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存量优化视角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思考
2017-08-07叶高斌黄小芳
■ 叶高斌 黄小芳
基于存量优化视角的上海特色小镇建设思考
■ 叶高斌 黄小芳
特色小镇集聚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大功能,是区别于旅游景区与传统工业园区的显著特征。特色小镇的四大功能,要紧扣小镇的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需求与内涵延伸中深入挖掘,从产业转型升级中衍生出旅游功能、培育新的文化氛围,并配套完善的社区功能。
特色小镇是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社会共同参与的主办运营商开发模式,通过竞争激发小镇发展活力,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建立“明确目标、竞争入队、优胜劣汰、达标授牌”的新机制,彻底改变争取到头衔后无所作为的旧风气。
一、上海市特色小镇建设必要性
(一)后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上海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2016年上海户籍人口1426.93万人,常住人口2415.15万人,城镇人口2125.72万人,城镇化率高达88.02%,已处于后城镇化阶段,区域统筹发展将成为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一方面,上海总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而仅占全市面积1/10的外环以内区域集聚了绝大部分的资源和要素,职能过度集聚,交通拥挤等诸多城市病问题凸显,亟需非核心功能的有机疏解;另一方面,中心城区以外广大区域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现阶段上海发展的重要议题,而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特色小镇可以在符合生产力配置的集聚与扩散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在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在生产、生活、生态之间找到平衡规律,从而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后工业化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2016年,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70.5%,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高达54.5%,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上海的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制约条件下,上海制造业发展需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从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型,以追求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并集聚重点领域、产业链的重点环节,集聚优势资源,提升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更注重围绕科技创新,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特色小镇的建设,以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发展导向,以吸引创新要素集聚为手段,符合上海后工业化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
二、让工业园区与特色小镇共生
上海目前已处于后城镇化、后工业化阶段,发展背景与浙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故而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照搬浙江经验,应在充分借鉴浙江特色小镇发展核心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存量优化”视角下探索符合本地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
首先,以近郊区工业园区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载体。上海外环外区域分布着大量的工业园区,传统工业园区产业能级偏低、服务配套不足等问题逐步凸显,且随着大都市中心区功能向外辐射及空间向外延伸,园区的整体改造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通过在大都市近郊区建设特色小镇,使其成为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以“区区合作、品牌联动”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推动模式。上海推出“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发展模式,为推动郊区工业区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新桥镇和漕河泾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了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形成“新桥模式”,使3D打印、智能制造/机器人、VR/AR等新兴产业大量集聚,使新桥镇、漕河泾开发区和新桥居民等多方主体受益。未来基于“存量优化”的特色小镇建设,需充分借鉴“区区合作、品牌联动”的发展模式。
再次,探寻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新途径。工业经济加快向服务经济转型的发展背景下,功能单一的工业区迫切需要向更加紧凑、更加绿色、更加多元的复合型园区转型。特色小镇的发展,就是要建立“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要求对政府公共服务、产业资本及社会等治理要素重新统筹,以激发底层要素创新的动力、破解传统工业区发展瓶颈问题、建立多元化公共服务体系。因此,“存量优化”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上海近郊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新探索。
三、小镇将成就特大城市外围发展
基于存量优化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上海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探寻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新途径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以传统工业区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空间载体,在充分发挥其产业优势的同时,能弥补其在生活、生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并逐步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未来“存量优化”视角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可能成为特大城市外围产业发展模式的新导向。
(作者单位:上海市产业发展研究和评估中心)