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陌上》:当代乡土中国的心灵断代史

2017-08-09张丽军袁雪

雨花·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芳村乡土风景

张丽军+袁雪

中国70后实力派作家付秀莹的长篇小说新作《陌上》是非常丰富和精彩的,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乡土中国的新审美想象。乡土中国在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远不同于以往的文化模式,既不是鲁迅式的,也不是沈从文式的,也不像莫言、贾平凹写的乡村。我们就像处在一个盲区、黑洞一样,没人写出来这个活生生的、这个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乡村,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从这一点来说,付秀莹的《陌上》是当代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个重要收获。

《陌上》,是付秀莹对以往“芳村”系列小说的一种扩充、一种发展、一种创造,写出了“芳村”空间下新世纪乡土中国一代人的精神断代史。《陌上》不是以往的那种全景式的展现,而是只写了一代人情感的裂变和发生,细致而生动,包含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剧变引起的人的内心巨大变化、疼痛与撕裂付秀莹。这是非常隐秘的,是当代乡土中国在现代性和城市化背景下隐秘的心灵史。表面上,乡土中国农民依然是在快乐地生活,可是内心不一样。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评价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最内心的伦理、情感发生了巨大的裂变。这就是我们当下的东西,饱含着具有“当下现实主义精神”的、活生生的、心灵裂变的精神史。这种大家都能看到、感受到,即人人可见、可感、可观,但是却又写不出来的东西,付秀莹把它写出来了。这就是《陌上》在当代乡土中国文学书写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陌上》小说就是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乡土中国当代“浮世绘”。“芳村”从一开始就写其一年四季的变化,是一个季节的轮回、生命的轮回。像《清明上河图》一样,空间感画面感非常强。付秀莹写出了芳村在新世纪历史语境下的生活横断面,浓墨重彩绘就了一幅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芳村”农民日常生活“浮世绘”。就像年轮一样,可以从中看到这棵树的整个结构,它的成长的变化,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是稠还是密。《陌上》极为细腻地刻画出了“芳村”空间下每个人情感的密度、情感的波动,内心的横断面与剖面截图,是当代文学意义的《清明上河图》。

《陌上》描绘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村庄。这种生机一方面来自大自然,一方面来自人内心的欲望。小说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写出他们内心情感的裂变,被难以名状的东西所缠绕的那种撕扯和断裂、痛苦和纠缠。大全、团聚、增志,是随着潮流应运而生的乡村企业家形象,他们有魄力、有能力、有意志力,会决策、打交道,聚集大量的财富。他们与各种女性之间的交往,打破了以往伦理道德体系。但是,他们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坏人,会顾及妻子、“娘家人”“亲戚”的感受。作者没有“妖魔化”他们,而是写出情感的多变,把这个时代人内心的裂变呈现出来。例如小说中的翟建信。他一方面做了很多好事情,一方面任由个人欲望膨胀。作家呈现了过去乡村隐秘的东西,而这恰恰是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小说有一群美丽、可爱而又焦虑、挣扎的女性人物形象。走出乡村世界的香罗,开发廊,给别人情人做挣了很多钱。当回到家的时候,她又很疼惜自己的丈夫。她丈夫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二人感情,他们两个都是很疼和痛的,像沈从文的《丈夫》。望日莲和香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望日莲的父母是极端老实的人,他们是一直受压抑、被忽略的小人物。望日莲不想像她父母一样过着那种生活,要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但芳村没有给她提供一种追求自己合法利益的渠道,她有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小说里面还有一种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女性。她们内心中有这个时代的裂变的精神痕迹,如小说里面嫌弃自己的丈夫无能的臭菊、翠台、小鸾。

小说对风景、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同样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付秀莹对生活的体验非常深刻,这在小说中得到了非常好的呈现。秋天到了,臭菊一家做茄子饺子,腌黄瓜,日常生活的美一下子呈现了出来。美就在日常生活之间,就在淡然的心灵之中。但是,过去那种安宁、世俗、快乐的幸福,今天已经打破了,臭菊一直想让丈夫军旗去挣钱,她认为有了钱才有了一切。在这个生机勃勃、欲望勃勃的时代里,作者写了日常生活美好的一方面。婆婆和儿媳妇虽然也勾心斗角,但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维度之下。那种日光流年的感觉特别的真切、动人。这是小说所呈现制衡物质欲望的另一种巨大力量。虽然我们说这个时代有欲望、有痛苦,有无奈、有挣扎,但是,人们内心依然在坚守另外一种力量。小说写到建信站在楼顶,脚下一滑摔倒了,这其实是一种隐喻。人的欲望再强大,内心还是需要一种安宁、皈依的力量。

《陌上》中对风景的描写是对大自然真实的书写,是内在于乡村的。付秀莹是一个写风景的高手,浓重的夜晚,密密地繁星,每一种植物的描绘都蕴含着某种哲学性的东西,值得细细的体悟。这是一种大地的力量,把我们的内心拉回来。这些风景饱含着深深地情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高大的树木,“大庄稼”玉米地,这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小说中这些风俗画、风景画,与乡亲们内心的风景相映成趣,构成一幅21世纪乡土中国的“精神心像图”。

“芳村”这个地方,对于生活在乡土中国的每一个人来说,那么的圣洁,可是又那么污浊。我们对它魂牵梦绕,可是它又带给我们无数的伤害。这是我们最亲最亲的大地,这里有我们最亲最亲的亲人。这就是我们的乡土中国,这就是人性。作家付秀莹把这种东西写出来了。

《陌上》饱含很柔、很深的情感,真切动人。《陌上》让我想到了《水浒传》《红楼梦》。像《水浒传》里面梁山泊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面貌,能够深入到我们的内心,打动我们的情感。遗憾的是,《陌上》里面没有一个能够立得起来的理想性、经典性的人物形象。“芳村”依然是一个日常化的、庸俗化的、物欲化的乡村。没有进行更宏伟的、精神上的建构,是这部小说的缺失和遗憾。我们期待付秀莹能够走得更远,写出更好的作品来。

猜你喜欢

芳村乡土风景
涞源县上老芳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在芳村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
广州鲜切花市场最新价格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