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被帕金森病吓倒了

2017-08-08陈眉

家庭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杂粮帕金森肝肾

陈眉

帕金森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帕金森病本身并不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不会直接导致患者的死亡,不影响寿命。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寿高80岁以上者越来越多。

患者:比疾病本身更可怕的是压力

提起帕金森病,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肢体上的抖、僵、慢。近来医学界发现,帕金森病脑内病理改变比较局限,但其临床表现却丰富多彩,除了“抖、僵、慢”运动症狀外,还伴有多种多样的非运动症状,如嗅觉丧失、便秘、失眠、多梦、抑郁、焦虑等。对于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来说,随着病程的延续及病情的加重,生活状况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自己在精神上会有很大的压力,最终会由于帕金森病带来的一些副作用而导致死亡。

帕金森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上的问题,其中以抑郁障碍最为常见,个别患者在长期精神压抑的状态下甚至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很多帕金森患者在后期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由于免疫功能低下而经常发生感冒,也容易罹患支气管炎、肺炎、胃肠炎等。晚期卧床的患者,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起坐,甚至不能自行翻身,兼之营养不良、皮肤受压,常致褥疮。

便秘是帕金森病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往往出现在帕金森病运动症状前,表现为大便费劲,几天一次,排便后感觉仍然没有排净,而大便不一定干结。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是排便肌肉乏力、全身活动缓慢和僵硬,肠道蠕动受到影响所致。

家属:给病人精心护理与心理支持

帕金森病的康复锻炼除了患者的主动配合以外,还需要家属的支持。

第一,不要过多地代替患者完成生活事务,适当让患者自己完成一些基本活动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功能锻炼,而且能够缓解患者内心的“病感”。

第二,应防止患者在家康复锻炼时摔倒,尤其是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家属更应小心谨慎。

第三,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认知障碍(如抑郁),而且由于行动不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需要家属更多的耐心和帮助。

食疗:每天一顿杂粮粥

在临床工作中,除了按照《帕金森病的治疗指南》正规服用各类药物,还应同时加强饮食治疗。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活动量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总体原则是高热量、低胆固醇、多纤维素、少盐的清淡饮食。最好每天吃一顿杂粮粥,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用大米、小米、玉米、赤小豆、绿豆、薏仁、芡实等。冬天可以加一些补气的中药(如党参、黄芪),夏天可以加一些润燥的中药(如百合、莲子)。食用杂粮粥贵在坚持,通过调理脾胃来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

中医学认为,帕金森病属于颤证的范畴。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出颤证属于肝肾阴虚,对行路不稳、失眠健忘、大便秘结属肝肾阴虚火旺证患者以补益肝肾、滋阴熄风法进行治疗,得到较好的疗效。

假说:病因为肠道菌群“闹矛盾”

近两年,一个引起广泛兴趣的假说颠覆了此前科学家对帕金森病的认知。这个假说认为,帕金森病可能和肠道里的细菌菌群的紊乱有关。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肠道菌群可能会“闹矛盾”,促使某些蛋白(如突触核蛋白)通过肠道的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脑神经中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迷走神经支配着肠胃等内脏器官,它可能作为“帮凶”,帮助这些毒性蛋白通过神经分支,输送并影响到大脑。

这种假说也得到了一些临床现象的支持,过去都认为帕金森病只有运动的障碍,怎么会有别的症状呢?有了这个假说之后,很多问题逐渐迎刃而解。这一假说也支持了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食疗,如每天吃一顿杂粮粥来调理脾胃、补肾养肝、缓解便秘,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杂粮帕金森肝肾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细粮VS杂粮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杂粮小镇之歌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