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探究

2017-08-08李璇

科技资讯 2017年19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技术

李璇

摘 要:运用少量的水来灌溉是节水的理念,利润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在灌溉节水定论中,相关技术的采用,使水资源最大程度上得以使用。如今,我国持续更新发展的技术水平,在生产农业上,已经被研发采用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农业的过程中,引起人们重视的应是节水灌溉。该文节水灌溉概念的阐述,深化灌溉节水在我国使用过程中的优劣,阐述技术对节水灌溉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 节水灌溉 技术

中图分类号:S27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113-02

1 农田水利的节水的分析

1.1 水利节水对农田的作用

充分、科学地运用各种可用水源是节水的首要举措,运用技术措施对水利、农业、管理分别展开工作,使紧缺的水资源整体使用率在最高区域内产生最佳效益。

近几年来,世界各国节水研究的重点一直是农业节水技术。不过当今常用的农业节水技术被定义为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艺技术、节水生物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4类。

1.2 灌溉农田的用水量

灌溉水量和输水渠系损失对作物正常生长需求以及损失水量在田间灌水之总和统称为灌溉用水量。

1.3 农业节水水平与效率

节水水平与节水灌溉率在农业中的系数利用率和灌溉定量等相关。农业节水效率主体体现为单位体积水的粮食总和。灌入田间供给作物需水的水量和渠首吸收的全部水量的占比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在播种前和整个生育期限中单元面积上的全部灌水量为灌溉定额,即灌水定额的总和。所以,农业节水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以及它的利用系数的提高会导致灌溉定额的减少。结合作物需水特性和气候条件、地质、农业方法、技术灌溉等条件为灌溉制定合理的节约用水,使农业节水水平和效率不断提高。

2 水利节水在农田灌溉技术的必要性

各行各业全面的管理和应用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筹建农业中,推动长远的发展观念建设的核心构成就是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是节水灌溉。农作物种植中利用低量的水来获得农田的高产是节水灌溉,它确保不被农业生产的制约的基础之外,尽量用水节约灌溉,通常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进行科学灌溉,确保在运输和使用中出现水资源浪费的现象,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最大利用。

在农业灌溉传统技术中,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一直被忽略,使得大水资源大量浪费,只有小部分真正运用到水资源的农作物生长中,这是农业发展到现在的弊端,也是建设农业科学的最大阻碍。

3 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中现存问题

3.1 不合理的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

在进行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时,建设具体需求要得以满足, 这就需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规划措施。从当下的设计计划看,一部分设计者在设计时对资料过分依赖,不仅忽略了农村现在的发展,其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的设计也不合理, 不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或者全部凭借自身的实践经验而进行设计的工程规划对人员也提出了要求,从而对设计人员的设计带来负面效应。不合理的灌溉工程规划设计既不能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节水灌溉,还会使工程成本增加。

3.2 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提高对节水灌溉工程重视程度,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成功并投入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随时会出现违规乱纪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当地很多。由于这种现象出现,从投入使用节水灌溉之后,它发挥的作用就飞快减少,无法达到正常效果。无组织、无领导是节水灌溉工程的责任不明晰的具体表现,并且缺乏管理方法与配套资金。这一不规范的现象如果要得到整合,就必须结合相关部门根据因地制宜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手段,强化改革。

3.3 不合理的种植结构

不断加快的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民近几年不断发家致富起来,所以节水灌溉工程得到显著效果,它的使用为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农民的传统思想还是制约着种植方式,虽然一部分地方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但影响范围仍然较小,导致灌溉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无法发挥其本身最大的作用。结合这些因素相关部门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调整当地种植结构,加大宣传和工作推广,改变了传统的种植结构,优化其产业结构。

4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应用分析

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与节水灌溉技术息息相关,如今我国农业发展的情况整体有着一定的针对性,现今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研究大约有不到20种,每种使用条件和优缺点各不相同。以下将对这几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主要论述。

4.1 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该项技术主要应用于范围广的农田灌溉,借助喷灌机,实现灌溉节水。其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运行时的压力利用喷灌机,带动卷盘,促使水资源通过软管,实现正常灌溉,安装喷头在喷灌机上,使农田水利能够大规模受水分保证喷灌效果,可以自行设计灌溉路线,全方位移动喷灌机都可,伴随移动喷灌机,使农田水利每一个方向和位置的灌溉得以实现。这技术的优点是,在不同的农田地形中都适用,操作便捷,管理手段简单易懂,技术控制得以自动化,灌溉效率高能。技术弊端主要是有相对较大的耗损,农田面积占据较大,喷灌的实现必须借助设备通道,所以在农田内需建设专用通道,浪费农田面积。

4.2 微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大棚种植适用于此技术,蔬菜类的作物尤为显著,完成大棚室内灌溉。体现其工作原理,根据作物各种要求和定时灌溉,采取不同的喷射方式,灌溉农田区域,通水管道的构建,安装灌水器在管路四周,不仅在灌水的同时,加入所需要的养料、肥料,在作物的根部放置管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用水资源,从而流入农田内,实现灌溉的最终目的。其技术的优点是,较好的节水效果,防止水分轻易外泄,防止水分过度蒸发,所需要的技术组合设备简化单一,由管路、滴头、滴灌等组成,机械设备不需要较大化规模,促进资源节约工作的有效提高。

4.3 井灌式节水灌溉技术

地下水资源运用该技术防止过度使用,避免地下水位不高,合理进行科学生态组合,达到节水灌溉的效果。拉近生态水资源在农田中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规划,例如:安排高峰期的井灌在农田急迫缺水的时期,除此之外,在农田中最大限度降低灌水量和灌水时长,以其总产为生产目的。在农田的核心区域设置井灌,运用干管与直管,让井灌系统形成移动式,井灌系统安装两套,让其保持井灌最好的状态。节水灌溉技术在井灌中得以应用不仅有效分配地下水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又能够起到节约用水目的。

4.4 防渗式节水灌溉技术

农田水利主要用于水库灌溉,本身含量较少的水库蓄水,不可实现循环或再生效果,以水库含量为主的所需,加快农田节水灌溉。其工作原理是,防渗薄膜被加入到农田中,灌溉时失误,无需灌溉区域有水资源渗漏,导致水资源的大面积浪费,在农田中实行防渗技术,建立专有的通水渠道,比如水泥土、石块等,讓防渗效果得以提高。其好处就是技术设备稳定性较高,不仅可以长期使用,既让外部保存水资源,还能够防止水资源的无端浪费。

5 结语

借助于多种多样的节水灌溉技术,在适用条件中应用每一种技术,任何地方任何条件都可以合理选择节水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工作中,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使用不同的方法。另一方面节水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只要灌溉技术得以有效应用,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地条件积极配合。

参考文献

[1] 汪晓春.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60.

[2] 李晓民.浅谈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J].陕西水利,2014(1):166-167.

[3] 刘丽,庄永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3(9):25.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农田水利技术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简述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及技术
探究高效实用措施 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节水灌溉模式下烤烟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