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2017-08-08康泉

关键词:品德育人学科

康泉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而要想打好人生基础,品行是关键。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立足小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将品德教育作为核心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发展学生社会性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要能够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方针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积极发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小学生 品德与社会 育人价值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是将教授学科相关知识与育人价值相结合的平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从根本上挖掘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育人内涵,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想要进一步落实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就必须深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改革,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进而让育人工作更加扎实。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凸显育人要求

每一门学科都有具体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必须依据的纲领性文件。为了更好的完善品德与社会的育人教学目标,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心理引导,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3课《我心中的那颗“星”》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凸显出育人的要求。首先,教师可以问题导入课堂:想知道老师心中的“星”吗?之后,出示杨利伟的图片,并介绍杨利伟的故事,分析杨利伟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学习英雄身上美好的品质。通过对于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将育人的要求很好的体现出来,这就能够激励学生成长,鞭策学生奋进。

二、立足教学文本资源,拓展学生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看到书本的教材资源,甚至只是为了学生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那样学生就被当做了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根本就没有生活世界和心灵向往,这样学生的人格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教师要能够树立好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文本教材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这个单元时,教师要能够立足教材文本,培养学生对国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使学生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进一步增强爱国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食马肉的由来、印度的手抓饭、伊斯兰国家的饮食文化等,利用一些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落实育人的教学目标。

三、聚焦课堂动态生成,提升思辨能力

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之中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课堂上的反映是真实的。教师要能够及时的抓住学生在课堂上的实时反应,并将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进而提升思维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让我们寻根》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带学生学习人类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并整理出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轨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面对早期人类的生活你又有什么疑问吗?你认为先民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在讨论之后发言,如果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教师要能够适时的给予表扬,如果学生的发言有欠缺,教师要能够合理的进行补充,通过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真正将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落到实处。

四、创设具体课堂情境,增强育人体验

学生接受知识,是通过一个个感官完成的。也就是说,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感性知识认识的形成。在课堂中,创设具体的课堂情境,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知识感受,同时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让我们寻根》这节课时,教师在教授先民的生活的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北京人的生活情景,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北京人的生活情景”小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具体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人类走出的第一步是多么不容易,进而提高思品课育人的实效性。

五、重视社会热点素材,丰富育人内容

社会的热点素材是《品德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社会,获得社会体验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前的10分钟,进行2~3分钟的新闻演讲,让学生能够通过了解社会新闻,而丰富认知内容,从而分析讨论其中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思考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立足教学文本资源,聚焦课堂动态生成,创设具体课堂情境,重视社会热点素材,从多个方面提高思品课育人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海阁. 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和谐人格养成教育的研究【D】.湖北师范大学,2016

【2】粟坤忠. 小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方法探析【J】. 教育教學论坛,2015(21)

【3】康凯辉. 关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4(11)

猜你喜欢

品德育人学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