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
——《晚清西学东渐——以西医东渐为视角》教学设计
2017-08-08关成刚欧阳跃峰赵玉民
关成刚 欧阳跃峰 赵玉民
(1.邯郸市第十中学,河北邯郸056003;2.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3.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02)
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
——《晚清西学东渐——以西医东渐为视角》教学设计
关成刚1欧阳跃峰2赵玉民3
(1.邯郸市第十中学,河北邯郸056003;2.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3.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邯郸056002)
小切口,西医东渐,西学东渐,大历史
一、教学设计思路
晚清“西学东渐”,既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又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联系紧密,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本课又具有较大的教学难度,原因在于:其一,晚清“西学东渐”代表性思想大都比较抽象,理论较强,学生感觉枯燥又难以理解,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其二,晚清“西学东渐”历时半个多世纪,涉及诸多历史人物及其思想,教学容量偏大。因此,如何透过一个恰当的“小切口”,形象地呈现晚清“西学东渐”的“大历史”,是提高本课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而“西医东渐”,在晚清“西学东渐”中颇具代表性:“西医作为西学的一个分支,是蕴含西学信息最为丰富的学科之一……透过西医,人们能够看到西方近代技术即器物层面的文化(手术刀、显微镜),能够看到西医背后的制度层面的文化(诸如医院制度、医学教育制度),也能够看到由西医体现出来的西方精神文明、伦理道德(人道主义),看到整个西方文化。”“近代中国思想观念的演进,与西医传播的范围、影响的深度成正比关系。”①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05、322页。因此,笔者便尝试以“西医东渐”为“切口”,对《晚清西学东渐》进行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一粒砂中看世界”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选择切口,导入新课
笔者选取了一组晚清时期的《点石斋画报》,即“剖腹出儿”“妙手割瘤”“瞽目复明”,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这三幅画报,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啊?
生:反映的都是中国人在接受西医治疗。
师:对。这说明西医在晚清,已经得到了中国社会一定程度认可,在“西学东渐”中颇具有代表性。正如何小莲博士所说,“晚清输入中国的西学中,西医最早,影响最广,也最为深入人心”。②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第305页。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西医东渐”为视角,来共同探讨晚清的“西学东渐”。
图1 :剖腹出儿
设计意图:《点石斋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一份新闻画报,其内容“展现了晚清各阶层人群的思想涌动和社会变化”,①《点石斋画报》(简介),《光明日报》2014年1月3日。具有一定的史学参考价值。选取其作为导入材料,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画报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其二,结合画报内容,学生能理解本课为何要选择“西医东渐”作为“切口”,从而为深入探究奠定基础。其三,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能近距离感知历史,有利于其“时空观念”的培养。
(二)主线引领,问题探究
在以“西医东渐”主题画报为切口导入后,笔者进一步变“点”为“线”,选取晚清“西医东渐”的历程作为主线,进而展开对本课重点问题的探究。
1.死水幽潭:传统社会下的西医东渐
材料1:1835年冬,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开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西医院。西医刚进入中国,有人认为是“妖术”,坊间还有洋医生“挖眼珠子配药”的传说。因此,即使声明免费医治,医局开业首日仍无人求诊。
一天,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求医。经检查,医生认为非截肢不可。一听要动手术,该男子吓得面如土色,死活不答应。医生苦苦相劝……更拿出50大洋要他收下。眼见快挺不住了,该男子才勉强同意。医生马上为其开刀,结果术后男子很快就痊愈了。
——《南方日报》②《中国首家西医院170华诞》,《南方日报》2005年11月4日。本材料源于中山二院院长黄洪章先生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的介绍。
师:中国人是从一开始就认可西医的吗?请大家结合材料思考,1835年的中国人,对西医持何种心态?
生:排斥、拒绝的心态。
师:那么,中国人为何会形成这种心态?是哪些因素导致的?
生:封闭的小农经济、专制的政体、天朝上国的意识、闭关锁国的政策等。
师:对,正是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犹如一潭死水,面对外来事物,充满着怀疑、排斥,甚至是敌视。
设计意图:材料1再现了西医与中国传统社会最初发生接触的情景。结合这则材料,学生能形成对当时中国社会直观的历史体验,从而理解“西学东渐”在中国起步的艰辛;也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这种如幽潭中的死水一般的沉寂,将会如何被打破?由此引出本课第二目——“微澜初起”。
2.微澜初起:鸦片战争前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2:西医有效,在鸦片战争以前,不光为平民百姓所认识,某些高官也有同感。最典型的事例是林则徐找伯驾治病的事。禁烟期间,林托人问伯驾如何治疗疝气病。伯驾回答他:治疝气病要病人亲自来。林自己没有去,大概是碍于朝廷命官的身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但他派了个替身,取回几只疝气袋。
图2 :妙手割瘤
图3 :瞽目复明
林则徐派人做替身取回疝气袋的做法,颇类似于由他开头、由魏源明确提出的“师夷”口号,既师之,得到实惠,又称“夷”,不丢面子。这典型折射出转折时代士大夫意识到自己民族落后、努力追赶,又想维持往日上国体面的复杂心理。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①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226页。
师:与传统社会相比,林则徐等人看待西医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虽有所顾虑,但仍开始尝试接受西医,不再盲目排斥。
师:尝试接受。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林则徐等人最终形成了其代表性主张——“师夷长技”。那么,结合材料思考,我们应当如何评价林则徐面对西学的心态及其“师夷长技”的主张?
生:一方面,林则徐等人走在了时代前列,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学习西方,仍是一种非积极的、浅层次的尝试。
设计意图:“既师之,得到实惠,又称‘夷’,不丢面子。”这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开明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而这种心态,也注定了这一阶段“西学东渐”只会是“微澜初起”。结合林则徐的行为与熊月之先生的论述,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师夷长技”思想;也会进一步产生思考:接下来,以西医为代表的西学,又是如何在中国进一步传播开来的呢?
3.涓流不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3:1840年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是西方医学在中国扎根的关键。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让洋务派们看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因妻子患病被传教士治好,洋务派领袖人物李鸿章大力倡导西医,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官办西医学院——北洋医学堂,服务于当时的北洋舰队。
——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②于颖:《中西医,道不同也可相为谋》,《文汇报》2015年9月11日。
师:那接下来,与林则徐相比,洋务派看待西医的心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不再顾虑,大力提倡,为我所用。
师:对。在两次鸦片战争等因素影响下,洋务派官僚全面认识到了西方科技的优越性,开始大力提倡、引进西医等西方科技。那他们取得的成效如何呢?
材料4:北洋水师和新军中西医兼用……中医尚占主要地位……张之洞主持制订的大学堂章程医科科目中,中医课时虽少但摆在首位……总之,洋务派支持的近代医学事业成就甚少,这与整个洋务运动情况一致。究其原因,即由于洋务派不思从根本上求进取……仍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③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年,第61、62页。
师:对于洋务派提倡、引进西医等西方科技的历程,材料是如何评价的?
生:材料4认为,洋务派兴办近代医学等“洋务”成就甚少,原因在于其坚持“中体西用”,不思从根本上求进取。
师:那这一观点正确吗?我们再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5:张之洞对西医的认识局限于兵事武备。他说:“西艺之医,最于兵事有益。”张提倡西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抵御外辱,而战争中多是外伤,中医力不从心,西医的奇效便显现出来。
——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④慕景强:《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页。
材料6:那时的中国,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欲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⑤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16页。
生:材料4观点不完全正确。一方面,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主体,学习西方局限于为军事、统治服务,这确实造成其成效有限;但另一方面,“中体西用”思想也为西学在中国传播打开了通道,没有它,“西学东渐”之路会更加举步维艰。
师:对。“中体西用”思想,已经走在了时代的最前沿。我们应当看到其历史进步性,而不能去盲目否定它。洋务派引进西医、西学的历程,就如同不息的涓流,虽不大,却从未停止,这就为中国社会的进一步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是本课的重中之重。受革命史观等因素影响,学界对于洋务派的评价,在长时间内有失公允。这一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至今。通过对材料4观点的评析,希望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中体西用”思想;也能形成客观、全面、历史、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意识,提升史证素养。
4.惊涛拍岸:甲午战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7:凡世界文明之极轨,惟有医学……英人之初变政也,首讲求摄生之道、治病之法……故其民也,筋干强健,志气犹烈,赴国事若私难,蹈锋镝若甘饵,国之勃然,盖有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1897年)①梁启超:《医学善会叙》,《梁启超全集》(卷一),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材料8:“医学救国”:维新思想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②④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第313、323页。
师:在甲午战后,维新派人士又将西医重要性提升到了什么高度?
生:国家兴衰、制度变革的关键所在,对西医推崇备至。
师:这就是维新派著名的“医学救国理论”。有学者认为,这体现了维新思想家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使命。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材料9:不求保种之道,则无以存中国。保种之道有二:一曰学以保其心灵,二曰医以保其躯壳。今举四万万人之躯壳,而委诸庸医之手……何其不愚且弱也。
——梁启超:《医学善会叙》③梁启超:《医学善会叙》,《梁启超全集》(卷一),第141~142页。
材料10:戊戌变法失败,“医学救国”随之幻灭。但在整个近代启蒙中,它所体现的主张却意味着科学社会功能的扩张,维新志士不仅超越了早期思想家科学观的器物层面,强调它的制度层次,具有新的科学启蒙的意识……近代中国思想的理性化进程正是从此起步。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④
生:一方面,维新思想家想通过宣扬西医,强健中国人体魄,以实现“保种救亡”的使命;另一方面,维新派已经透过西医等先进科技,看到了西学在制度层面上的优势,并加以宣传与实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师:维新派的“医学救国”理论,正如同“惊涛拍岸”,虽时间短暂,却声势浩大、影响深远,引领西学东渐由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设计意图:康、梁等维新思想家在甲午战后,引领了晚清“西学东渐”的一次“质变”,即:将学习西方由器物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这一变化,反映在医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医学(西医)救国论”。在这里教师需引领学生思考:梁启超为何斥中医为“庸医”?中西医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通过探究,学生可以理解:中西医最大的差距,不在于医术(器物层面);而在于西医拥有一套完整的培训、考核、准入机制(制度层面);而当时的中医却不具备这样严谨的行业制度。因此,中医虽博大精深,却也有许多庸医混迹其中;西医则凭借其在制度层面上的优势,堪当“救国”重任。理解了这一点,学生也就容易理解维新派为何会在当时,对制度层面的“西学”如此推崇备至了。
5.巨浪滔天:戊戌变法后的西医东渐
材料11:1892年孙中山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他医术精湛,名噪一时,有一年收入竟高达万元。但是他总觉得,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中国人的苦难均源于“不良之政治”。因此他决心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改革中国之恶政治”,“锄去此恶劣政府”。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⑤杨天石:《帝制的终结》,长沙:岳麓书社,2013年,第4页。
材料12: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呐喊·自序》
师:接下来,我们再共同去关注两个“放弃”从医的人。他们是谁?对,孙中山和鲁迅。他们为何会“放弃”从医?是因为思想的保守吗?
生:不是。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有比“医人”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医国”。
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发动了民主革命,鲁迅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西学如滔天巨浪一般,推动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民国初年的剧烈转型期。晚清的西学东渐历程,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仅仅“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原因有二:其一,在经过了前面四个环节的探究之后,学生本节课所接受的知识容量已近饱和,不适合再进行深入拓展,应当及时收尾。其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能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与求知欲,从而为下一课“民国初年的西学东渐”埋下教学伏笔。
(三)热点对接,感悟升华
展示材料:
今日:西学东渐?东学西渐!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是屠呦呦受《肘后急备方》等中医文献启示,用现代科技从青蒿中提取得到的无色针状晶体,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被誉为“拯救两亿人口的发现”“东方神药”。
设计意图:本课最后一部分,设计为开放性问题,由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和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由学习西方发散到中外文明交流,再发散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得到了升华,也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由此结束。
三、教学体会与感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当今天的高中历史课堂,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深度”,堆积着各类晦涩难懂的原始史料时,笔者所思考的是,能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寻找一些“门槛低”“接地气”的“小切口”,通过这些“小切口”,通俗易懂地展现“大历史”,使学生获得素养的提升呢?毕竟,高中历史教学要实现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培养专业的历史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意识,似乎比专业能力的锻炼更为重要。
而本课的设计,则正是笔者“小切口”教学的一次尝试。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对于“西医东渐”这一“新鲜事物”的学习热情与接受程度,远大于抽象的“西学东渐”。而且,通过对“西医东渐”主线的梳理与延伸,学生也都基本能掌握晚清“西学东渐”历程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这一切也说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以“小切口”呈现“大历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值得历史教师去钻研与思考。
G63
B
0457-6241(2017)11-0062-05
关成刚,中学一级教师,邯郸市第十中学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2017-04-18
欧阳跃峰,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晚清史及历史课程论研究。
赵玉民,中学高级教师,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中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