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弹性预设策略

2017-08-08朱国梁

生物学教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预设弹性实验教学

朱国梁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预设是备课的开始,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计划、设计和安排。弹性预设是指备课时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鼓励动态生成而预留“弹性时空”,是可以调整、修正和变化的预设。它既明确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表现出高度的灵活性。本文结合高中生物学实验谈谈弹性预设的策略。

1 弹性预设的准备策略

1.1 认真做好预实验 教师预实验可以摸索实验条件,对实验器材、方法、步骤进行改进、创新和完善,对实验教学中的设疑、假设、方案进行反复推敲和分析,使其富有弹性,灵活多变;可以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可能的想法,实验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异常现象和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如何给动态生成留足时间和空间等。

例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教学前,教师可以从反应底物的选取和检测方法的选择等角度开展预实验(表1),从而预设实验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表1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预实验现象的分析与生成

1.2 充分把握好学情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教师在备实验的同时,更应该备学生。不仅要清楚学生实验素养的差异,还要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这是实施弹性预设的前提。例如,对于高一新生来讲,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训练。教师可利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让学生初步熟悉探究活动的基本环节。初期多一些刚性预设,再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按环节逐步增加弹性预设,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全程探究,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3 整合好教学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参资料和信息化手段,搜集整合与实验相关的延展性资源,使预设更有弹性,也更有效应对实验课堂的偶发情况,即时生成。

例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延展性问题整合(表2)。

表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延展性问题

2 弹性预设的设计策略

2.1 预设内容过程化 传统生物学课堂比较重视知识结论的传授,而忽视知识形成过程的重演,往往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预设过程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学生“学”的过程,让教师“导”的预设服务于学生的“学”。弹性预设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产生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成果及时地应用到实践之中,教学方案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变化、不断把教学引向深入。例如,“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过程化预设(表3)。

表3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的过程化预设

2.2 预设学法探究化 传统生物学课堂追求学生“会做题”,重在教师的教法;现代生物学课堂注重学生“会思考”,重在学生的思维。弹性预设要帮助学生构建学法的框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例如,“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相关实验的探究化预设(表4),教授式预设是典型的教教材,是一种接受式教学,探究化预设则是用教材教,是一种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劣一目了然。

表4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相关实验的探究化预设

2.3 预设活动自主化 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目标,是弹性预设的基本出发点。实验课程发挥其最大作用的前提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自主探索,这样才会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与现象留有最为深刻的印象,这样的实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自主化活动设计需从两个方面考虑:①学生是否有能力、是否有兴趣参与到活动中来;②教师是否发挥了引导作用,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例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活动自主化设计举例(表5)。

表5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活动自主化设计举例

2.4 预设问题冲突化 “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和冲突,是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这种差距和失衡正是问题生成和知识构建的心理动因。弹性预设时,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回忆旧知识、层层设疑等方式引发认知冲突,促进问题生成。例如,“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问题冲突化预设(表6)。

表6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问题冲突化预设

3 弹性预设的实施策略

3.1 民主教学 教学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在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中,学生才能自由地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保持一份开放的心态,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赏识学生的点滴发现,激发学生对话的欲望。学生的反馈和追问,需要教师能够及时进行价值判断,适时调整教学预设,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教师以民主开放的态度去指导教学,就能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现场生成,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2 注重引导 弹性预设的实施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组织权,充分发挥“信息重组者”作用,充当活动信息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催化剂”。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探讨和质疑中加深认识;充分发挥“学习指导者”的作用,以恰当的评价性语言点化,或拓宽教学的内容,或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或对问题的引申追问,让学习者逐渐发现自己认识中的内在矛盾,让新的问题成为新的课堂的生长点,使学习的内容不断拓展和深化。

3.3 及时反思 弹性预设是高超的教学智慧,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反思可以寻找弹性预设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可以对原有实验预案进行修改、完善和提高,为以后再教该内容提供实践上的保障,也可为后续实验预案的设计提供借鉴。经过这样多次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才会积累丰富的经验,驾驭课堂的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预设弹性实验教学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