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君子之教

2017-08-07凌武德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学生

凌武德

摘 要:班级管理一直都是所有班主任的烦心事。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和方法,要对学生的种类、学生的心理纪律问题、学习问题以及怎么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有所了解。因此,对班主任的素养和学生的心态做了说明。

关键词:教育;班级管理;学生

管理和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如何管理和教育是班主任一直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因为学生是人,是有生命的。本人看完余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这本书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与思考。

一、管理与教育学生的基点

管理和教育学生都离不开一样东西,用一个字讲,那就是“本”抑或“心”。教育学生从事情的本质出发,管理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开始。不论是管理还是教育,作为班主任应该像泉水一样,往学生的根部流,滋养他们;又要像暴雨一样往学生多余的叶子上打,磨砺丰硕的果实。一切都得從根与叶的这一基本着手。

1.管理

中国文化最大的弱点是缺少证伪机制。班级公约亦然。那么怎么创造这种机制呢?

《礼记·礼运》中有这样一句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实行班级公约时,把品德高尚的、能干的人选拨出来,由他们来指证虚假,营造班级诚实守信的和谐氛围。这就要求班主任所选的班委要具备君子般的品质,敢言、敢为、敢当。班级得一“知己”足矣。

2.教育

《孟子·尽心上》中有这样一句话“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机变之巧者”可以认为是班级里经常做些不痛不痒但让人难受的小动作的人。例如爱插嘴或爱察言观色的学生。他不知道这样做是一种应感到羞耻的行为,反而认为这样会让班主任难受而感到好玩或暗喜。殊不知,毁掉的是自己的形象。教育学生,从本质教起,首为耻。学生若能在这一方面知耻,则“知耻近乎勇”。学生已有畏惧之心,畏惧自己心里那一点耻。教育管理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二、班主任的素养与学生的心态

以为人格魅力在于寸步不让,在于锐目紧逼,在于气势凌人。其实,正好相反。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寸步不让、锐目紧逼、气势凌人固然不可或缺,但是真正的人格魅力,在于自身内心有多少能让学生欣赏、崇拜的个人修养及内涵。再尖锐的淫威只会让学生反感。虽然能压制学生(当然有的学生需要这样,但也不能过多),但是在他们的心里存在种种不服和反抗。有的甚至看不惯班主任这一做法,从而看不惯班主任本人,表现出一种我听话,但我不做的“自傲”态度。久而久之,这种“自傲”就变成了对任何事或人的傲慢。对学生来说可能就要影响一辈子。班主任应做到“君子之礼,与美同在”。

为自己“减刑”。首先对班主任而言,不要事事都挂在心上、时时都想着学生,更不能每每都要抓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有这么一句话:“常规定型”一般由家长和教师为主角,以既成的社会职业或高级职员为范本,使大量前途“无可限量”的年轻人早早被“限量”。

放开一点,学生会轻松一点,自己更会舒适一点。不要眼里容不得沙子般对待学生,要给他机会,更要给他时间。只要做到让他感觉到你在关注他而不是监督他,他的心就会放开、就会放松、就会轻松,他就会自觉地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与他,与自己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当好学生遇到学习困惑时,教师要教导他,不要把结果看得太重;对于后进生,教师更要教导他,需要给自己“减刑”。他们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父母的、亲戚的、学校的、老师的,以及社会的,往往是这些压力把他们推到了无法翻身的地步。为何说翻身?后进生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就必须在翻身时间内成为好学生,世人才会另眼相看。又为何难翻身?后进生心里都想让自己瞬间变成大家都喜欢的人,然而,又不可能在短时间或者说是较长时间内改变自己,所以就更需要“减刑”。

后进生可以这样想:既然自己已经很差了,也追不上什么人了,那么我为何不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呢?不求能好过谁,只求自己有事做。朗读声音让自己能听到即可,作业自己思考写出来即可,自习课不打扰别人学习或自己静静做作业看看书即可,不求能学会多少,只求不拖别人后腿。这有何难?

放开身心去做,不求做得有多好,只求做得别人不说我即可。

总之,解决班级问题应该从问题本质出发,正确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并思考怎么去解决,当然可以借鉴《君子之道》这本书,虽然没有提及具体的教育管理内容,但是可以结合一些哲学性语句做出一些思考。还有一点,就是心态调整特别重要。老师和学生都能从心出发,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也就能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班级。

参考文献:

余秋雨.君子之道[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