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文物复制临摹中干笔锋的制作工艺初探
2017-08-08吕雪菲
吕雪菲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79)
墨迹文物复制临摹中干笔锋的制作工艺初探
吕雪菲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79)
对于博物馆墨迹文物的复制性临摹,国家博物馆文献复制室采用的方法是直接摹写为主,做字为辅,强调多方面笔墨控制与配合,最终共同合成形神兼备的复制效果。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双钩或一笔临摹的较为复杂的工艺。各项工序中较为关键的是直接摹写之后工艺化的修整,也就是做字,而其中难上加难的一环当属干笔锋的制作。本文通过笔者的临摹实践,旨在探讨复制品中干笔锋的制作过程,力图寻求使墨迹文物的复制更精准、更贴合原件形神的一种科学的工艺制作方法。
墨迹;复制临摹;干笔锋
博物馆墨迹类文物的复制性临摹应有两个特点:一是所谓的“复制性”,就是按原件的形制(质)规定再做一次,力求真实的再现原件。由于墨迹书写具有极强的个体化特征,要表现好这种特征,就要解决好由此带来的五大问题,即材料、材料处理、辅助措施、摹写方法、修整方法。第二个特点是还要有一个工艺化精细化的不断求真过程。也就是说,解决了这五个问题,不一定就能做到“真”,要做到“逼真”,还必须使制作过程再进入一种自始至终都在不断完善的精细化操作技艺境界中——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复制一定是一个充满着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不断解决问题和不断获得成功喜悦的过程。
传统的“摹”主要有双钩法和一笔书。双钩即用纸“蒙在原迹上面,以淡墨作细线、依笔法勾出一个轮廓来,然后取下,以浓淡干湿墨填空成字。”也有“先勾淡墨廓后,再用一笔在廓中摹写(有异于不见笔法的填墨),碰到虚燥笔锋处才略为填作。”第一种方法,易得墨迹位置,但往往会因操作拘谨而产生堆墨现象,致使笔意尽失,使做出来的字迹呆板而没有生气;第二种加一笔摹写法,方法也很单一,仅是像不像地描写一遍了事,草率摹写与填作,缺少附加处置方式,其结果只能是最低级的作假(最无聊的描字),而非严格“求真”意义上的复制。经过无数次探索实验,我们的复制临摹采用的是直接摹写为主,做字为辅,强调多方面笔墨控制与配合——通过灵活组织步骤技巧,满足不同的条件,形成一种潜在的必然的技术机制,最终共同合成形神兼备的复制效果。这也是使手迹摹制整体上升成为一种工艺,并完善其表现力的根本所在。
“精细化是高科技印刷挑战下,适应博物馆对传统临摹高级程度需要的根本途径”,其实墨迹复制性临摹可以比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在各项工序中较为关键的是直接摹写之后工艺化的修整,也就是做字,这直接影响着复制件的精细化程度。因为单纯的直接摹写并不能很好地表现原件的风貌,原迹中,补笔现象非常少见,因其对线条韵律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所以原书写者都不屑一顾;而手工的复制描摹再精细,由于工具材料的限制和当时书写者偶然因素所产生的效果,很难做到笔笔到位,因此“做字”的效果处理和补笔补墨是不可缺少的工艺性方法,尤其是在大字墨迹方面。而工艺性做字方法中比较复杂的当属干笔锋的制作。干笔锋是书写者在书写时笔墨相发、用笔流畅所产生的一种自然书写效果,即便让原书写者书写第二次,也很难再出现同样的墨象和肌理;复制性临摹时干笔锋更是一个难点,用一笔书的临摹方法是不可能保持和原件一样的线条肌理形态,这就要求在临摹时加入一套特殊的工艺性的做字方法。具体做法分别以朱德《寄蜀中父老》行书条幅大字墨迹和马叙伦自书《杂说》诗札小字墨迹两种情况为例。
一、大字墨迹干笔锋的制作
(一)字迹分析
朱德行书五言诗《寄蜀中父老》条幅,是其家属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珍贵革命历史文物,复制任务是给捐赠者做复制件。在做复制品前,首先要对原件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包括书写者的心态、书写者的笔功基础以及用笔用墨用纸的特性等。该诗是朱德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时写给家乡四川人民的,全诗朴素不求华丽,气势豪迈而不事雕琢。原件用玉版宣纸书写,150厘米×40厘米,整幅字以柳公权书体为基础,兼具黄庭坚书体特征,笔墨苍涩,一气呵成,用笔洒脱,因此形成了非常多的干笔锋。从干笔锋线条的虚实上看,应为兼毫笔书写;从墨色的浓黑程度看,是用墨汁加水稍研磨后所写。熟悉原件后,采用相对应的制作特点进行摹写。直接摹写法即是根据原件的用笔方法,采用一笔书式的做法直接在拷贝台上摹写,这需要书法功底和运笔基础。它有一个从字影—印象—手感—笔感的循环往复的操作过程,这里就不再赘述。对于有干笔锋的字迹复制,应采用科学的精细的特殊处理的工艺制作方法。
(二)干笔锋的制作方法
1.铺墨
仔细观察原件,干笔锋的墨象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以墨块为主,干枯的墨线连接的干笔锋(如图)。这类干笔锋墨块面积较大,笔道之间的空隙分布变化小,采用点墨和分笔铺墨的方法做。即在行笔的过程中既是铺也是点,灵活用笔,对应处理好线条的形状肌理与毛笔存墨量、运笔的疾涩等因素的关系。墨块与墨块连接处一笔不好处理的效果,要跳动走笔,只有大概线条即可,留出修整的空间。在行笔时,速度要比书写实笔快,毛笔上的墨量也要相应减少,墨色宜淡
不宜深;二是以细小的墨点为主,靠干枯的墨线连接的干笔锋(如图红色标出部分)。此类干笔锋一笔很难形成一样的线条肌理,在书写前膏笔膏墨,尽量保持笔毫的干枯,快速行笔,有大概的墨象即可,细致的肌理要做工艺化的修整;三是块状点状间杂,线条长形态复杂的干笔锋(如图)。这类干笔锋较难把握,一笔书写稍有不慎就会有偏差,此类多采用卧笔拉毛干笔锋的做法,一根一根的拉出对应的线条,然后用点墨法点出极微小的“点”的形态,全色的方式“全”出块状的墨象。
2.修整
在第一遍对干笔锋的铺墨完成后,为了达到和原件一样的线条肌理效果,要进行补笔补墨修整。即用对临全色的方式补足各种欠缺,全面细化墨迹形质,通常是用点墨法。方法要点主要有补笔和补墨两部分。(1)补笔就是把之前铺墨时暂不能顾及的部分补完整,补笔也是补墨,在有飞白的地方应用较多,干笔锋的补笔主要以点墨法为主。做干笔锋较多的大字墨迹,每做一笔都会耗费很多时间,修整时,要先在极微小的墨象上塑造出和原件一样的“点”的形态,再通过卧笔拉毛的方法拼接成有活力的笔画。(2)补墨用于调整墨色深度也就是全色,即在已铺出的墨层上,用全色的方式补足墨色上的欠缺。在干笔锋墨色处理上,要比照原件,“全”出干笔锋特有的由深变浅的特质;另外线条的形状此时也要调整,欠缺的部位通过全色的方式补足,全色时一定要用小覆盖、小笔触等技巧,由浅渐深地来作梳理修整。这样通过补足墨色、化躁为润、准确线条形质等补墨方式,“全”出线条应有的质感和一笔书的效果。所有这些只有做得不露痕迹的程度时,才能称得上是技术,才具有工艺精准的意义。这里也要注意:修整仅是通过细微笔触的厚薄枯润,使表现更丰富、更精细化;至于大的技法、墨图、笔力和气息等方面的变化,还是要在铺墨时就注意并表现出来。
(三)注意要点
在干笔锋的书写与制作过程中,另外还有几点要特别注意:(1)线条墨色的把握。每做一处干笔锋,要以干笔和实笔相接处的墨色为准来把握干笔锋的墨色,并以此为准向它前后两个方向作出渐浓和渐淡的墨色变化,以使做出来的干笔锋成为所属线条自然墨色变化上的一部分。在分笔铺墨时一定要留出墨色上的不足,避免因墨色过深造成无法修补的败笔;(2)书写顺序的调整,先做干笔锋。干笔锋较多的墨迹摹制,每做一笔都耗时较多,极微小的墨图塑造需要高度的精神专注和非常精细的笔触;干笔锋与相对湿满的实笔之间会有很大的一个落差,如果按正常用笔顺序铺墨,衔接极易出现问题;同时干笔实笔的反复交替变化,也很容易使用笔和墨色不统一。通过先做干笔锋,再按正常的笔序做实笔的部分,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心态的放松也能更好的促成笔墨相发的状态;(3)裱褙纸后再进行修整。修整需要在纸面平整、墨层清晰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第一次书写后的宣纸,会有褶皱和不平,纸的洇水性很强,这会干扰修整时用笔的精准;裱褙纸后有一层浆糊的衬托,不易有洇痕,纸张的平整、墨线的舒展也很容易找出需要修补的笔墨。
二、小字墨迹干笔锋的制作
(一)字迹分析
小字墨迹,一般是指规格在一寸以下,书写在笔记、文稿、册页、信笺、小品等文献上的毛笔小字。小字墨迹干笔锋的形态和大字墨迹有一定的区别,因为使用的毛笔较小,笔毛接触纸面的面积较大字少,因此小字中的干笔锋构成墨图的毛锋肌理不是很复杂,细小的“点”的形态也相对较少,容易把握。如马叙伦书《杂说》手札,规格48厘米×19厘米,共246字,整幅作品笔墨细腻,气息连贯。这类墨迹在摹写时,主要采用直接摹写法——遭遇干笔锋时,注意膏笔膏墨技巧,一气呵成。
(二)干笔锋的制作
仔细观察原件的笔道,其中的干笔锋是非常多的(如图标出部分),小字墨迹的干笔锋不能像大字一样先铺墨,因为墨迹本身的面积小,干笔锋的墨象所占比例更小,如果分笔铺墨,气息很难连贯,容易呆板,因此要和其他笔画一起书写。但是这里所说的一气呵成,并不是指一笔描摹完成,草率了事:在书写之前必须认真揣摩原件,对原件要做到字字胸有成竹,才可下笔摹写:遇有干笔锋的笔划,在下笔前,就要膏笔膏墨,使笔毛上的墨量、墨色和干笔锋处相一致,书写时一定要就虚不就实,即根据原件的笔道书写,在干笔锋处提起笔来轻扫而过,不可停顿,不可在干笔锋处形成过实的线条,这样
才会给第二次的修整留出余地,才可能做到线条肌理的精准。原件中因书写时笔毛开叉形成的干笔锋,摹写到相应位置时,也要通过膏笔膏墨,把笔毛分开书写。
第一遍摹写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工艺化的补修。补笔补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小字干笔锋肌理虽然不复杂,但仅靠一笔摹写仍然很难达到和原件一样的精准。通过补笔把构成干笔锋的点画和线条缺失的地方补全,一般采用点墨法和卧笔拉干毛锋的方法;通过补墨把墨色不足的部分“全”出一致的效果——小字干笔锋的补墨,也要用小笔触,小覆盖来慢慢全色,不可使用平涂的方式。小字干笔锋的修整也要在裱褙纸后再进行更精准。通过以上各步骤的协调处理,可以很好地完成小字墨迹干笔锋的制作了。
总之,干笔锋的制作过程是一个精细化、工艺化的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步做不到位,都会影响复制品的效果。其实整个复制性临摹,都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开发的技术宝库,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喷绘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纸质文物的快速复制中,复制材料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样的复制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复制品——数码喷绘技术只能保留原件的基本外形特征,书法中墨色的变化、线条的层次、书写的质感是无法传递的。因此,手工的复制临摹是一种文化传承精粹,它用最传统的书写方式保留传达着文物的本真信息,是我们需要重视和保护的传统技术门类。
现在的复制临摹方法大部分仍在沿用传统的双钩填墨和一笔描摹,我们所探索的直接摹写加工艺修整的合成效果法,独具一格,很少有人使用,而这种方法是使手迹文物的复制品更精准、更贴合原件效果的一种极佳的科学工艺制作方法。有幸跟随着这种方法与理论的奠基人——中国国家博物馆手迹复制临摹专家王秋仲老师学习、实践、探索与总结,相信这一传统工艺将会更加成熟和科学。作为最具我国特色的一种手迹复制方法,它也必将在今后更多的文物保护实践中显示出更好的应用价值。
[1]徐邦达.五谈古书画鉴别[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7).
[2]徐邦达.五谈古书画鉴别[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7).
[3]王秋仲.手迹临摹技术专业化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0(6).
G260
A
吕雪菲,任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