之、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刘道合、邱处机、王常月等,他们当中有的长期在嵩山修道,有的是先在嵩山修道后成就了一番道业。后世帝王臣民也多去嵩山寻仙访道,更为嵩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尤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在身为皇后时,积极参与高宗的崇道活动;在位和执政期间,更与中岳嵩山道教结了不解之缘。据史料记载,她先后8次到嵩山,或祭祀封禅,或求神拜佛,或商议军国大事,或休闲疗养、观光游览等,并在嵩山留下了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文物、遗迹以及传说(图一)。

一、崇唐观与《潘尊师碣》

《潘尊师碣》,即《唐默仙中岳体玄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文并序》,系大周圣历二年(696)二月由雍州司功王适撰文、弟子司马承祯书丹刻立在嵩岳逍遥谷崇唐观中。此碑详细记述了高宗、武后对潘师正的优礼,可以补正史记载之缺。题额为篆书,碑文使用篆、隶、籀三体合一的“金剪刀”书法。《中州金石记》引《续仙传》云:“承祯攻篆,创为一体,号金剪刀书。”这种字体世所少见。《说嵩》评:“碣为承祯书无疑,用笔稍肥,然姿致遒媚,文亦清丽可诵。”《语石》赞,“承祯碑笔法在唐隶中不多得,篆额尤奇伟。”此碣文石刻至今尚存,通碑23行,2200余字,可惜碑已断折,字迹风化模糊,历代金石书籍对其多有著录。

唐初著名道士潘师正,是唐代道教的主流派茅山宗十一代宗师。两《唐书·隐逸传》对其均作记载。潘师正,字子真,赵州赞皇人。少年丧母,居住于墓侧,以至孝而闻名。大业中,拜王知远为师,成为道士,王知远“尽以道门隐诀及符箓授之”。他在嵩山逍遥谷清修二十多年,清心寡欲,“但服松叶饮水而已”。潘师正之所以在唐代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青睐和推崇。据《潘尊师碣》記载,他在嵩山隐居修行期间曾多次受到高宗和武则天的接见。潘师正所传道教茅山宗,也随之名噪天下。高宗与道潘师正的对话,也经门徒系统整理,撰写成《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一书,刊刻行传天下。

据《资治通鉴》记载,永隆元年(679)二月,唐高宗及武则天携太子李贤幸汝州之温汤,然后游历嵩山,参访道要,到潘师正居住的逍遥谷,他也备受武则天及太子尊重, “上及天后、太子皆拜之”。高宗曾问潘师正:“山中有何所需?”师正对曰:“所须松树清泉,山中不乏。”高宗还下令在逍遥谷原潘师正住所,建造隆唐观,岭上别起“精思院”,作为他的住所。改嵩阳观为奉天宫,并修建花园曲径直通隆唐观,还亲笔题额,逍遥谷口立门为“仙游”,隆唐观后苑立门为“寻真”,这两门的名字,都是潘师正所起。高宗与武则天曾在此居住多日,当时太常奏新造乐曲,帝又令以《祈仙》《望仙》《翘仙》为名,并前后赠诗,凡数十首。

潘师正在嵩山弘传道教50年,以嵩山为中心,向中原迅速发展,根深叶茂。他弟子众多,其中韩法昭、司马承祯、郭崇真等皆为唐代名道。潘师正的师傅王知远和弟子司马承祯皆与武则天有过关联。茅山宗第十代宗师王知远晚年遗命子绍业曰:“尔年六十五见天子,七十见女君。”调露中(680)绍业表其言,高宗召见,嗟赏,追赠远知太中大夫,谥曰升真先生。武后复召见,皆如其年,又赠金紫光禄大夫。其弟子司马承祯茅山上清派的第十二代宗师,一直跟随潘师正在嵩山学道,得受上清经法及符箓、导引、服饵诸术。武则天时期闻其名,将其召至京都,亲降手敕,赞美他道行高操。后其还山,武则天委托麟台监李峤在洛阳之东为其饯行。

永淳元年(682)正月,潘师正出现将要升天的征兆,高宗急忙赶到嵩山去看望他,不过,当年潘师正并未仙逝。第二年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驾崩。第三年(684)潘师正仙逝。武则天追思不已,遂诏赠太中大夫,谥号“体玄先生”。大周圣历二年(699)二月,由雍州司功王适撰文,弟子司马承祯书丹《唐默仙中岳体玄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师碣》刻立在嵩岳逍遥谷隆唐观中。

隆唐观,现名崇唐观,位于嵩山南麓金壶峰下,调露元年(679)唐高宗为潘师正所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而改名,后又改为仙游观、承天观、承天宫等。崇唐观观内现存清代建筑老君殿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琉璃瓦顶,殿内砖柱上浮雕人物、禽兽、古塔等图案。崇唐观观内老君造像,青石质,通高2.8米,雕工精细流畅。莲花须弥座上又有弹琵琶、吹笛、舞蹈等男女乐伎浮雕,座上文字:“大周隆唐观敬□元始,长寿二年十月五日毕工谨记。”岭上的精思观不复存在,仅剩瓦砾遍地。唐孟浩然曾有诗《游精思观回望白云在后》的诗句,这些都见证了此处在武则天时期的辉煌。2001年9月25日,崇唐观石刻造像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大周封祀坛

载初元年(690)九月,武则天在洛阳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在神都立武氏七庙,降皇帝李旦为皇嗣,改唐太庙为武德庙,从此“大周”取代了“大唐”,历史上称为“武周革命”。为了昭告天下其统治的正统性,以及向上苍彰显其统治的功绩,天册万岁二年(696)腊月甲戌(初一),73岁的武则天一改过去东岳泰山封禅的传统,从神都洛阳出发前往中岳嵩山封禅。封禅的地方设置了“三坛”。登封坛,设在嵩山太室之巅峻极峰上,是祭天之所在;封祀坛,设在嵩山少室东麓万羊岗,是禅地之所在;朝觐坛,是祭天禅地告成后,受朝廷百官与外国使节朝贺之所在,该坛在今嵩阳书院之前。最终武则天登上嵩山,在祭坛举行仪式,封埋玉册,封禅成功。武则天的封禅,等于是她将自己的事业向昊天上帝作了汇报, 并且得到天帝认可。她所做的一切, 均属天命所归。至今嵩山上仍保留有武则天封禅时的遗迹,其中“大周封祀坛”成为中国封禅史上唯一保存至今的封禅建筑遗址(图二)。坛上现存封祀坛碑一通,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刻立(图三、图四)。现存于登封市西万羊岗封祀坛南约20米处。该碑在民国时被推到,正面向下,下部没入土中,碑额题刻篆书“大周封祀坛碑”六字。碑文楷书,首行题曰:“大周封祀坛碑并序”,武三思撰文,薛曜书丹(图五)。原立于登封坛前由武则天撰写的《大周升中述志碑》和李峤撰写的《大周降禅碑》,立于封祀坛前由薛稷书丹的《大周封中岳碑》,立于朝觐坛前由崔融撰写的《朝觐坛记碑》等,现均已不存。

为纪念这桩大事的完成,武则天下旨大赦天下,将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将嵩阳县改为登封县(现登封市),将阳城县改为告成县,以示其封禅“祭天告成”和夙愿大功告成。至今登封市和告成镇仍沿用着1000多年前武则天御赐的这两个地名。又因为封禅日为嵩岳神所佑,万岁通天元年(696),又尊神岳天中王为神岳天中皇帝,神岳天灵妃为神岳天中皇后。自此,中岳神正式成为神帝而被后世崇拜。

三、《升仙太子碑并序》

万岁登封元年(696),武则天封禅成功后,其晋封神仙“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别为立庙”。圣历二年(699)二月,武则天幸嵩山,返回途中,经途缑氏,正值升仙太子庙竣工之时。武则天谒升仙太子庙,并亲撰文和手书《升仙太子碑并序》。《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二记载,“二月,己丑,太后幸嵩山,过缑氏,谒升仙太子庙。壬辰,太后不豫,遣给事中栾城阎朝隐祷少室山。朝隐自为牺牲,沐浴伏俎上,请代太后命。太后疾小愈,厚赏之。丁酉,自缑氏还”,回到洛阳。新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也有相同的记载。她当时在偃师缑氏山升仙太子庙驻留了八九天,由于身体偶感不适,留宿养疴,也是这段时间撰写并手书此碑。

缑氏山,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古缑山镇东南约6公里,在今河南洛阳东南40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南,距离嵩山不远。而由洛阳到嵩山,必经缑氏镇。这里地势高敞,土壤深厚,景色秀丽,据《山海经》记载:“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可见此地和道教很有缘分。虽然是座不起眼的小山,但在这里却出了位神仙,即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子乔。据《列仙传》记载,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的声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漫游时,遇见道士浮丘公,就跟他上了嵩山。在嵩山,他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后来,家人桓良终于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日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他只是远远地看着人们,并不靠近大家。他举手向人们致谢意。几天后,他才骑鹤飞走。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缑氏山为他立了祠庙。但庙祠后来屡废屡兴,武则天决定予以重修。《升仙太子碑并序》中说:“变维城之往庙,建储后之新词”,“乃为子晋重立庙焉,仍改号为升仙太子庙”。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有篇名为《贝冥君古坟记铭序》的文章,记载武则天到缑氏寻仙访道,为太子晋建庙的始末,“神功元年,龙集丁酉,我有周金革道息,宝鼎功成,朝廷大宁,天下无事。皇帝受紫阳之道,延访玉京。……因登侯氏山,望少室,寻古灵迹,拟刻真容。得王子晋遗虚,在永水之层曲。”

武则天亲撰《升仙太子碑》,碑文語势畅达,气象恢宏,多道教僻语典故。语句俪偶甚工,情韵无穷,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主要讲述世界万物由气而生,世界上有无所不能的神仙;以及升仙太子晋身世高贵及其修道成仙的经历;大周国受命于天,歌颂武周盛世国泰民安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她对“黄庭仙室,丹阙灵台;银宫雪合,玉树花开”,“金浆玉液,雾宫霞馆;瑶草扶疏,珠林璀璨”和“出入太素,驰驱上清”这种神仙世界的憧憬与向往;还描绘了在她的治理下,武周社会呈现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边疆宁静,各民族和睦相处,天下歌舞升平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歌颂了自己的丰功伟绩,字里行间倾注了鲜明的慕仙情节和很强的政治意图。

该碑阴刻文分为三截:上为武则天的杂言诗《游仙篇》及诸臣题名,为薛曜所书;中为钟绍京等人衔名和神龙二年题记(706)及衔名,为薛稷和钟绍京所书;下为相王李旦的题记及从臣题名等。其中《游仙篇》为:“仙储本性谅难求,圣迹奇术秘玄猷。愿允丹诚赐灵药,方期久视御隆周。”表达了武则天希望得到神仙所赐仙药,长生不老,以及大周国长久昌盛的愿望。

此碑(图六)至今保留在洛阳偃师市府店缑山上,碑高6.7、宽1.55、厚0.55米,盘龙首,龟跌。碑额有“升仙太子之碑”六字(图七),为武则天亲书鸟篆飞白体,书艺高妙,较为少见。碑文33行,每行66字,为武则天亲笔书写。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运笔流畅,意态豪纵,文中并有武则天新创之字。清人叶昌炽《语石》认为:“女子书丹,当以武瞾《升仙太子碑》为首,书体从章草出,世莫能知矣。”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可以说,升仙太子碑具有很高的文物与艺术价值。

武则天为什么极力推崇升仙太子?与李唐王朝为自己攀附道教始祖李耳作为祖先一样,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也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神仙依靠。《元和姓纂》上记载:“武氏出自姬姓。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周平王名宜臼,西周周幽王之子,是东周第一代国王。其儿子由于出生时掌纹天然形成一个“武”字,遂以武为名,后来他的子孙,以武为氏。武则天一直以周氏后裔自居,而升仙太子晋为周灵王太子,他和武则天同样为周氏后裔。所以武则天推崇升仙太子,不仅是推崇道教,攀附神仙思想,更有着神化武周政权的意图。如今升仙太子庙早已废毁,瓦砾散落于田野,唯有此碑,历千百年风霜雪雨,矗立至今,是中原大地文物宝库中的珍品。

四、《夏日游石淙诗并序》

在武则天拜谒升仙太子庙,撰写《升仙太子碑并序》第二年,嵩山封禅后的第四年,即久视元年(700)正月,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在嵩山的石淙河水边修建了三阳宫,作为武则天在嵩山巡行、休闲、避暑的行宫。四月,武则天即巡幸三阳宫。据《通鉴》记载,久视元年,“正月戊寅作三阳宫于告成之石淙,夏四月幸三阳宫”。五月,武则天在三阳宫生病,吃了道士胡超用三年时间、花巨资所制丹药,病情大为好转,于是改元为久视。很多正史文献都对这件事进行了记载。《朝野佥载》明确记载了,胡超进奉药于三阳宫:“周圣万历年中,洪州有胡超僧出家學道,隐白鹤山,微有法术,自云数百岁。则天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为久视元年。”武则天服药后,病情大减,心情舒畅,于是在这年五月十九日,率皇太子显(唐中宗)、相王旦(唐睿宗)、梁王武三思、张易之、张宗昌,以及狄仁杰、姚元崇、李峤、苏味道等君臣17人,到不远处的石淙河游玩,并设宴于一巨石之上,饮酒赋诗,周围仕女起舞,鼓乐相助,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石淙会饮”(图八)。

石淙河在登封市告成镇东约3公里处。发源于嵩山东麓倒拜沟的九龙潭,东南流经冯沟、龙尾、龙头、马跑、卢店、曹村,到西刘碑再转入西南流,又经告成入颍河。此水在西刘碑至告成段叫平洛涧,两崖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古嶙峋多姿,大小别致。涧中有巨石,幽洞曲径,清流拍岸,淙淙有声,故名“石淙”。石淙河汇聚成潭,中有一潭,形如车厢,称“车厢潭”。潭中有一大石块浮在水中,高出水面3米有余,顶平如案l0余平方米,可容十多人在其上饮酒赋诗。

武则天所作诗为《夏日游石淙诗并序》:“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万仞高崖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且驻欢筵尝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王公群臣等人也相继作诗,共17首。武则天的诗虽是描写嵩山风光,但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神仙的渴望与道教的推崇。其群臣所作16首诗也是迎合武则天对于嵩山景色的喜爱和对于道家的推崇。武则天将这些出身不同、政见不一的宰相权臣聚集在此,宴饮赋诗,抒发求仙慕道之心意,歌咏武周王朝国泰民安之盛世。

诗作成之后,武则天命薛曜书丹,让工匠将其君臣所赋诗句刻在北面临水的崖壁上,人称此岩为“摩崖碑”(图九)。摩崖诗碑依崖就势,削面磨平题刻。碑高3.65、宽2.4米,为避风雨侵袭,阳光曝晒,当年也曾凿洞穿木搭棚,至今留有洞迹眼。碑上文字分为三层,上层首行题《夏日游石淙诗并序》及武则天的诗序和诗。二、三层,为参与饮宴的群臣王公各作的七言排律诗《侍游应制》,共16首。宴饮宰臣的作者,按顺序排,有皇太子李、右奉裕率兼检校安北大都护相王旦、太子宾客上柱国梁王三思、内史狄仁杰、奉宸令张易之、麟台监中山县开国男张昌宗、鸾台侍郎李峤、凤阁侍郎苏味道、夏官侍郎姚元崇、给事中阎朝隐、凤阁舍人崔融、奉宸大夫汾阴县开国男薛曜、守给事中徐彦伯、右玉钤卫郎将左奉宸内供奉杨敬述、司封员外于季子、通事舍人沈俭期。石淙河摩崖题记也一直留存至今,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书法价值,是我国唐代历史文化遗存的实物见证。

五、武则天金简

“石淙会饮”之后的不到两个月,即久视元年(700)七月七日,武则天还在嵩山三阳宫,她让那个曾进奉给她丹药的道士胡超在嵩山峻极峰上投下了一枚金简。在时隔1200多年之后,这枚金简被河南登封唐庄一个名叫屈西怀的农民捡到。

1982年5月的一天,屈西怀在嵩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大周升中述志碑》遗址北面约七八米处的高崖边的一块大石头下发现一个金质的长条片,上书有文。之后上交给登封人民政府,并由登封人民政府拨交当时的河南省博物馆。金简呈片状(图十),长方形,长36.2、宽8、厚约0.1厘米,重223.5克。金简整体素面无纹饰,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自右至左竖3行63字,每字直径约1厘米,文曰:“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这件文物最初被命名为“武则天除罪金简”,后改名为“武则天金简”。此物一经问世,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这不仅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更是迄今发现的武则天所遗留的唯一一件与她本人有关的可移动文物。它对于研究唐代历史、武则天的政治思想、武则天时期的书法、古代投简制度、古代封禅制度等都有重要价值。因此,武则天金简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河南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金简刻字的意思应是:上言:大周国皇帝武曌信奉道教,羡慕长生,在久视元年(700)七月七日这天,在嵩高山门投掷金简一枚,乞求三官九府能够对武曌除罪消灾。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将武则天金简和文献记载投龙简相对比,其功能、样式、目的、运用的方式等基本符合,因此目前大多学者倾向于认为武则天金简属于道教投龙简的一种。

投龙,又称为投龙简、投龙璧,是古代封建帝王在举行黄箓大斋、金箓大斋等之后,为了乞求天地水三官神灵,而举行的斋醮仪式中的一个环节。具体是把写有祈请者消罪愿望的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起来,根据投放地点的不同,分成三简,取名为山简、土简、水简。山简封投于灵山之诸天洞府绝崖之中,奏告天官上元;土简埋于地里以告地官中元;水简投于潭洞水府以告水官下元。道教的投龙仪式源于先秦时期的人们对天、地、水等神仙方术的信仰。三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注引《典略》说,张修有“请祷之书,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南北朝刘宋时期已趋成熟。到了唐代,由于道教的地位提高,这种祭天、地、水的投龙仪式,变得十分流行和普遍,并走入宫廷,成为一种国家斋醮祭祀大典,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国家举行这种告请三元的投简活动目的是,祈求天地水神灵保护社稷平安。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序》对投龙的作用概括为:“国家保安宗,金箓籍文,设罗天之醮,投金龙玉简于天下名山洞府。”道教认为五岳皆有洞府,是投龙的最佳之处,所以规模最大的投龙仪式常在五岳举行。史籍、碑刻多有唐代帝王投龙的记载,以武则天、唐玄宗为最。

在唐之前发现的实物简大都为木简,而到了唐代开始出现了金属制简,除了武则天金简外,还有在清道光年间所发现唐玄宗李隆基向南岳投放的铜简(图十一)。这件铜简的长度与武则天金简基本相同,但比其略宽,同为素面,但正反刻字,纪年也用太岁纪年,同相令道士投简。其文字格式与武则天金简相同,开篇报上自己的名号,然后表白自己“好乐真道”,并书投简所祈事项,投简人,标注日期。五代时期北方虽战乱不息,但偏安江南一隅的吴越国王,由于施行“保境安民,繁荣经济”的国策,使得吴越国继续保持了唐朝以来吴越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唐代皇帝的那种兴道之风和科仪制度也被全盘继承下来。正是基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目前发现实物投简最多的主要为吴越王国所投银简(图十二、图十三、图十四),堪称历代帝王投简之大宗。

“小使臣胡超”,即史书上记载的道士胡超。据《通鉴》卷206记载:久视元年五月,“太后使洪州僧胡超合长生药,三年而成,所费巨万。太后服之,疾小廖。癸丑,赦天下,改元久视。”同样《朝野佥载》中也有相同的记载:“周圣万历年中,洪州有胡超僧出家学道,隐白鹤山,微有法术,自云数百岁。则天使合长生药,所费巨万,三年乃成。自进药于三阳宫,则天服之,以为神妙,望与彭祖同寿,改元为久视元年。”这些文献中记载的胡超与金简上的胡超同名。武则天服用道士胡超的药后,治好了疾病,并因此大赦天下和更改年号。《旧唐书》的记载也佐证了此次事件:久视元年“五月癸丑,上以所疾康复,大赦天下,改元为久视”。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被发现,使得我们对于胡超有进一步的了解。胡超又称为胡惠超,字拔俗,被当时人尊为天师,其道法高深,是享誉唐宋时期的一位高真。据《修真十书玉隆集》卷36记载,胡慧超天师名惠超,字拔俗,不知何许人也,“唐高宗上元间来自庐山,栖於豫章西山之洪井”,即修行在今江西境内。其“美须眉,体貌环伟,类四十许岁人,身不甚长,然每处稠人中,其首独出其上,虽至长者,止及其肩,故时称胡长仙”。“当时人不知其具体年龄,“人问其年几何,曰五十二歲,逾数十载问之,亦复云然”。并且法力高强,造福当地百姓。武则天闻其名,召其入宫。“不得已而出”,并被武则天委任为其炼丹。“天师乃于洪崖先生古坛际炼丹,首尾三年。降诏趣召诣阙,至则馆于禁中。天师辞归,固留不许,天师一朝遁去,上闻叹恨久之。”胡慧超三年炼成丹药,进献给武则天,并坚持要回去修炼,武则天再三挽留。最后临行之时“遣使责赠甚厚”并赠诗一首:“高人叶高志,山服往山家,迢迢闻风月,去去隔烟霞,碧岫窥玄洞,玉灶炼丹砂,今日星津上,延首望灵槎。” 此诗可和《全唐文》武则天诗词相印证。上还记载,在胡慧超修行之处“梁牌亲题大周年号,笔力遒劲”,可见其在大周朝应是荣宠一时的。

另据《净明忠考全书》卷一曰:“尝遇日月二君,授以净明灵宝忠孝之道,神妙无方,人莫能测。”“凡参学净明弟子,皆尊之曰法师君。”可知胡超应是唐代道教一个新兴教派——净明派的祖师。

根据目前的典籍记载的事迹上来看,可以基本判定道家典籍上记载的胡慧超和史书上记载的胡超,以及投掷武则天金简的应是同一人。那么到底哪个名字更为准确呢?目前通过现有的资料分析,关于胡慧超的记载最早应出现于唐末五代杜光庭所撰《仙传拾遗》,其后《正统道藏》中的《三洞郡仙君》和《修真十书玉隆集》关于胡慧超的内容均出自于和参考杜光庭的《仙传拾遗》。

而最早出现胡超记载的是唐代张鷟的《朝野佥载》,张鷟(约660-740),在高宗朝为进士,武则天时期曾为御史,他和胡超出现的时代基本相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关于唐代一些内容也取材于《朝野佥载》。其时代稍晚的颜真卿所写碑文《抚州临川县井山华姑仙坛碑铭》上记载:“长寿二年,岁在壬辰,冬十月壬申朔,访于洪州西山胡天师。天师名超,能役鬼神……”即明确记载为胡超。加之武则天金简的相佐证,因此,胡超之名更为确切。

通过与武则天相关的这几件道教实物不难看出,武则天与嵩山道教有着不解之缘。从时间上来看,其最初来嵩山寻仙访道,是陪高宗前来。高宗身体一直不好,渴望能够健康长生,加之附会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人,因此对于道教格外重视。高宗病逝之后,武则天独揽大权,为了给自己的统治寻找依据,她选择了提升佛教,压制道教。但当她建立大周国之后,特别是嵩山封禅之后,她认为她的事业受到了嵩岳神灵的庇佑,因此对于嵩山特别地情有独钟。她所撰写的《升仙太子碑》碑文以及《夏日游石淙诗并序》都是基于对道教哲学的理解;嵩山封禅前的种种天降祥瑞现象和大周的境内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都使她认为她的大周国的建立受命于天。她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找到一位和她同为周氏后裔的神仙周太子晋,并大力推崇。她晋封他为升仙太子,并为其立庙,亲撰书写《升仙太子碑并序》,这不仅有着推崇道教、攀附神仙之思想,更含有神化武周政权的意图。特别是嵩山封禅的成功举行,表明她的功绩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其大周王朝的正统性也得以昭告天下。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疾病不断地困扰着她,面对晚年才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大周政权,她不想就这样还给李唐王朝,或者传给她的侄子。相对于佛教宣扬的来生转世,道教的长生升仙更为吸引她,她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道教,迫切地想借助于道教的帮助寻找到延年益寿之仙方。文献记载,她在嵩山曾有两次生病;第一次是圣历二年二月,武则天拜谒升仙太子庙时,后来跟随她一起出游的遣给事中栾城阎朝隐,以自己作为牺牲祭祀少室山,武则天因此感到病情大好;第二次是久视元年五月,武则天在三阳宫生病时,吃了道士胡超用三年时间、花巨资所制丹药,病情大轻,心情十分舒畅,不仅改元为久视,还在石淙会饮,不仅她自己作诗推崇道教,其群臣也相应作诗来迎合。不久,又命胡超在峻极峰投下金简,为其消罪祈福。这些都使她更为热衷于道教。

所以,用武则天自己所做的《游仙诗》,最能够表达晚年武则天对于道教的态度。她希望能够通过道教的帮助从而能够“方期久视御隆周”。

猜你喜欢

升仙嵩山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武则天的遗嘱
我爱我家
空间视角下楚汉葬俗中的凤凰演变
论河南南阳汉画像石中四神图像
2017年全国青少年户外营地夏令营(河南站)在嵩山落幕
尹朝阳:嵩山高
郑州嵩山地磁台站建站可行性分析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