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坡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2017-08-07常松
【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势头强劲,但是土地资源紧缺日益严重,开发和利用山地、坡地可以是解决城市发展与土地紧缺矛盾的有效方法。充分开发和利用坡地也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坡地景观的概念、研究意义、综合要素和设计原则等方面对坡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坡地景观;景观设计;生态设计
一、坡地景观概念
1.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个固定区域环境内部,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和审美价值的景物。景观设计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属性:第一,社会属性,要将社会文化内涵融入设计的内容之中并具有观赏功能和改善周边环境的功能;第二,自然属性,设计的事物必须要具有光线感应、形态感应等一定的形态。并且具有一定地域特性。
2.坡地的概念
从地貌学上来说,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部分地貌形态,均是由地貌要素构成的。在地貌要素中可以分出面、凌(两面相交)和面角(三面或是三面以上相交)。在自然状况下,最容易区分限定某一地貌的是面。按照倾斜度,可将它们区分为近似水平面(倾角小于2度)和斜坡即坡地(倾角大于2度),因而坡地是种倾斜面的概念。从园林范围上来说,坡地还包含一些“小地形”,例如土丘、斜坡等,其中起伏很小的叫做微地形。
二、坡地环境特征
1.坡地环境
(一)自然环境
包括公共绿地系统中,由坡地的地形、地势、地质、地貌以及具有表现特点的植被、生物、以及坡地的气候条件(区域性小气候),和水文条件等自然因素构成的环境。
(二)工程环境
包括对环境改造的一些工程措施和满足人们需求的构筑物、路径等要素构成的环境。
2.坡地的地貌形态
地貌学家利斯特·金将坡地按坡面曲率分成四种类型:悬崖面(自由面)、直形坡、上部凸形坡和底部凹形坡,由这四种坡即可组成千变万化的坡地地貌形态。从形态角度看,坡地景观就是虚体和实体的一种连续的组合体。所谓实体指的是坡地实体组成部分和负空间,它们制约着空间的边缘和形态。
三、坡地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们对坡地进行建设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用地需求,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对环境的综合利用。
(二)生态设计原则
坡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恢复以和可持续利用,在尊重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要节约设计成本,尽可能依靠坡地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对相应的资源进行规划利用,并综合全局,对坡地进行规划治理。
2.设计方法
(一)合理规划空间
每个坡地环境都有特定的使用目的和基地条件。因此,需要结合使用目的和基地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一方面为具有特定要求的内容安排相适应的基地位置;另一方面为某种基地布置恰当的内容,尽可能减少矛盾和避免冲突。
(二)合理功能分析
坡地環境中,地形制约使用功能,通常某些空间只适合某些活动的开展,太陡的坡面只能考虑人们攀登和观景的需要,不能随心布置其他内容。所以这里地形制约了功能的组织和布置,和传统平地地形景观设计中先考虑功能关系在组织空间有所不同,而这种差异正是坡地景观功能分析的最大特点。
(三)坡地景观的审美追求
坡地景观审美的追求具有三个层面的意义,功能美、自然生态美、和谐美。环境的美应当建立在满足对空间的使用之上,只有合理使用空间、布置空间形成人使用上的便利,才是一种合理的美的设计;人们寻求更舒适、更宜人的空间,倾心由于优美、健康的环境,和良好质量的空气质量,丰富的动植物景观等;美不能脱离人,更不能脱离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一个适宜于人们居住、生活、工作的优美环境,始终是设计师审美追求的最高目标。
四、结语
生态发展趋势是21世纪人们面临全球环境恶化的一种技术策略和人类生存理念原则的新理性。生态文化是基于生态原则的价值观念,将全球性与地域性文化结合的积极进化运动。生态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出发点是着眼现实和未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环境,应用生态原理的规划设计方法,在景观建设活动中,特别是在坡地景观实践中,尽可能引入生态观念的创作意识,将坡地景观融于自然环境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借助相应的法规、政策,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和修正环境,它具有现实和超前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诺曼K·布思(Norman。K。Booth 1983)著,曹礼昆、曹得鲲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2]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
作者简介:常松(1994-)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专业:设计学;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