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2017-08-08吴剑
吴剑
今年是昆曲申遗成功十六年。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中国的昆曲艺术以全票入选。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已有600年的历史。而自清末民国初年中国唱片开始,尽管昆曲逐渐走向衰落,但也留下了至今令人回味的经典之作。
昆曲唱片发行很少,根据朱复汇集的离山堂昆曲唱片目录计算,大概有一百七八十张,包括皮簧名伶所灌录的昆曲唱片,牌子唱段,京、昆于一剧的唱片,昆曲发展中吸纳的吹腔和弦索调时剧,已在昆剧演出中广为传播的唱片,一些私人未发行的唱片,以及极少数遗漏的唱片。
| 一代大家与他的朋友们 |
最早的昆曲唱片应该是滚筒唱片,笔者并未见到实物,清末哥伦比亚(克伦便)公司单面唱片有一些昆曲唱片,存世很少,邱凤翔的一张《三笑姻缘》(图1),并未收录到离山堂昆曲唱片目录中。邱凤翔是昆曲小生,于清宣統年间病逝于上海,还不到40岁。另存有《折柳阳关》、《八阳》各一面,甚是珍贵。
上海百代发行昆曲唱片较多,其中昆曲大师俞粟庐发行有13面7张唱片,均为钻针唱片,可惜存世不多。俞粟庐,1847年生人,清松江府娄县人,被誉为“江南曲圣”。他曾跟随清代苏州昆腔研究者叶堂的传人韩华卿学习昆曲。近代戏曲家吴梅教授评价俞粟庐,“能传叶派正宗唱法者,惟君一人而已”,辑有《粟庐曲谱》存世。其子俞振飞在继承家学“清曲”技艺的基础上融入表演艺术,成为一代昆曲艺术大家。
俞振飞生于苏州义巷,京剧、昆曲表演艺术家,工小生,曾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和中国文联副主席。俞振飞灌录的昆曲唱片较多,民国时期的高亭、蓓开、开明等唱片公司均有发行唱片,《长生殿》(图2)、《牡丹亭》(图3)、《西楼记》(图4)等几张高亭唱片都是昆曲经典曲目,流传甚广。
上世纪60年代,俞振飞与言慧珠合唱灌录了《墙头马上》(图5)。言慧珠,民国初年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之女,京剧、昆曲旦角女演员,1943年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能得梅兰芳实授真传者,只有李世芳与她二人,1960年同俞振飞再婚,“文革”爆发后受到批斗,1966年9月11日凌晨自尽。《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讲的是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这套密纹唱片洋洋5张一套,是中国唱片发行的戏曲唱片中罕见的大部头。
另外一套昆曲唱片是《游园惊梦》(图6),两张,俞振飞扮演的柳梦梅与梅兰芳扮演的杜丽娘相映成辉,均堪称人间绝唱。梅兰芳和俞振飞见第一面就合作唱了《游园》中的《皂罗袍》和《好姐姐》两支曲子,之后二人便时相往还,成为挚友。最后一次合作拍摄电影和最后一次合作登台都是《游园惊梦》。在这出戏里,梅先生无论是唱、念、做,都有许多突出的地方。通过他的优秀的表演,不仅表现出了杜丽娘的温婉、娴雅、贞静的性格,还把这位深锁幽闺的少女心灵深处的寂寞、空虚、惆怅、彷徨的心情,在唱做中恰如其分地流露出来。
梅兰芳是享誉世界的京剧大师,民国三年(1914年)1月,在庆丰堂与王蕙芳同拜陈德霖为师,又先后从师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学习昆曲。他用昆曲的表演方法丰富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同时,反过来又丰富和提高了昆曲的表演艺术。梅先生一生灌录唱片非常多,民国时期有三张京剧唱片被离山堂昆曲目录收入,《抗金兵》(图7)、《贩马记》、《刺虎》,虽冠名京剧,因含昆腔唱段或杂京昆于一剧,故算作昆曲唱片。
| 国外唱片公司经典之作 |
民国时期上海几大唱片公司大都是外国人开办的,百代是法国的,胜利是美国的,高亭、蓓开是德国的,大中华唱片厂是孙中山先生邀请日本人铿尾庆三于1917年在沪创建的。
大中华唱片 大中华唱片厂厂址设在上海虹口区大连路,由中日资本家合资经营,并由孙中山先生亲自定名为“大中华”,注册商标为“双鹦鹉”。以红色蜡光纸片芯代表京剧,绿色为歌曲,蓝色为地方戏曲。1927年“大中华”改由国人自营。1941年日方控制了大中华唱片厂,改名为“孔雀唱片公司”,出版“孔雀唱片”。抗战胜利后恢复原名和商标。大中华唱片一直是藏家们争相购藏的珍品,其中昆曲唱片则更为珍贵,只发行了6张,笔者见过一张张传芳《佳期》(图8)、《思凡》,被上海藏家收入。
张传芳,昆曲“传”字辈旦角名家,歌喉婉转甜润,口齿清晰,表演细致,能戏极多。1921年8月入昆剧传习所。师承尤彩云、施桂林,后又从学于丁兰荪,工六旦,兼五旦,某些四旦及昆腔、吹腔武旦戏亦能应行。1926年在上海新世界“帮演”期间,即拥有众多观众。20世纪30年代初组建“仙霓社”,他是发起人之一。1951年8月参加华东戏曲研究院艺术室工作。1954年3月始,先后任昆曲演员训练班及上海市戏曲学校昆剧班教师,主教六旦,梁谷音、史洁华为其得意学生。
德国高亭唱片 德国高亭唱片公司也发行了不少昆曲唱片,笔者曾收藏过几张——俞振飞两张、高砚云《单刀会》(图9)、项馨吾《紫钗记》(图10)两张。项馨吾本是业余昆曲家,任职银行业,幼年即随同邑徐某习曲,后得俞粟庐指点,民国初年参加赓春曲社,与徐凌云、殷震贤、俞振飞等友善,常相雅集唱和。1947年移居美国经商,入美国籍,居美30余年间继续于海外提倡昆曲艺术,组织曲社活动。
德国蓓开唱片 京剧四大名旦除程砚秋外都灌录过昆曲唱片,其中尚小云的《游园惊梦》只有一面(图11),短短两分多钟,尤其珍贵。荀慧生在蓓开灌录《钗头凤》一面,长城唱片公司仅有的昆曲唱片就是荀慧生的,《贩马记·写状》和《春香闹学》各一面,非常罕见。
杨小楼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成为京剧界的代表人物,享有“武生宗师”的盛誉,在艺术上继承家学,师法俞菊笙、杨隆寿,同时博采众长,打下武生表演技艺的全面基础,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杨派”。他的嗓音清脆洪亮,从现存的《霸王别姬》、《夜奔》、《野猪林·结拜》等戏的唱片中,可以领略到他唱念的神韵。蓓开公司发行过两张杨小楼的昆曲唱片:《安天会》(图12)与《林冲夜奔》(图13)。其中《林冲夜奔》为昆白,念白的戏曲唱片非常少见,昆白则只见过这一张。
|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
谈到昆曲唱片的收藏,有一套不可绕过的重量级唱片,这就是中国唱片社发行的《十五贯》(图14)。对于此昆曲,周恩来总理有一句精辟的评点:“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1955年,文化部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田汉请浙江的昆剧团到北京演出,田汉看过浙江国风昆曲院上演的《长生殿》后,认为昆曲需要提倡,以在戏剧界保留一席之地。但《长生殿》只是一个传统剧目,缺少现实意义。而时任浙江省委文教部副部长兼文化局局长的黄源看了《十五贯》以后,感觉这出戏里反映的一些主题与现实形势有许多吻合之处,但是需要改进,便找出梅兰芳先生送给他的戏剧原本,和文教部的同志们切磋,下决心要对这出戏进行改编。于是,就专门组织了一个14人的《十五贯》的整理小组。
经过改编小组的努力,编排的新戏先是在杭州演出,并获得一致好评。1956年4月,浙江国风昆剧团进京演出,当时的梅兰芳,还有一些名流,自己买票送给观众看。而且在报纸上,田汉、夏衍都发表文章宣传这部戏,一时间满城争说《十五贯》。此戏在北京共上演46场,有7万多人观看。
同年4月17日,昆曲《十五贯》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演出结束以后,毛主席高兴地站起来,双手举过头鼓起掌来。第二天就传达了主席的三点指示,第一点,这出戏改编得很好,演出也很好;第二点,全国所有的剧种、剧团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演这部戏;第三点,对这出戏的改编,对这个剧团要给予奖励。过了没几天,4月25日,这部戏在国务院直属礼堂演出时,主席又去看了一次。周总理也看了两次,第一次是4月19日。戏看完了,他走到后台,对演员表示祝贺,同时他就说了那句:“浙江省办了一件好事情,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后来周总理又去看了第二遍,5月17日还专门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一次关于《十五贯》的座谈会。
当年,中国唱片社就发行了8张一套的粗纹唱片《十五贯》。粗纹唱片极易损坏,经过了60多年,全套好品相的已十分罕见。
(注:本文部分图片由老唱片收藏家杨涌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