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朔金桔,一只果的江湖传奇

2017-08-07策划本刊编辑部

农家之友 2017年7期
关键词:金桔阳朔新村

策划本刊编辑部

协助阳朔农业局

执笔

本刊记者刘光琳 张仲高 黄 媛

通讯员诸葛诤 容 利 朱继飞 唐德昌

阳朔金桔,一只果的江湖传奇

策划本刊编辑部

协助阳朔农业局

执笔

本刊记者刘光琳 张仲高 黄 媛

通讯员诸葛诤 容 利 朱继飞 唐德昌

1999年,1万亩,总产量1000吨。

2016年,18.8万亩,总产量30.1万吨。

十多年的科学发展,18多倍的面积增长,300多倍的产量跨越。

一个金桔产业造就了全长52公里,途经阳朔、白沙、葡萄、兴坪4个镇66个自然村的休闲农业示范带的“百里新村”……

这就是阳朔,荣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多项称号的“金桔之乡”。

20年来,阳朔县把发展金桔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推进,让农民从土地中收获了财富。2016年,阳朔县金桔产值达21.2亿元,种植金桔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和贫困户脱贫的致富果。

在两广方言中,“桔”与“吉”发音相同,桔为吉,金为财,金桔就有了“金玉满堂、吉祥如意”之意。阳朔特有的气候、土壤,为金桔的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使阳朔拥有全国最大金桔产地,成为“中国金桔之乡”,农民增收致富果。

“三避”技术让阳朔金桔产业腾飞。

走“金”路,成就“江湖地位”

盛夏的六月,阳朔金桔仍处在生长的季节。

阳朔素有“山水甲天下,金桔誉中华”之美誉。因独特气候、土壤条件及先进栽培技术,阳朔所产金桔因果形大、品质优、色泽鲜美而享誉中外。

然而,早在2000年前,全县金桔种植面积还不到1万亩。那个时候,种金桔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因为皮薄,秋冬之际遇到下雨,容易裂果、落果,满地红红的一层。因此,从每年的中秋节到霜降以前,就必须尽快把金桔采摘回来,放到家里用保鲜剂保鲜,以避免冻害损失。但这样提前抢收上市,导致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低,因而发展一直比较缓慢。

改变,源自一块薄膜。

而白沙镇蕉芭林村的果农赖玉梅的故事,可以说是阳朔金桔产业发展的一个写照。

赖玉梅记得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讲述,140多年前,族人从江西迁到蕉芭林村就一直有种植金桔的习惯。上世纪90年代初,那个时候正值赖玉梅和丈夫养鸡失败,欠了一屁股债,正愁着不知弄一点什么事来做。于是就种了5亩金桔,这在村里算是面积比较大的了。毫不例外,她的金桔也遇到了怕冻的问题。一次,在打理自家5亩桔园的时候,她突然想,能不能给自己的金桔树上盖上一些膜避免因雨冻对金桔的影响?在赖玉梅这么想的时候,紧邻的古板村的村民雷五四已经这么试着做了,而且效果不错。

雷五四、赖玉梅们的试验效果,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阳朔县委、县政府马上组织农业科技部门开展技术攻关,到2000年前后,经过不断地摸索试验,成功推出倒U型棚式“三避”技术,即避雨、避寒、避晒。通过实施“三避”技术,金桔树覆膜不仅可以预防因雨冻晒对金桔造成的伤害,更能让金桔在树上保鲜,增产达到30%左右,这样既提高了单产和品质,又延长了果实糖化时间,金桔变得又大又红,不但没有呛人的辣味,而且果皮香脆,果肉甜美、品质优良;采收季节可以从当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延长了半年多时间,且错开上市高峰,卖出更好的价钱。普普通通的一层薄膜,竟然给金桔带来了这么大的改变。

百年难题得到了解决,阳朔金桔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

为了推动金桔产业发展,自2002年起,阳朔县县委、县政府连续10多年出台鼓励发展金桔产业的优惠政策,用于扶持金桔等特色种植业的发展,每年表彰和奖励的“十佳金桔种植大户”“十佳金桔销售大户”。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届金桔节,组织阳朔金桔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评比促销活动。现在,每到销售季节,来自全国、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的金桔客商都会云集这里,旺季平均每天销售金桔1000吨,最高时达2300吨。2012年起又对全县新种金桔的农户按300元一亩进行补助。到了2016年,阳朔金桔种植面积已达18.8万亩,总产量30.1万吨,产值21.2亿元。

行情好,一果富全县

自2001年实施树冠盖膜,留树保鲜技术以来,金桔的产地销售价格一路飙升,金桔已成为阳朔经济效益最高的水果产业,造就了古板、蕉芭林等16个年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行政村和龙潭门、大坪等4个年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的自然村,并打造了享誉区内外的“百里新村”。

2002年,赖玉梅也扩大自家金桔的种植面积,她以极为低廉的价格长久性地承包了邻村附近的一块200亩土地,全都种上了金桔。2006年,第一次收果,就有五六万公斤,每公斤四五元,收入20多万元。而如今,赖玉梅每年收果都超过了50万公斤,年收入数百万元。

在她的影响下,周边的村屯也都种上了金桔。阳朔镇樟桂村委道光村村民张国基说:“十几年之前,我还是一家七口住在瓦房子,生活也很艰苦,就靠种点谷子,养些猪,一年收入不多,看到别人种金桔收入不错,我也开始种植金桔,五亩金桔一年收入也蛮可观的。”同村的苏金则种了20亩金桔,年产量约2.5万公斤,年销售额达19万元左右。他说:“现在我们这个村绝大部分都是靠种金桔致富的。”

高效益的金桔产业,也给了像张国基、苏金等一样种植金桔的农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他们所在的村屯,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盖起了新楼房,山区里的毛胚房逐渐变成了一栋栋小洋楼,金桔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收获季节,满布的山头间,绿丛中点缀的都是金灿灿果肉饱满的“金蛋蛋”。

当记者来到蕉芭林村的村民周锡江的果园时,他正在管护果树,“种金桔种了一辈子了,现在金桔产业越来越大,价格高,咱们农民赚钱越来越多。”他说,“家里种了40多亩,收成不错。今年价格为10~12元/公斤,一年有近二三十万元的收入”

十几年来,赖玉梅种果,有苦有甜,最终苦尽甘来。

周锡江告诉记者,2009年冬天,村里成立了瑶之珍金桔专业合作社,本村56户社员加入,一起种植金桔900多亩,村里人都靠种金桔过上了好生活。“现在家家户户都住进了新楼房,也都买有小车,甚至有些家庭还有两三辆小车。”

沿着阳朔百里新村一路前行,沿线上是一座座赏心悦目的新楼房: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吊阳台、木格窗的桂北民居风格。百里新村里4300多户村民都建起了金桔楼,还有52公里的主干道、14处人饮安全项目、6个文化室和15个体育场等,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一派新农村的风貌。

阳朔百里新村的农业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旅游业,如今新村已成为了一个新景区——百里新村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带。百里新村沿线有壮美的万亩金桔林、清新的千亩茶园、优美的漓江风光、秀丽的葡萄峰林,还有刺激的九马画山漂流和悠久的古石城……许多游客来此尝金桔,品茶艺,赏奇山秀水,感受农家乐趣。

目前,阳朔县百里新村逐步形成了全长52公里,途经阳朔、白沙、葡萄、兴坪4个镇66个自然村的休闲农业示范带。其核心区就是金桔采摘休闲游,整条示范带呈“M”型,壮观的万亩连片金桔逐渐成为山区里最富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资源。农民收入从人均不足千元,到2012年的8403

元;特别是以金桔为主产业的“百里新村”,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金桔真正成为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立“国标”, 再谋产业升级

现在,阳朔已成为全国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金桔主产区。经国家商标局批准的“阳朔金桔”已经成为我国金桔产业最重要的品牌。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欣然为阳朔题词“中国金桔第一县”。

阳朔金桔规模和名气不断扩大,但之前国内相关技术标准却一片空白。当地政府意识到,阳朔金桔,光“大”还不行,必须要强,而要强,就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只有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活动,把握话语权,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3年5月,阳朔县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制定金桔国家标准,同年年底被批复。

2017年7月1日起,该金桔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

阳朔县工商质监局局长梁文强介绍,金桔国家标准对金桔优良品种选育、优化整形修剪及土肥水管理技术、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和采后贮运技术标准化等工作都提出要求。对金桔的果形、色泽、大小等分级标准,也进行了详尽的规定。

其实,在金桔国标制定出台之前,阳朔县已经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不断改进金桔种植、生产技术。百里新村是阳朔最重要的金桔产区,种植面积达10万亩。位于百里新村的阳朔金桔标准化示范区先后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五批、第六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阳朔)建设项目也于2016年11月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考核验收。

按照标准做事,为阳朔当地金桔产业发展和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如今,该县种植金桔的古板、蕉芭林村等十多个行政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金桔产业已成为阳朔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果农增收最重要的渠道。

白沙镇果农笑开颜。

水果分级。

金桔国家标准发布后,会对阳朔果农以及阳朔金桔产业带来什么影响呢?

“金桔标准化后,农民将有机会赚更多钱。”阳朔金桔行业协会会长赖玉梅说,标准主要是对金桔鲜果作出分级标准,然后规定了各级的质量要求。实际上,阳朔早在2009年就开始实行分级金桔销售,而且比标准的规定更严,比如我们平常说的特大金桔一般为40~50克,远远超出了现在实施的国家标准。“像这样个大的金桔,我们一般卖40元/公斤,价格高,农民收入也高。”

此外,赖玉梅解释,在2009年以前,果农卖果大大小小混杂在一起卖,价格实际算下来比分级销售少了很多。后来,进行分级销售后,果农得到的收入大幅上升,同时还可以保质保量,提升阳朔金桔的品质,保护阳朔金桔品牌。果子按照国标要求分等级后再估价,让她以后卖果时心里更有底,再也不是商贩说了算。

阳朔县农业科技部门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总结出来的金桔“三避”(避雨、避寒、避晒)技术在赖玉梅果园得到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冬季雨水和寒冷导致金桔的产量低、品质差、不耐贮藏等科技难题。从此,果农可以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摘果,获取最大经济利润。

赖玉梅的女儿周上琪去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和父母一起打点金桔园生意,并创立了自己的金桔品牌。她选择了比传统销售模式更新潮的方式——电商。

“我们挑出乒乓球大小的特级果,做成礼盒装。64颗特级果装一件,大约2.5公斤,定价96元。”周上琪透露,她的微店定位销售高端精品金桔。运营半个月来,已销售1000多件。

阳朔县委书记谷海洪表示,金桔国家标准的发布,将谋划出一条以“标准引领,品牌带动,技术支撑”为核心的金桔产业发展道路,进一步推进阳朔金桔的标准化生产,完善和规范阳朔金桔的各环节技术和管理标准,提升阳朔金桔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促进金桔贸易有序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金桔阳朔新村
中国画《林涧·新村》
阳朔山间,田园如歌
快乐阳朔游
我是“金桔王”
金桔
金桔
阳朔Alila糖舍度假酒店
阳朔啤酒鱼
被资本裹挟的“新村再造”
冬月啖雅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