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8-07廖克军

新课程·中旬 2017年6期

廖克军

摘 要:大部分初中对足球项目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当学生真正进行比赛时,很难踢好足球,导致挫败感增强,学习兴趣丧失。因此,采用运动教育课程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学生的兴趣,提升足球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运动教育课程模式;足球教学;兴趣

足球运动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性运动之一,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中才能感受到足球的魅力。传统的足球教学大都采用“技术—战术—技战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练习方式单一,递进方式僵硬,技战术分离,很少考虑在教技术的过程中渗透体育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从长远来看,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实战情景体验,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而运动教育课程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特征是赛季,整个课程的教学都围绕赛季的推进而进行,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现行教育模式的足球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想尽快提高足球技能,在动作技能学习中必须重复练习,固定技术动作思维,在同一动作反复练习的过程中,神经传感会抑制大脑皮层活动,学生会感到心灰意懒、无精打采,容易出现惰性,从而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情绪,导致专注力有所下降,随之降低了积极性,因而教学的进度就会被影响。运动教育模式是由西登·托普提出,其本质是通过安排教学比赛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采用团队合作小组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通过比赛使团队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角色扮演及角色轮换,唤醒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在真实、真切的情境下感受运动的乐趣。虽然运动教育模式相比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从短期干预的实效性来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运动教育模式的特点是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分组的形式,期间还穿插了比赛。学生在比赛中某些环节出现的不足会在学习足球技能的环节去有意识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会对某一动作单一地、反复地练习,对同一技能学习注意力不必一直紧张,学生大脑皮层内的神经系统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学习足球技能的愿望更加强烈,更具有主动性,从而彻底地从内心深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运动教育模式区别于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它把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分为若干个阶段,课堂上基本组织形式就是团队合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及性格特点组建团队小组,或根据某项运动学生所表现出的技能水平分组,每个团队小组都必须有负责人,各小组根据教学任务采用团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分组进行练习,这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运动教育模式中各团队小组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教练员、场上队长、队员、统计员、拉拉队员和裁判员。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职责,履行角色的责任。运动教育模式以比赛为活动主线,在每堂体育课都会进行不同形式的比赛,组织方法可以有各种形式,可以是团队小组成员通过在单节体育课所学到的专项技战术的比赛,也可以是各团队小组间的正规比赛。不管什么形式的比赛,以最终的比赛作为学习周期的结束,在最终的比赛这堂体育课中主要环节包括安排特别来宾的出席、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的宣誓、布置和装饰比赛场地,在欢快的气氛中教师带领整个班级学生为最终比赛助威,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最终比赛中。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各个团队小组成员角色扮演的情况,有不足之处要单独加以指正,目的就是在比赛过程中让整个团队成员都能参与到比赛中来,引导学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在比赛中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比赛中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在比赛中锻炼意志品质,在比赛中学会相互合作。

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给了学生角色扮演及大量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但是由于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运动教育模式,未免在理念和流程上有所不熟悉,在某个环节中会出现教师与学生之間的理解不同,沟通生疏,产生交流阻碍,因而教师也就不可避免地对课堂效果不满意,因此在课堂间隙时间向学生个人或者小组灌输运动教育模式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运动教育模式”的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而且在组织校园课外足球活动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让整个学校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进一步加深他们的认识,从而带动全校参与足球比赛的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并熟知运动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辛文.发展校园足球 成就足球中国梦:访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J].中国教师,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