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2017-08-07杨佐娟
摘 要: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课就是一部艺术作品。要让一堂课成为精品,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需要认真揣摩和设计,让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绽放光彩。
关键词:生物教学;画龙点睛;教学方法
一、巧妙使用微课
随着现代通讯业的发展,教育资源的共享力度大大提高,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值得大力提倡,它可以使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将微课教学用于课前的预习,进行教材解读;可以将微课应用于新课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微课用于题型精讲、考点归纳、方法传授等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反复揣摩和领会。所以,微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二、引人入胜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开端就是新课的导入部分,精心设计的导入可谓是点睛之笔,能牵动学生的思绪,促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
在导入“基因工程”这节内容时,先展示一张会发出绿色荧光的小鼠图片,如何制造出这样能发光的小鼠,基因工程就能实现大家的愿望。再如,在引出“植物向光性”时,引用了南宋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中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由红杏出墙联想到满园春色,那么“红杏出墙”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植物向光性的体现。
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如果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能乐在其中,便可触动学生思维中最活跃的“那根神经”。
三、巧妙的顺口溜
顺口溜简明扼要、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概括性。在生物教学中,一些知识点比较繁杂,学生不容易记住,而此时教师如果能将繁杂零碎的知识点巧妙地编成顺口溜,把它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提高总结概括能力,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比如,上完“有丝分裂”后,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就编了一个口诀“膜仁消失两体现,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加倍均两极,两消两现新壁建”,通过对每句口诀仔细说明之后,学生很快就会对有丝分裂的全过程有很清楚的认识,这个知识点就能很快消化了。再如,用“甲携(缬)来(赖)一(异)本(苯)亮色书(苏)”一句话记住八种必需氨基酸。利用“胡(胡萝卜素)三叶(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记忆色素带上四种色素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
顺口溜以生动的言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学者开心、教者轻松的学习方法,我们又何乐不为呢?
四、灵活的多媒体技术
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运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原则,用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把教学难点在课件中予以突破,用醒目的颜色、字体等方式把教学重点在课件中予以突出;适度运用原则,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让他们思考,让他们交流,让他们质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原则及效率原则,在较短时间内,收获较多知识。
比如,在讲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過程”“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等时,这些内容抽象、复杂,看不见、摸不着,学生难以理解,用多媒体动画可以模拟这些过程,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摆脱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带入生物的微观世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形象的教学工具
恰当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当教具给学生以直观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比如,在讲到“细胞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时,可以让学生搜集食物、饮料包装说明书,分析主要成分;“DNA的结构”这部分知识也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可充分利用模型展示,帮助学生对DNA双螺旋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
六、清晰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优秀的教学艺术家非常重视教学板书艺术的运用和研究,有位特级教师曾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实际等情况精心设计板书,让艺术的板书设计成为自身教学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七、精要的收尾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内容连贯性强和良好的开头是一节好课的必需条件,但是完善精要的结尾,亦如画龙点睛,会使全课内容再起波澜。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使新知识更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的理解、消化和形成知识网络更加快捷有效。
总之,要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适用但不滥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为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佐娟.把生活融入生物课堂[J].中学课程资源,2009(1).
[2]马宁,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J].湖北教育,2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