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得人月两婵娟

2017-08-08刘明宇

延河(下半月) 2017年7期

□ 刘明宇

安得人月两婵娟

□ 刘明宇

素女炼云液,万籁静秋天。琼楼无限佳景,都道胜前年。桂殿风香暗度,罗袜银床立尽,冷浸一钩寒。雪浪翻银屋,身在玉壶间。

玉关愁,金屋怨,不成眠。粉郎一去,几见明月缺还圆。安得云鬟香臂,飞入瑶台银阙,兔鹤共清全。窃取长生药,人月满婵娟。

——《水调歌头.次东坡韵》

世间有一种蛊,这世上形形色色无从计数的过客都未能避开它,从人到鸟,从蝶到雁。它的味道,有时甜若甘醴,有时苦过黄连。流光的拂拭可以减淡它的魔性,也可以使它在一颗柔软的心中嵌得更深。它能终结生命,也能成就永恒。

这种蛊,人类将之定名为爱情。

在当下,寻一个光阴的渡口,搭上文字筑成的舟,在岁月的长流中溯洄而上,来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江南,踏上那片由兰花铺就的芳汀,迎着那皎洁的月色,走近一位不平凡的中蛊者,走进一个千古传承的神话。

她是松阳提举官张懋的女儿,降生在仕宦人家,成长在书香门第。浓郁的墨香塑就了她皎若明月的灵魂,她丽质出众,冰雪聪明,温润如玉,恰似她的表字——若琼。她像一只玉蝴蝶,在诗词文藻中翩飞了一世。

在那个新兰盛开的夏日,一个生灵在她远房表叔沈元家中赶赴红尘,成为沈家季子,得名为佺;短短三个时辰之后,她便追随而来,得名为玉。张懋和沈元相交甚近,情意相投,十五年后便为这两个同庚的孩子订下了婚约。虽说本是父母之命,可这世间的奇缘却常常玄妙莫名。在偶然背后的冥冥中,往往酝酿着一个猜不透的结局。

同在诗意的江南栖居,沈家和张家一样,处处荡漾着书卷的气息。作为昔时状元沈晦的后人,沈佺的骨血里流淌着与生俱来的灵性,而这灵性又被萦绕他身边的墨臭一点一点唤醒,使他渐渐脱露出愈发俊逸的才情。由于两家交好,又同爱诗书,沈佺便常来张家,与若琼调琴弈棋,挥毫作画。他们如两只灵动的蛱蝶,在词林墨苑中嬉戏,共舞,傍花,汲蜜。一来二往,张家的婢女也遂聚焦于此,屡为两人鸿雁传书。日子久了,沈佺登门时,连家中的鹦鹉都会急切地呼唤。浓浓的甜蜜盈满了闺阁,而操控命运的情蛊,也已在某个四目相及的刹那,在两颗青涩的心中悄然种下。

好景不长,良辰难挽,晦明多变,圆月易缺,风雨骤来,涤散了彩云般的闺梦。原本美满的沈家突然跌入低谷,而此时的赵宋王朝也已是山河破碎,危楼将倾,沈佺更无意功名。张氏夫妇见沈家贫落,意欲悔婚。虚伪的人情好似一张薄纸,被尖利的现实一戳即透,露出被世故熏黑的人心。但若琼不同,她的心如金石一般坚定,如冰雪一般纯净,她决不肯为功利荣华而背负这真挚的感情。张懋无奈,最后写信予沈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为了挽救这将被利欲的钢刀斩断的情缘,沈佺不得不选择辞却伊人,离乡别土,赴京应试,踏上艰难的科考之路,从此鱼雁隔绝。

多情自古伤离别,一寸相思一寸灰。爱很少因忧而起,但忧却往往因爱而生。潜在胸中的蛊开始肆虐,折磨一个柔弱女子娇嫩的心。性本重情的若琼自此饱受凄苦的煎熬。她试图用伤感的辞藻来排遣哀怨,可这些忧郁凝就的文字却编织成了罗网,使其日益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在这罗网中,处处都是那蛊的影子。

极目天空树远,春山蹙损,倚偏雕阑。翠竹参差,声戛环佩珊珊。雪肌香,荆山玉莹;蝉鬓乱,巫峡云寒。拭啼痕,镜光羞照,辜负青鸾。

此时星前月下,间将清冷,细自温存。蓟燕秋劲,玉郎应未整归鞍。数新鸿,欲传佳信;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败荷疏雨,又几度销魂。

她在情网中挣扎,可越是挣扎,就陷得越深,缠得越紧。情蛊笼罩了她的双眼,忧伤的眸子里只余下萧索与荒寒。在无限的惆怅寂寞之中,她紧锁愁眉,斜偎雕阑,将阴郁的目光投向无穷的远方,却觅不到一抹亮色。寥廓的天空如她的心境一般,空荡,茫然。无情的秋风把叶与枝生生剥离,春日里花容美满的树木,仅有孤独的茎条留存下来,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打着寒战。曾经碧草如茵的青山也已朱颜凋损,憔悴枯槁。

哀怨的眼光缓缓流转,回旋,堕向清冷的庭院。园里高低错落的竹,恰若她起伏不定的心绪。

怀揣着悸动的心,她踱步,她彳亍,环佩轻佻的响声在空寂的闺房中显得格外明晰。她像一方孤独的璧,她的肌肤,她的筋骨,她的魂魄都如宝玉一样淳美无暇,可竟无人怜赏。她像被阴霾遮蒙了容颜的孤月,只余下晦暗与残缺。久未梳理的云鬓如千头万绪一般凌乱纠缠,两道拭了又现的泪痕,不知掩埋了少女的多少青春。她再也不敢面对从前与自己日夜相伴的铜镜,不敢面对镜中那凄怆的面容。

夜迫星来,临窗独处,庭深院冷,搴帷自嗟。她试图抚慰自己心中的伤痕,可越是抚摸,就越是疼痛。东方天幕上浮现的一弯残月又拨动了她的心弦,挑起了她对远人的思念。异乡同样的残月下,飒飒的寒风中,无从归来的他是否也正忍受着孤独与凄冷?正当望月相思时,几只结伴作侣的雁突然划开了她朦胧的视野,惊醒了沉思的闺中人。黯淡已久的双眸霎时又闪现出一丝光亮,迸发出急切的渴望。难道,是团圆的佳音来了吗?

飞雁一闪而过,杳无痕迹。天空又归于沉寂。

那丝光亮随之消弭,双眸也重返黯淡。

幻梦虽美,转瞬即逝。

泪光中隐没的夕阳,和灞陵相别时他的身影一样,一去便渺茫。潇潇暮雨凝结着沉重的往昔,打在残败的枯荷上,打在她伤痕累累的心上,淅淅沥沥,点点滴滴。颤抖的柔腕已擎不住那沉重的笔,写不动那艰巨的悲凉。

这悲凉由情蛊萌生,而不又尽来源于这情蛊。这缘因父母而起,但她如今却要为它而与父母抗争。她要捍卫的不只是这段情缘,更是人性的本真;她所面对的不只是固执的父母,更是这人间的世俗。纵使柔弱的自己在这冷酷无情的世界面前显得不堪一击,纵使已被沉重的孤寂与哀伤压抑到难以呼吸,她也毅然选择坚持下去。为了爱,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资助给了沈生。她紧紧拥住怀中的信念,苦苦地等待那个人归来。

佺,我一定要等你回来。

沈佺也没有忘记心中的誓言。他一直肩负着这神圣的爱,并始终为之而战。他以笔为戈,搏杀在纸上疆场,一路过关斩将,饱含着祖先争上精神的血液,在爱的加温下沸腾起来。

若琼,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历经数载鏖斗,通过经、论诸考,沈佺进入殿试,高中榜眼,金榜题名。令人望眼欲穿的幸福,此刻终于近在身前,清晰可见。

然而,面对这唾手可得的幸福,此时的他竟已没有力量伸出臂膀来挽住它。情蛊的折磨、拼搏的艰辛让他的健康一点一点被吞噬。入京赶考的奔波使他的身体更加羸弱,他积思于悒,终于不堪一击,被伤寒压倒,病入膏肓。他多么渴望再见一面那令他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佳人,可却无力走完这最后一步,在赶回松阳的路上,撒手人寰。

他终究没能再回来。

温馨的美梦被冰冷的现实瞬间打成粉碎,洒作春衫翠袖上血红的妆泪。无限的渴望蜕化出无尽的悲伤,淹没了闺中的孤兰。多少个日夜的守候,多少次梦中的呼唤,多少根褪去光泽化为白发的青丝,换回的竟是这样一个令人撕心裂肺的噩耗。送别时那段深深镌入心底的光阴再一次霸占了她的眼帘。那古道边萋萋生长的秋草,那一望无际的迢遥山河,那冥冥的愁雨,那浩浩的情天,还有那张在梦中浮现过无数次的脸孔,熟悉,亲切,而又英气勃发。可那温柔的笑,却在刚刚闪现的黎明的曙光中泯灭消逝。河梁一别,竟成永诀。

很多时候,再见,就是再也不相见。

教师要重视实验过程中新生成的探究问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许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重视这一闪而过的新发现,鼓励他们深入探究下去,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探究“红花檵木紫色叶片中的色素”时,某课题小组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红花檵木紫红色的叶片,加无水乙醇后变绿色,提取液为浓的墨绿色,但是划到滤纸条上,等干燥后又变为红色,研磨用的器皿,残汁干了也恢复红色。此时,教师要鼓励他们查阅资料,寻找原因,并设计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测。这样一个逐步分析、设计实验寻找真相的过程更能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看着这被不住的泪水涤去了光鲜的明珠,若琼的父母也被卷入了黯然。他们何尝不疼爱她,自始至终,他们都在为自己的骨肉寻找幸福。可他们拨不开那世俗,看不透那痴心。他们想为女儿另择佳偶,而她矢志不渝。她为自己取号为一贞居士,一如她日夜坚守的信念。也许换一种选择就会有新的希望,但她决意为唯一的爱而牺牲。

我若为飞蛾,愿为君赴火。

我的世界里,没有你,便再无月圆。

寒来暑往,秋而复春,干枯的空枝又生出了嫩叶,凋萎的百花又冒出了新蕾,而闺中人心上的创口却仍未愈合。她一如既往地用笔针墨线编织着无边的愁网,绞杀着宝贵的韶华,将自己的青春之弦一根一根扼断。

月光微,帘影晓。庭院深沉,宝鼎余香袅。沉睡不堪闻语鸟。情逐梨云,梦入青春杳。

海棠阴,杨柳梢。疏雨寒烟,似我愁多少。谁唱竹枝声缭绕?欲语临风,自诉东风早。

她喜欢沉在梦里,只有在梦中,零落的花儿才能重新盛放,消失的甜蜜才能重新品尝。在暗淡的月光中,在摇曳的帘影里,她拥抱着袅袅的香烟,拥抱着醉人的回忆,拥抱着彩云似的幸福的往昔。她拥抱着的温柔的梦,像一朵落幕的烟花,在这深沉的庭院,在这昏暗的拂晓缓缓绽放,闪现出孤独的美丽。

那些亦梦亦真的日子里,那些清风朗空,月下花前,他陪她一起持卷低吟,抚琴欢唱,在诗文中的山水白云间携手徜徉。闺苑里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散发着明媚的温柔。是那纯真的目光,那敦厚的笑容,温润了原本冷清的院落,温润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高墙深院中被炉烟紧锁的清闺,有了那个携扇轻挥的身影,有了那个清风盈袖的少年,便不再寂寥。那些年,他们青春年少,他们天真无邪,他们两小无猜。他们相互辉映,光芒胜过了夜晚的繁星。那些夜晚,有他相伴,不论月圆月缺,都像诗一般美满。

一声尖锐的鸟啼划破了这甜蜜的梦,终结了这寂静的美好。

好梦留人睡。可梦再久,终有醒时。

不见了,真的都不见了。

孤独的追梦者又不得不面对凄冷的现实。楼台高锁,帘幕低垂。窗外寂寞的庭院里,残损的月牙下,海棠阴浓,杨柳梢春,烟雨迷濛,飘摇的是她满怀的愁绪。天真的鸟儿不知愁为何物,独自停歇在翠竹枝头,对着春风欢唱报晓。独栖的鸟儿可以自在闲暇,而独居的她却不可能无牵无挂。因为当初的幸福太幸福,所以如今的痛苦很痛。一旦拥有过,便无法释怀。

她是一只受伤的孤蝶,翅上沾满了沉重的泪,悲怆地在颓败的芬芳里低旋浅洄。每一次流连,心中的魔蛊都会竭力疯长,可她放不下那份眷恋。她不休地盘旋,一遍又一遍,任由生命之花被一瓣一瓣噬没,像遭黑暗侵蚀的月。

月缺了,有再圆的时候,而有些东西,失去了,便是永久。

潸然的清涕日夜垂流,涤去了五度春秋。又是一年元夜时,月上柳梢,人守空楼,鸳鸯瓦冷,孤灯挑尽。月圆,人不圆。

幽暗的闺阁中,青灯的残照里,憔悴的脸孔对面,羸弱的身影旁边,隐隐约约地浮现出一个白衣翩翩的身形,朦朦胧胧,影影绰绰,恍如梦境。

但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又一次出现的时候,一朵绚丽的烟花在昏沉的夜空中蓦然盛放,将黑暗中的一切都映照得无比明晰。她深信,这一次,不再是梦。

她看见了,那双散发着书香的明眸正凝望着她,眼底积聚着忧伤,而又荡漾着渴望。他就在那里,在那个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遥不可及的地方,不来不去,不言不语,不离不弃。

他没能兑现当初许下的誓约。天长地久的诺言,万世千生的相伴,镂空的海誓山盟,随着落寞的焰火,都已化作过眼云烟,在黑夜中轻轻弥散。但她知道,他始终如一地爱她,他为她追逐那轮美满的圆月,为她翻山越岭,为她竭尽全力,为她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缕烛烟。

他为她一个人孤独地登攀,直到再也迈不动脚步,停歇在那里。

他一直在等待她。

佺,我来了,我要来追寻你,追寻我们共同的梦。多少个月圆之夜,我们都不曾团圆,现在,我要挣脱这世俗的桎梏,踏上找寻你的征途,和你一起去追逐属于我们的明月,去那个阻隔一切凛冽的世风俗见的地方,和你相依相偎,缠绵缱绻。虽然我不能和明月一样永葆妍雅,但我们皎若月光的爱情,将与天地同存,与明月同辉。

我们要感谢那情蛊,因为它,我们将收获永生。

刘明宇,现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