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铸校魂
——山东威海四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纪实
2017-08-08高长春
文|高长春
文化育人铸校魂
——山东威海四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纪实
文|高长春
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作为我校的重要校本课程,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2016年我校提出“让四中因我而美丽”的教育理念,2017年学校发起了“全力打造幸福四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号召。为此,学校将传统文化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山东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为指导,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依托,从发展校园文化大环境出发,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整合传统文化,将其校本化、课程化,确立了“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逐步构建了系列化、多层次的德育课程体系。
加强硬件建设,利用空间育人
学校利用空间育人,建筑场景富含传统特色。学校建筑的主体色调是橘红色,象征着热情、朝气、欢乐,给人以活力,而这又给师生孕育着“幸福”的暗示。校园建筑功能区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呈“一体两翼”的布局,居于“一体”的是服务保障中心,包括学校图书馆、总务处及办公区;居于“两翼”的分别是教学楼和实验楼,教学楼和实验楼内部空间布局紧凑又前后相连,呈现出环境带给人的美育功能。后部分的生活区成纵深三列布局,前后相连更是彰显出传统文化依次递进的意境。
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环境育人
>>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学校注重营造文化氛围。为提升学生阅读热情,创设浓郁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学校多次联系威海市新华书店,开设了新华书店—四中分店。
新华书店—四中分店所在地原是学校商店,因处于黄金位置,商店每年为学校带来20多万的收入。但为了打造读书圣地,学校毅然将这一“物质宝地”改建成“精神粮仓”,并经常在书店举行朗读者比赛等文化活动。学校规范图书馆的开放制度,保证每天都能对师生开放,以让师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素养。
学校鼓励学生用充满灵性的“诗歌配图画”的方式对走廊墙壁进行绘画,各班级每月都要以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教室内板报,同时,学校也以展示传统文化教育成果为内容制作宣传栏,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形成了点线面全方位的传统文化影响体系。今年五月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实验基地”。
开展教学研究,做好顶层引领
学校以“树标课、达标课”为抓手,推进学科德育的深入开展。我校80%的教师全程参与,有效激发了教师的研究热情,且成果喜人。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的威海市学科德育优质课比赛中,我校21名教师参赛,分别获得市直教育系统4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和7个三等奖,更有三位老师代表威海参加全省优质课比赛,获得三项一等奖的殊荣,这足以体现我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以校内名家工作室为平台,提升我校推进学科德育一体化工作的质量。2015年12月9日,学校校内名家工作室正式成立。以“名家”带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发挥“名家”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将“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工作室各项活动中,最终实现智慧生成、资源共享、全员提升的目的。我校语文组在这一工作中表现突出,在主持人的带领下,每位老师每学期都注重选取传统经典篇目进行赏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还编排传统文化话剧,让学生在鉴赏理解和体验中接受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熏陶。
学校以课题为引领,开发德育资源。学校申报的课题“依托传统文化的高中德育资源开发及实施策略研究”获得威海市“十三五”课题立项。这项课题旨在研究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落实和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思考德育资源开发的策略。目前已开发出《书法赏析》《古筝鉴赏》《国画速成》《甲午战争的威海》等二十余本校本课程。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宣扬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开发革命资源,重塑历史记忆
学校周边有丰富的革命资源,因此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突出了地方特色及传统方向。
这些革命资源,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涵盖了清末民初、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等各个历史时期;从历史人物上来说,既有胶东特委、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这样的组织集体,又有马石山十勇士、乳娘这样的人物群像,还有郭永怀、沈秀芹这样的人物个体;在史料层次上,既有甲午战争这样对全民族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又有天福山起义这样对红色革命贡献卓越的重要事件,还有威海的科学发展实践这样反映改革开放宏大主题的地域性事件;在典型价值上,既有国殇之痛楚、抗争之悲壮,更有建设之艰辛、复兴之信心和实践之豪迈…… 利用革命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大有可为。
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开发民族复兴课程
依托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刘公岛,我校开发出《不可忘却的历史——刘公岛》课程,全面介绍在民族危难之时有识之士对救国之路的艰难探索,全面展示甲午战争的全过程及对近代中国的深刻影响,让学生在沉痛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中领悟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的必然性。
依托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红色胶东馆和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胶东育儿所等红色资源,我校开发出《可歌可泣的胶东英雄》课程,现场教学,让学生在可歌可泣的革命战争故事面前深刻理解党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
依托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沈秀芹纪念馆、威高集团等资源和《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复兴之路上的威海》等展览,开发出《新时代的威海英雄》课程,集中展现建国初期英模人物的信念与奋斗,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开拓奋进及新中国和威海在复兴之路上的辉煌历程,让学生从事实中增强“四个自信”。
开展大型活动,提升教育实效
我校把传统教育活动“国旗下演讲”开发成以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主线的德育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围绕“和正规勤精实”的工作方针确定演讲主题,培养学生和谐处世、公道正派、注重规范、勤服务、创精品、抓落实的价值观;第二学期围绕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确定演讲主题,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利用传统节日进行德育。学校将传统节日系列化、课程化,围绕不同的节日主题,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活动,提升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意识与行动。1月份以“春节”为节点,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的品德;3月份以“志愿月”为主题,组织学生走进敬老院,践行雷锋精神,弘扬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4月份以“清明节”为节点,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古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观念;9月以“教师节”“中秋节”为节点,开展“爱父母、爱家、爱校、爱师、爱班”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落实传统文化精神;10月份以“国庆节”为节点,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中国梦”诵读比赛,切实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12月份以“感恩节”为节点,举行“感恩有你”的教育活动,培养“孝道”美德。
学校连续两年组织师生观看大型传统文化纪录片《践行者》,并举行专题分享会,师生交流探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组织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短片,让学生感受榜样力量。学校还多次举办“成长心连心”“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等公益体验活动,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生感悟到父母和老师的爱,培养学生心怀感恩、孝老爱亲、与人为善的优秀品质。
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直以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致力于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幸福四中的真谛。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的理念,以课改为契机,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有目标、有方向地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要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不断努力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洗礼,净化我们的心灵,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道路上勇往直前。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幸福四中的孩子们一定会成为建设幸福中国的栋梁之材。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第四中学)
责任编辑:周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