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年中俄联演看中国远海之路
2017-08-08郭媛丹
●本报记者 郭媛丹
7月21日至28日举行的中俄“海上联合-2017”军演可谓触动了北约与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对于首赴波罗的海的中国舰艇,他们口头上表示“欢迎”,实则不断渲染“威胁”。中俄从2012年开始举行海上联演,类似“威胁论”几乎年年如影随形,但中俄开展军事交流与演习进入常态化的脚步无法阻挡。中俄海上演习已连续举行6年,《环球时报》记者的跟踪报道也进入第6年。在这些年的采访中,记者亲眼见证中俄官兵如何建立起友谊,双方的战略互信如何在各方面不断深化;更重要的是,记者在此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国际性军种”,中国海军理应在世界海洋上驰骋,在一次次实践与演练中提升实力,外界对此不该有任何质疑。
中俄官兵互称老朋友
在今年联合演习采访期间,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俄罗斯“勇敢”号护卫舰的会议室、指挥员及舰长室内,都悬挂着中俄两国国家领导人的画像,并配有他们的讲话摘要,比如“中俄关系目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让记者回想起,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演时,记者看到在联合指挥部所在的军港码头上悬挂的标语是“中俄水兵手拉手”;在交流活动中,俄方全体官兵高喊“中俄海军好兄弟”。6年的海上联演,两国两军的友好氛围自上而下,已融为一体。很多中俄官兵也因此成为熟人。比如多次参加联演的中国海军副司令员田中和俄罗斯海军副司令费多坚科夫,他们互相称呼对方为老朋友,在媒体面前,两人的关系看上去非常自然与亲密。
双方的工作人员也渐渐有了不少交情。俄方的两名翻译对《环球时报》记者来说都是熟面孔,其中一名翻译告诉记者,他连续参加了5年联合演习,在中国军队中已有一些“老朋友”。另一名翻译在中方媒体前表现得游刃有余,他的口头禅是“毫无疑问”,还喜欢问记者:“今天我翻译得怎么样,你满意吗?”
这些相处的友好细节,是中俄战略互信深化的体现,当然,体现之处不仅限于此,还有联演涉及的兵力范围以及演习所在海域的变化。
在6年的合作中,中国海军的北海、东海、南海舰队,以及俄罗斯四大舰队中的太平洋舰队、黑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等主力舰艇部队依次参加演练。双方的海军总部机关、各舰队、一线指挥人员以及一线官兵等各层级人员都是联演涉及的兵力范围。“从战略方面看,进行6年军演的中俄双方在总部机关、舰队层面已有相当默契。但对于一线指挥员和舰艇而言,都是全新的体验。”2017年联合演习中国舰艇编队合肥舰舰长赵岩泉首次参加中俄联演,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听同事们分享经验与亲自参加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切身体会和理解。尽管双方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作为同行是有默契的,尽管很多东西难以用语言表述,但就是能有很好的协同性。”
演习海域也逐步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近海走向深蓝。军演每年一届,在中俄附近海域轮流举行。比如2012年是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2013年在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的日本海。到2015年,演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地中海海域,第二阶段的实兵演习在彼得大帝湾海域、克列尔卡角沿岸地区和日本海海空域进行。今年的演习同样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波罗的海举行,第二阶段在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海域举行。
“火药味”十足让人紧张
增进感情、加强沟通固然重要,但对于军人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联合演习提高实际战斗力。这些年,中俄海上联演在这方面不断进行尝试与突破。2013年,参演的中国舰艇编队首次完成绕日本列岛一周航行;2014年,中俄舰队首次实现混编;2015年,中国海军舰艇部队和空军航空兵部队首次联袂在境外参加军事演习;2016年,双方首次进行“红蓝”对抗。2017年,中国海军首次远赴波罗的海,首度与俄方波罗的海舰队合作。
在今年的演习中,虽然火炮对海射击是唯一实际使用武器的科目,但在演习全程,站在合肥舰上的《环球时报》记者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实战氛围:各号手始终处于战位保持战斗状态,进攻和防御贯穿航行的全过程。“火药味”十足,令记者这些外行备感紧张。
“一路上,我们连续长时间高强度高速航行。这一方面体现我们对装备的信心;另一方面,这是合肥舰首次在红海、波罗的海等高纬度、高盐分等陌生海域航行,我们也要对装备进行检验,摸透装备的性能,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赵岩泉对《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这个过程好比一辆新车上路要经过性能测试和检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让人与舰进行磨合,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雷达技师刘晓杰参加过2005年上合框架下的中俄海上演习以及两次护航任务。从他的经验来看,在执行跨海区任务中,不同海区会对雷达产生不同影响。比如在地中海,由于大气波导现象异常,会对对空警戒雷达使用产生影响,发现这种情况时,他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所以这次在波罗的海演习,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检验与考验。
“参加中俄联演意味着责任与荣誉,因此在世界舞台上和邻居、合作伙伴一起对外展示时,首先要保证安全上不出错,其次是高水平完成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联演任务的军官和战士素养都能得到提高。”参加2017年联演的第一战术群副指挥员王先军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王先军已经连续3次参加中俄海上联演,此次演习中,他在俄海军“勇敢”号护卫舰上与俄方进行联合指挥。
对于中方人员而言,在中俄海上联演中,不仅能在准备、航渡和实际演习阶段得到自我提高,而且与俄罗斯海军的接触也能让他们学习到新理念。在波罗的海舰队采访时,《环球时报》记者就强烈感受到俄军“哨兵要求列宁出示证件”的传统。进出门岗时,媒体车辆必须要有新闻官陪同,否则还要再履行身份验证工作。
与俄军舰亲密接触了一天半后,王先军观察到俄方舰艇和人员的特点。他对《环球时报》记者描述说:“在航行和演练过程中,俄方航海人员手动在海图上进行舰位标绘,而不是把海图的自动定位作为主要手段。这种方式既让相关人员的基本航海技能得到锻炼,又有助于保持严谨的航海作风,能够更好地保障舰艇航行安全。”王先军还注意到,在副炮对海射击环节,俄方一共进行8次点射,每次射击20-30发。从训练角度出发,在允许的前提下增加点射次数可以让射击手有更多的训练机会,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人与武器的融合性,以此提高训练效益。
对于今年的海上联演,赵岩泉对《环球时报》记者总结说:“我对舰员的表现很满意,我们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有了此次经验积累,今后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装备进行准备工作,相关人员的素质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有信心,以后在更广海域与更多国际同行开展同场竞技。”
在“分航仪式”中感受“国际军种”
常年驰骋在国际海域的海军被称为“国际性军种”。当《环球时报》记者亲眼看到2016年中俄海上联演举行的“分航仪式”时,对于海军被冠以的这个称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这一年的中俄联演在中国南海海域举行,首次设置“红蓝”对抗,当时记者位于红方指挥舰广州舰上。演习结束之际,中方舰艇编队高速行驶至南海最南端,抵达目标海域后调整方向,两国舰艇编队相向而行。在碧蓝辽阔、浪花翻滚的大海上,灰色的钢铁军舰高挂着信号旗;两国舰艇“擦肩而过”之际,立于船舷的两国军人军姿挺拔,挥手致意,互相告别。
那一刻,站在甲板上的记者被深深触动。“分航仪式”是一种通行的国际礼节,无论两国差异有多大,都要使用这一“共通语言”。何为国际性军种?这就是。另一方面,记者联想到,身为“国际性”海军,也只有航行在世界海洋才名副其实。外界对于中国海军的种种猜忌、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
在今年的演习中,有一件事给《环球时报》记者留下深刻印象。7月26日晚9时46分,刚完成第一阶段实兵演练的合肥舰途经某国附近海域时,负责观察瞭望的执勤人员向正在战备值班的副舰长裴科传报告,在XX方位发现一艘可疑船只。在雷达显示屏上能清晰地看到,代表军舰类的大型方块出现。裴科传随后要求立即查明该舰属国和类别。据介绍,出于种种担忧,波罗的海附近国家在中俄演习期间都派出军舰军机进行跟踪监视。不过,他们的监视行为也给参加联演的中方提供实战性演练机会。发现可疑船只后,中方参演编队迅速采取查证、识别等一系列措施。裴科传认为,这个过程能够检验舰艇应急反应能力,保证航行中舰艇各项设备随时保持防御进攻能力。栖身于国际舞台、与外军最容易“邂逅”的海军就是这样不断在实践中检验并提高自身实力的。
纵观中国海军舰艇这些年的远航模式,以实战性递增来看主要有赴他国访问、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与外军联演联训、执行撤侨任务以及对化学武器护航等5种形式。后两者存在突发性、无法复制的特点,与外军联演因此最具实战性,而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